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40905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度苏州共青团工作创新奖候选项目简介1.创新项目:青年创客“天使计划” 申报单位:张家港团市委 项目简介:张家港共青团按照上级团组织有关青年创新创业的有关安排,结合市委、市政府促进青年创新创业的相关要求,大力聚焦青年创新创业,启动青年创客“天使计划”,分别针对青年创业徘徊期、筹备期、孵化期,定制六项全方位链式服务,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支持和帮助一批青年创新项目和创业人才在港城这片创业热土上开花结果、落地生根。一、创业徘徊期1.引导青年创业观念。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宣传自主择业、灵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观念。通过举办“扬帆青春启航

2、梦想”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同城大讲堂等活动,由成功企业家向我市在校大学生讲述创业经历,帮助他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和理念。2.营造青年创业氛围。不断优化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注、支持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青春张家港”,推广“青年就业创业”主题自创微电影20岁再出发、守望、抉择,帮助广大青年进一步关注创业环境和途径,据统计,微电影网络点击量已突破6万次。二、创业筹备期1.提升青年创业技能。举办首届“张家港青年创业夏令营”,通过创业教育、成功企业家创业报告、市场调研和现场销售实战等内容,帮助青年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技能。组织青年创业者赴我市澳洋集团、

3、骏马集团等大型企业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联谊、联情、联志、联业。成立青商创业志愿服务队,为近千名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见习岗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技能。2.搭建展示发展平台。举办首届“创业张家港”青年精英创业大赛,搭建一个项目展示平台、项目对接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服务一批项目实现落地发展,选树扶持一批青年创业典型。本次大赛共吸引海内外102家高校、院所、企业的519个优质项目参加,共有10个项目实现落地,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民营资本投资1110万元,有3个项目成功申报成为我市“领军人才”或入选储备项目。三、创业孵化期1.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发挥创业就业倍增效应,联合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相关专家组

4、成的张家港市青年创业专家导师团,通过举办创业讲座、面对面交流、与创业青年一对一结对辅导等方式,为大学生和创业青年提供咨询服务和专业指导。2014年,还联合市人才办、北大创业训练营等单位举办了首届北大创业班,为落地创业者及已创业青年提供创业高端服务指导。2.建设青年创业园区。积极筹建“青年创客社区”等青年创业园区。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通过社会化合作、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扶持等多种方式,完善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健全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平台,形成高素质人才汇聚地。2.创新项目:助人自助,同心圆梦寒暑假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申报单位:张家港团市委 项目

5、简介:一、工作思路鼓励接受资助的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利用寒暑假参与志愿服务,回报社会,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冷漠受助和由此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二、主要创新做法1.创新工作模式。一是将“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希望工程”相结合,要求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奉献回馈社会,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在寒暑期参与志愿服务。二是改变传统助学金发放形式,在给予资助的同时还赋予了贫困学生丰富的志愿服务体验和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2.创新工作载体。一是有效依托新媒体平台,以拍摄服务场景,并微博、微信发布的方式提升活动影响,以志愿者自导自拍志愿服务短片的方式记录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希望之光”助学平台,

6、将青商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捐款准确高效地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3.创新工作机制。一是拓宽招募渠道,除团组织推荐受资助贫困学生外,还依托日报、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广泛招募全市返乡大学生。二是丰富岗位体验,依托城乡近60个志愿服务点,为市民提供便民问询、导游导览、环保宣传、公益托管、敬老助残等服务项目。三是提升管理水平,青少年志愿者全部由各级团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和考核,以微博、微信为工具进行签到、工作指令发布等。四是完善激励保障,每期表彰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符合条件的家庭贫困大学生获得3000-5000元的助学金,所有志愿者在岗前均接受专题培训并获得价值11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三、取得成效2

7、014年,面向全市提供了57个志愿服务岗位,302名青少年志愿者参与项目。直接服务全市各类青少年1.2万人次,服务市民达2.8万余人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良好评价。三年来,通过该项目共发放助学金169.1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683人、中小学生1101人。四、推广价值一是解决了寒暑期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强烈需求,帮助青少年体验志愿服务、增进社会融入,实现了将团的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二是有效传播了志愿服务的公益理念,壮大了关怀弱势青少年的工作队伍,形成了广泛关注弱势青少年的社会氛围;三是创新了共青团圆梦助学的途径,凸显“助人自助”的新理念,避免了纯粹发放助学金给受助对象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

8、使助学金的发放显得更平等尊重;四是依托项目志愿服务点,促进了各级团组织更好地把握城乡居民需要,拓展了共青团服务社会的渠道和阵地,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基层服务型团组织。3.创新项目:“O2O”视角下的非公企业基础团务管理工作申报单位:常熟团市委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一)团务概念淡薄化团务管理是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而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进程,“团务”的概念在共青团中愈发淡薄,“青年”的成分往往大于“团员”的成分,对共青团思想引导工作及仪式教育工作带来的极大的不便,进一步强化团务概念是当前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二)团员活动线上化企业团员青年由于三班倒、加班等各类原因,存在业余时间不稳定等

