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4040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杨玉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 一、文本感悟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给小学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之风。许多教师正以新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但是,我总感觉不少“新课堂”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文本,对文本的感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问题: 一是浅尝辄止的“浅读”。课堂上,作为教师有时往往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忽视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如我听一节课大禹治水(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大禹在外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大禹可能不想回家。 生:他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师:还有

2、什么原因吗? (没有学生回答) 面对学生言不达意的回答,我不禁要作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回答不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正原因?回顾教师的教学流程,我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真正“读进去”上走了过场,学生的读书也只是“蜻蜓点水”,未能“入乎其内”又怎能“出乎其外”? 二是误入歧途的“误读”。新课标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于是课堂上频繁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想法设法引出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给学生造成误解,继而形成“误读”。 三是过多过深的“解读”。微言大义,旁逸斜出。教师并不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

3、生的思维状态,而是只从自己的喜好、偏见或适合部分学生的好奇,或讲的高深莫测,或天南地北地引用拓展,或以滴水不漏的演讲贯穿课堂始终,结果过多、过度的诠释,却让多数学生可能觉得不知所云,坠入茫茫云雾,不知这节课在学什么。 四是贪多求全的“假读”。有些课,尤其是一些观摩课,课堂情境不稳定,教学形式像走马灯似的频频转换。一堂课下来,动态纷呈的课件媒体干扰了学生的心境,花哨的形式消弱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关注课文本身,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在读中去理解和体悟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或处于表面形式的“假读”等。 二、文本感悟的策略 (一)、探解文意的“素读”,以

4、读为本、反复诵读是理解文字、理解作者的基本途径。多读,不仅能感悟到语言的表意,而且能意会到弦外之音,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境界。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如“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对手挑战读”“配乐曲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文字表面与文字后面的智者进行心智的交流,逐渐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在朗读中语气的流露,情感的表白,就是对文本解读最好的体现。 (二)、发蒙启悟的“导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恰如其分

5、地诱导至关重要。它犹如课堂教学这串珍珠的丝线,把一个个环节连起来,拾珠成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像是学习的桥梁,帮助学生从一个环节顺利过渡到另一个环节;也像是学习的兴奋剂,激活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如老师在上太阳这一课中,开始,老师让四个学生在读了三次课文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知识写到黑板上。接着,老师以黑板上的知识点没有次序、实在无法明白为由,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给每个知识点标出序号。当完成后,老师发问了:“第条离太阳远,第条太阳离地球1.5亿公里,第条说步行到太阳要3500年这样一条条挨个儿排下去合适吗?”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认为第条应该位置高一些,其他三条是围绕第条

6、的。老师顺此说:“对,三条好像是三个少先队员,条好像是他们的小队长。”(笑声中老师板书)“黑板上还藏着好几个小队长呢,你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学生立即行动。以后在师生的一次次交流辨析中,分别找到了“中队长”“大队长”和“大队辅导员”。就这样,在老师不着痕迹的诱导中,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理清了关系,还从中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恰到好处的“悟读”。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对语文教材主动进行加工,并在头脑中重新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学生理解课文不可能也不应有一个客观标准、绝对真理,学习的方法与结果可

7、以是多元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多角度感悟文本。比如,一位教师教跳水一文,在交流阅读感受时,有的学生从船长身上受到启发,体会到遇上危机情况时要沉着果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有的学生从那个孩子的行为体会到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能因一时的好胜、赌气而不顾危险;也有的学生认为事情的起因是水手们玩笑太过分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从中体会到开玩笑要注意分寸。这些都是文章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学生用心读书的来得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视的可贵经验。当然,小学生尚处在未成熟时期,具有可塑性、潜在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教师对他们表现的早期智慧,及他们对文本意义有创见的体验表示惊喜与支持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的偏颇与

8、不足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精益求精的“精读”。一篇文章,真正精妙的语言表达也就那么几处,这些地方往往隐含着语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是需要我们细细咀嚼与品味的,因此,对文本中那些朴实、精炼、优美,表现力强,内涵深刻,表达效果好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应该集中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驻足鉴赏,潜心揣摩,反复涵咏,直至领悟个中滋味,才是语文删繁就简、柳暗花明的境界。如丰碑中写军需处长的句子“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是的面对死亡仍然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军需处长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在这里,两个朴实精练的词语“单薄破旧”和“贴”把人物形象和精神刻画的生动丰满,应指导学生品读体味。学生在对这些文字的“品味

9、”中既理解了词语,深化了主题,还丰厚了积淀。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多次出现“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父亲给儿子的不变的承诺和信念,是儿子对父亲的绝对信任,是父子之间心灵的约定,是父子深情的交融和精神的相互支撑。教学中每出现这句话时,我们都应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情景深情朗读,朗读一次比一次凝重、深沉,情感的积淀也会越来越丰厚。 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本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文本,用好文本,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根本途径。 学校:奇台县老奇台镇中心学校 联系人:杨玉涛 联系电话:15026268233 参赛论文: 关于“感悟文本”的几点看法 学校:奇台县老奇台镇中心学校 联系人:杨玉涛 联系电话:15026268233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