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28434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谱新篇_在松藻煤矿2005年科技大会上的报告邓希伦(二00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在“5.1”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召开松藻煤矿2005年科技工作大会,共同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依靠科技促发展再创佳绩续新篇。报告共分三部分。一、2004年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2004年,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公司和矿党政的领导下,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以科技促发展,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改、科技攻关和基础试验工作,

2、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尤其是K3煤层上综采的实现,标志着我矿在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回顾过去的一年,通过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增产创效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_科技攻关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全矿围绕生产、安全、管理及推进机械化采煤技术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在多项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一大批制约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关键性问题,改变了我矿生产工艺落后的面貌,破除了习惯性的操作方式,为矿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04年我矿完成科研项目27项,其中公司项目14项,矿立项目13项,科研项目投资30万元,科研创价253万

3、元;收到合理化建议1268条,其中16条被公司采纳,合理化建议投资0.71万元,创价53万元;发布QC项目31项,投资3万元,创效127.5万元;国债资金改造项目2项,固定资产投资3000多万元,完成安全技措37项(其中公司13项,矿24项),完成重大工程项目6项,新技术新工艺突破2项;有14项科研项目通过公司验收,有1项科研获公司特等奖;完成小改小革、技术创新项目数十项。这些项目的完成,进一步改善了矿的安全生产环境,增强了矿井的发展后劲。_科技创效取得丰硕成果。2004年,矿投入科技资金28多万元,安全技措资金78多万元,重点解决了瓦斯抽放、监测、通风、井下压风、供电、皮带运输等系统的改造和

4、支护试验、水患治理等项目,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通过加强管理,优化采掘部署,提高采掘技术水平,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矿劳动效率的提高。2004年,通过全矿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创造了九个历史新高,实现了四个突破:完成原煤产量70.016万吨,掘进总进尺14002米,万吨掘进率201.12,万吨开拓率62.77,厚保面积比1:2.10,瓦斯抽放量2169.89万M3,抽放进尺118520.25米,安全实现控制目标,安全生产周期达934天,员工年人均收入达13069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时,成功实现K3煤层上综采,机采产量突破20万吨,运煤系统全线皮带化,掘进辅助运输,掘进锚网梁索

5、进尺等四个重大突破_生产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04年,围绕公司确立的中长期生产发展战略,我们按照精论证、慎决策的原则,认真开展了机械化采煤技术、综采综掘技术等矿井技改扩产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先后完成了采掘巷道锚网梁索支护研究,并在2312-1综采工作面切割成功运用;MGB-300型采煤机在倾斜薄煤层运用成功,使薄煤层产量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9000吨/月,上升为1400015000吨/月;在2312-1采面成功地实现K3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实现了松藻人多年的夙愿。这些重大项目的完成,使我矿形成了“三普一综”的机械化采煤格局,为最终实现我矿科技兴矿“三步走”的发展战

6、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_技改工作进展顺利。 技改工程是矿井实现扩大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我矿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2004年,我矿共计完成技改工程6大项,合理化建议改进项目数十项。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实现了三风井、四风井并网运行,得到了公司认可,且每年可节约资金20万元。同时,三风井2.5米绞车电机改造,四风井风机叶片改造等一批技改项目的完成,为矿井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我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_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004年,为适应高效矿井的需要,坚持开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各种专业培训64期,共培训人员2689人,通过培训,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普遍

7、提高。同时,通过广泛开展科研、QC、小改小革等一系列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矿山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在积极构建以人才的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使他们政治上有名誉、经济上有待遇的同时,努力给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一个充分展示才智的平台和空间,激励广大科技人才立足岗位多做贡献,造就了一批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对企业忠诚可靠的新型科技人才队伍。2004年,我矿有4人获公司星级人才,8人获公司高技能人才,评选出矿星级人才28名,高技能人才59名,星级和高能人才的评定,在全矿上下形成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争做贡献”

8、的良好氛围。二、2004年科技工作的特点回顾一年来的科技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 建立科技工作激励机制,落实责任。一是明确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对科研、QC、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学会活动等的开展,年初以文件的形式落实到各科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严格考核,逗硬执行。二是对公司和矿的科研项目和技改项目,均下达项目书,做到资金落实、责任明确,并对重点项目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三是把QC活动的开展与科队领导的业绩挂钩,并纳入科队结构工资考核兑现。四是要求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全年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做到课题明确,并与职称津贴挂钩考核。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落实责任,确保了我矿