9、各类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趋向于利用网络开展各类事务。而通过新媒体开展时尚青年活动已在共青团系统中基本普及,通过“时尚”的网络来开展“枯燥”、“传统”的团务工作,是一种大胆有效的革新尝试。二、创新做法青春通润“O2O”团务交互平台,是立足已有的“青春通润”新媒体平台、结合团务工作开展实际需求建设的综合性信息交互平台,是具有服务载体智能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的“O2O”线上平台。旨在通过高新技术改善传统基层基础团务工作的模式,将传统的线下团务工作与时尚的线上网络科技结合在一起,使团务不再“传统”、网络不再“时尚”。(一)完备的数据管理青春通润“O2O”平台具有完备的数据收取工作方式

10、及数据处理、保密等工作体系,能够准确实现对公司团员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存储、表单的存储等,平台的数据库系统自动记录平台的信息交互档案。同时,在团员关系的转入、团员退团等团务上,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进行线上操作。(二)实时的信息交互平台提供实时的信息交互服务系统“三会一课室”,使团组织与团员用户之间能够实现在线的信息交互。“三会一课室”与“青春通润”微信公众平台对接,团员青年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直接参与“三会一课”,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且,做为服务性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微信与平台进行信息互动,借助系统预设的表单进行诉求的在线提交,团组织负责人能通过平台快速了解并予以反馈。(三)高效的组织模式通过青春

11、通润“O2O”平台与线下团建活动有效融合,通过高新网络技术与新型服务理念,将各类线下活动消息主动推送至团员用户的手机上,用户浏览后可通过公司工号、身份证等有效信息报名,经管理员对信息真实度审核确认后方可参加。这一组织模式,突破了以往层层上报的行政化活动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团员青年参与团建活动的方便度和快捷性。三、取得成效2014年,通过青春通润O2O平台,实现团员关系转入28人,退团59人,系统管理团员用户592人。公司通过平台的“三会一课室”常态化开展团员组织生活,全年共召开团员大会4次、委员会会议16次、团小组会议12次、团课6次。通过“青春通润”微信平台组织开展线下素质拓展、公益志愿、技能

12、提升等活动13次,实现O2O线上报名98人。四、推广价值团务O2O交互平台的建设,成本较低(1-2万元)、管理方便、参与度高、腐败面广,在解决传统团务工作对接力度不强、灵活度不够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覆盖面,切实符合“党政关注、青年所需、共青团能为”原则,有较强的推广价值。4.创新项目:常熟市青年社区学校申报单位:常熟团市委项目简介: 一、项目介绍共青团组织青年走进社区,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办“青年社区学校”,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是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载体和方式,是新时期下建立志愿服务有效机制的创新探索。青年

13、社区学校作为常熟共青团为团建引领广大青年群体而举办的纯公益服务项目,以提升青年素质修养、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引导社区青少年互爱互助,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充分发挥了新时期“枢纽型”团组织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共青团的服务职能。二、项目特点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青年社区学校工作推进满足了社区青少年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很大程度上补齐了部分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短板,在参与社区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常熟市青年社区学校建设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1.解决了社区需求的多样性问题,组织一支“多元”志愿服务队伍。我们在组建青年社区学校志愿者队伍时,整合

14、社会资源,联合社区志愿者、常熟理工学院、青年社会组织、公安、法院、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人员成立一支多元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这支队伍以社区青少年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吸引社区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形成社区与志愿服务的良性互动。2.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确保青年社区学校志愿服务连续长效。通过青年社区学校,讲社区居民志愿者、义工团、青年自组织、社区学校青年学员等聚合起来,增强了相互交流和沟通,使资深志愿者和骨干志愿者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强化了志愿者与社区的互动,有效促进了青年社区学校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3.青年社区学校充分切合了青少年群体的生活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青年

15、社区学校围绕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互助性等基本功能和青少年实际需求,开设了以“时尚兴趣培训居家生活技能培训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特色项目”为重点的课程。青年社区学校拟定的制度是结对优先、以点带面,通过部分课程成熟化的推进带动其他课程的进一步设立。4.团干部自主搭建平台,团干部踊跃报名参加。社区学校的开设、动员、维护、宣传,全部由学校所在辖区的团组织干部操作;全市各级团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社区学校充电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各项素质齐头并进。三、取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开办青年社区学校6期,挂牌“青年社区学校”阵地4个,服务青年2000余人,共开设课程17个,学时146个。通过青

16、年社区学校这一平台,动员社区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倾力打造社区服务新形象,努力提高社区青少年群体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建设与青少年素质协调发展。同时,通过社区学校,共青团不断开拓服务青年的新领域,衍生出了青年公益授课教师队伍、大型赛事公益摄影队伍、“笑果”青少年社区服务店等一系列青年服务品牌,以切实有效的常态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5.创新项目:“启航+笑果”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项目申报单位:太仓团市委项目简介: 一、项目简介太仓团市委在上级团委的具体指导和关心下,以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省级试点城市经验为基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笑果+启航”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项目,形成了社区“一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