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4日相忆最是庭前树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39444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7月4日相忆最是庭前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年7月4日相忆最是庭前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7月4日相忆最是庭前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7月4日相忆最是庭前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忆最是庭前树李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7月04日 第07 版)在黄河北岸某市一片拆迁废墟见一幢待拆的中西合璧式两层小楼,不知其建于何时,忽然就发现了庭前两株刚被伐掉的老槐树的树墩,从年轮判断,树龄约120年。按照国人每建新宅、必植幼木的传统,可以推断那小楼的大体年代。笔者随后从当地拟请保护的文物申报表中佐证了这个判断:小楼恰处当地1901年开埠时“设局勘界”最早的核心圈内。一直对先人建宅植树的做法抱有深厚认同。在新落成的宅院前后或庭中,种上几棵树,或为加荫乘凉、吸尘防沙,或谓“有宅不植树木,如人无衣、鸟无毛”,乃至玄妙的“通气遮形”云云。而后,那树、宅子和人朝夕相处,一同兴旺起

2、来。等宅院的“包浆”厚了,树,也于茂密中透出沧桑,就成了情感的寄托物。故乡有“梓里”和“桑梓”之称,当缘于此。庭前、院中、宅边的树种应很多。早先孩子们认识事物和文人起笔往往着眼开门所见:“我家门前有棵老榆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乃如大文豪鲁迅,也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种榆树的一般是普通百姓,遇上贱年,靠榆钱充饥。桃、李、椿、柿子等树要种在院内,一是为了好看,二是怕人分享。“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是宋人于院内植杏的证明。经霜后,看到馋嘴的鸟儿飞进庭院啄食熟透的柿子,是“故乡”题材的文章常见的忆旧细节。最普遍的当属梧桐。生长快,成荫早。国人喜于门前、井边双

3、植或列植之,故有双桐、井桐之谓。出游在外的白居易,一日“忽见紫桐花怅望”,很自然地想到“下邽明日是清明”。下邽,是他的渭南老家。清明时节开花的梧桐,成了思乡的念头。孔子手植桧,曾是古时候最具示范意味的庭院树。那种看上去柏叶松身、挺拔高耸,可作栋梁、能制器物的常绿乔木,让前来向他请教修身养性学问的弟子、贤人敬而仰之。而后人不喜植“桧”,乃因宋代出了个与之音异形同的奸人,就坏了那树的名声。古人也不尚于庭院种植以曲、欹、疏为美的“歪脖子”树;如植梅,应是龚自珍看重的那种“无病”之梅其直、正、密的健康姿态,以及耐寒、知春和“以介梅寿”等寓意,可师可赏可咏。竹子也因正直、有节、入画成为优选,苏东坡谓“不

4、可居无竹”,极是。不难想象,植以如此文化的庭前树,配上“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大红门对,当是“很中国”的标志。而小文开头提到的那座百年老宅里的槐树,则是民间最认可的庭院树种。槐树,枝繁叶茂而造型漂亮,木质坚密且树龄遐长,亦是栋梁之材,作为庭荫树更加意味深长。本草纲目说:“槐之言怀也”。汉朝人也早以“槐”有“望怀”之意。清以后,海外游子聚增,家乡的大槐树升格为“国槐”和“中华槐”,终成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从庭前树也可看出古人的厚道。新建宅院,种下小树苗,让它随着岁月渐进长大,和宅子一起慢慢变“老”,用一圈圈的年轮忠实刻录历史的文脉。晚清有句讽刺爆发户的诗“墙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很精准的讽刺。急功近利的今人,新建了别墅,却花巨资买来古树冒充“资深”,是大浮躁的表现。怪不得住在别墅里的孩子们,也不喜欢细细密密地按节律成长,而以“速成”为荣了。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