9、各项科研项目的完成,创效十分明显。(二)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一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评比,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以量化为主,除实行津贴考核考评外,年度用末位考核、民意测评,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对重点技术岗位实行技术津贴,月月考核兑现,激励其立足岗位多作贡献。三是打破科研项目资金分配上的“大锅饭”,对项目执笔人加奖400500元稿酬,既是执笔人又是主研人加奖1000元以上,重奖项目带头人,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以待遇留人。对新分来矿的大中专生给予建矿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工资待遇。同时,矿、公司星级人才的评定,以及高技能人才技术津贴的实行,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激发了

10、广大员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的热情,为稳定矿区专业技术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三) 围绕建设高效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技术攻关。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要求,我们着眼于采掘部署的调整优化,实施采煤机械化,形成了“三普一综”的采煤机械化格局,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向建成高效矿井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全面开展了各专业的科研项目和基础研究试验工作,并在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充分应用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2004年,在我矿2312-1综采切割成功使用了锚、网、梁、索联合支护,为综采工作面的安装大大简化了安装程序,加快了安装进度,节约了安装时间2个月以上。在K3全煤巷推广使用了拱形支架,为综采的运输疏通了路线

11、,为综采成功提供了条件。穿层石门支护采用了锚网梁支护加金支支护,有效的控制了巷道的变形。尤其是K3煤层上综采的成功,让几代松藻人的梦想成为现实,为实现高效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攻关活动,激发科技工作活力。一年来,各单位、部门根据自身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难题,开展 技术攻关、小改小革和创新活动,对长期存在的技术质量、管理的疑难问题,开展QC小组活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充当主力军,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深入现场,了解、指导活动的开展,使我矿“四项”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全矿共收集到合理化建议1228条,其中18个项目获公司奖励,QC活动成果31个,

12、各专业学术论文102篇。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攻关活动,为广大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员工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才智的空间,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充分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科技和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给全矿专业技术队伍造成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也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对企业忠诚可靠的人才队伍,彻底扭转目前存在的被动局面。二是采掘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装备水平仍需提高。三是安全形势依然

13、严峻,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仍然威胁矿区的安全生产,尤其是在瓦斯治理上的科技攻关难度较大。四是技术装备较为落后,部分设备老化,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与企业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三、今后科技工作的任务。(一)2005年科技工作指导思想2005年我矿科技工作将继续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一通三防”为重点,以生产经营工作和增加职工收入为突破口,以“严管理、严要求、严考核、强化执行力”为原则,切实抓好我矿质量标准化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科技工作大会精神,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工程,推行人才强企战略,狠抓科技攻关、开展科技创效、全面实现采煤机械化第三步战略目

14、标,争一流、创佳绩、努力把我矿建成高产高效矿井,发展新松藻,铸就新的辉煌。(二)2005年科技工作总目标1.原煤产量77万吨,掘进总进尺15015米2.矿井质量标准化达部二级3.百万吨死亡率为零4.资产回报率3.55.员工收入增长率8%(三)2005年科技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研究。2.大力推广应用锚网喷技术,逐一在K1、K2、K3切割、K3巷道、钻场、穿层石门等需要支护的巷道全面铺开。3.完善K3综采工作,确保综采工作年产量完成年计划。4.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掌握C6岩溶群在+100水平的分布规律,重点抓好采空区水特别是K3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5.完成+100水平F1断层

15、组影响程度及范围的勘探工作。6.防突及瓦斯综合治理研究。7.完成-200水平开拓方案及优化布置初步设计工作。8.作好-200水平的勘探工作,为松矿水平接替作好储量储备。9.在安全管理方面,开展以人为本,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研究。10.作好四号进风井及瓦斯抽放系统改造工作。11.在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议方面,研究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开展建立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研究,提高全矿员工学习氛围。(四)具体工作措施1.继续推行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契约留人,建立留人新机制。第一,人才资源的核心工作就是薪酬管理。薪酬管理很重要,也要把握好尺度,定低了不行,定得过高也不行,我们

16、要了解市场行情,不要整天口中喊着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契约留人,结果到最后人还是给跑了,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人才我们要搞什么都是空谈。我们的各级领导要形成以人为本的共识,企业要着力建立完善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第二,人才战略的关键是培训。我们在人才方面不要只知道用人才,而要时时注意培育新的人才,这样企业才不会出现人才太少的局面,人才的储备才能够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新的人才引不进来,原有的人才留不住时,人才培训是关键,通过我们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些成绩,现在我们采掘各队的技术员大部分都是通过培训成才,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大培训力度将是我们人才战略不变的主题。第三,全员参与,以学技术为主导,创建学习型团队。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掀起学技术热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技术活动,发动广大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