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36905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2008年全国重点省市模拟体分类汇编社科文阅读山东省滨州阳信县第一中学 边建新一、(湖北省荆州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2分,每小题3分)说说“律师”韩 栋“律师”一词出现很早。汉武帝征服西域后,佛教就开始传入我国,一开始得来的全是梵文佛经。汉恒帝时才出现汉文佛经,佛经中的借词、译词随之进入汉语系统。“律师”也是其中之一,涅粲经金刚身品云:“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这时的“律师”与法律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意译的佛教用语,是对通晓律藏僧人的称呼。佛经主要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

2、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称三藏经。僧人对佛经的习得各有所长,水平较高的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称呼。“经师”主要是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论师”偏重于称呼精通“论藏”的僧人,“律师”则是通晓“律藏”的僧人。可见,“律师”最初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是对僧人的一种称呼,而且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延用至今。“律师”一词发展到唐代,外延扩大了,不仅佛教僧人有“律师”的称呼,道士也可称“律师”,唐六典祠部郎中云:“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直到清代,才把传授法律知识的人称之为“律师”,与法律有了一丝联系。

3、但是,它还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律师”。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前后,变法的中心人物和一些开明人士把西方民主主义理论和西方文化传播进来,汉语词汇中增加了大量哲学、政治、经济上的名词术语,其中,有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意译词“律师”,它才是今天法律意义上“律师”的源头。律师源于古罗马的辩护人,他们精通法律,为当事人辩护,并不收取报酬,这是现代律师的雏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律师成为一种职业,并有律师制度的保障,中国是在清末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才首次提到“律师”。律师一词是一个意译词,英文为“lawyer”,法律翻译为“1aw”,为

4、什么在意译时“lawyer”翻译成“律师”而不是“法官”和“法师”呢?法,古作“”,说文解字:“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说明法能够主持公正,惩恶扬善。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法是公之于众的法典。律,尔雅的解释是律的本质,说文解字是讲律的命名,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律主要指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律”多指具体的条文,“律”比“法”更具体。佛教中“律”多为“戒律”,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因而,律师是解释“律”的人。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依照法律条文为当事人辩护的人,而非依“法”定罪的人,依“法”裁定是非并定罪的是“法官”。这也许就是现

5、代汉语中“律师”和“法官”得名的主要原因。法、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区别只是在于时代。春秋末期,“法”字广泛使用,如李悝作法经,后来秦商鞅把法经的“法”改称为“律”,以后各代皆把“律”作为法典名称,把“法”改称为“律”,如秦律、汉律、魏新律、晋泰始律、梁律、陈律、北魏律、北周律、北齐律、隋开皇律、唐律、明律、大清律。今天,习惯上又改称“律”为“法”,然而,“法”字又有“法术”之义,“法师”多指后一义。由于“律师”意义较为单纯,“法师”意义多,加之国人的惯常思想,佛、道、巫皆可称作“法师”,易产生歧义,所以在意译“律师”时舍“法师”而留“律师”。以上是现代“律师”一词的由来及演变。汉语系统本身是

6、一个相对较开放的系统,汉语中有些看似平常的简单词语,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如不细细探究,难免张冠李戴,只有溯源分流,理清脉络,方得真理。(选自文史知识2007牛第7期,有删节)6关于“律师”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律师”词最早源于佛经,在汉武帝时期就进入了汉语系统。B佛教中“律师”是依律修行的教派。C清代把传授法律知识的人称为律师,这已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律师”。D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依照法律条文为当事人辩护的人。6D(A律师进入汉语系统是在汉恒帝时 B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 c是传授法律知识的人还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律师)7下列对“意译lawyer翻译成律师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7、项是A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而律师是汉代才有的词汇。B“法”是公之于众的法典,而“律”比“法”具体,多指具体条文,比较符合现代意义上律师的职业特征。C尽管“法”和“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只是在各个时代称呼不同,但“法师”中的“法”多含“法术”之义。D“法师”一词在佛、道、巫中都有此类称谓,为了区别于人们的惯常思维,避免混淆,故取“律师”而舍“法师”。7A(与题干设有关系)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律师一词是一个意译词,是在西方民主主义理论和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时,汉语词汇中新增的一个名词术语。B律师一词与法律有联系最早出现在清代,在此之前,律师只是对佛教僧人的一种称呼。C“律师

8、”最初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是对通晓经藏僧人的一种称呼。D现代律师的雏形出现在古罗马,他们精通法律,为当事人辩护且不收取报酬。8D(A中律师一词是旧瓶装新酒,不是新增了一个名词术语 B不只是对佛教僧人的一种称呼,唐代“遭士”也可以称律师 c是对通晓律藏僧人的一种称呼)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师一词出现在汉代,随佛教的传人而存在,汉代以前佛教没有在我国出现。B在中国,律师成为一种职业,并有律师制度的保障,可能出现在清末戊戌变法前后。C律师当初是一个意译的佛教用语,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一个专有名词。D由律师一词的由来与演变,可以看出汉语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

9、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大量借词、译词还将进人汉语系统。9c(第二段“律师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延用至今”可见,今天的律师并非法律意义上的一个专有名词)二、(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2分,每小题3分) 文化可以分为三十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

10、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格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迅渐被雅化。 文化的根本性

11、功能足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走“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现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

12、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走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6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B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6D(文雅文化可以影响俗文化,但不会变成俗文化)7对画线句子中“

13、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C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D.雅文化因为它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风俗。7B(A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不能说与人们的生活无关。C俗文化也属于文化,它的根本功能就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名种关系,包括对人们的思想影响。D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雅俗之别)8下列对“(礼)自

14、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观念、意识和哲学。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标准。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8C(此项解释的是“礼”的形成,而不是解说“礼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另外,“强制执行”不当)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文化和俗文化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B当社会上层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

15、社会底层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已经对立。C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D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9D(俗文化是大众文化,大众存在,俗文化就不会消逝见第二段的开头)三、(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高三综合练习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