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11589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药学本科血液循环(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神经,心血管中枢,反射性调节,全身性,局部性,2,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3,1.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脊髓胸段15节 星状神经节/颈交感神经节。 释放NE产生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 作用: (1)正性变时作用: (2)正性变力作用: (3)正性变传导作用:,4,生理作用 心交感N 变 时 4期Ca2+内流自动去极速 (自律性) (正变时) 自律性 变传导 0期Ca2+、Na+内流 0 期 (传导性) 去极速幅度 (正变传导) 传导性 变 力 2期Ca2+内流肌浆网释放Ca2+ (收缩性) ATP生成 (正变收缩) 收缩

2、力 (等长自身调节) 变兴奋 阈电位Na+ Ca2+通道激活率 (兴奋性) 兴奋性,5,2.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迷走神经背核/疑核 Ach。 产生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 作用: (1)负性变时作用: (2)负性变力作用: (3)负性变传导作用:,6,生理作用 心迷走N 变 时 细胞内钾流向膜外最大复级电位更负 (自律性) 自动去极化速度 (负变时) 自律性 变传导 0期Ca2+内流 0 期 (传导性) 去极速幅度 (负变传导) 传导性 变 力 2期 Ca2+内流 (收缩性) (负变收缩) 收缩力 (等长自身调节) 变兴奋 期K+外流膜电位距阈电位远 (兴奋性) 兴奋性,7,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

3、,神经肽Y 血管活性肠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阿片肽,8,(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1. 交感缩血管神经:释放NE,与受体结合 2. 舒血管神经: (1)交感舒血管神经:释放Ach,M受体;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同上; (3)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9,(1)缩血管N纤维 递质:节前N元Ach;节后N元NE 受体:(主)、 作用: 受体血管收缩; 受体血管舒张 分布:皮肤血管骨骼肌和内脏血管冠脉和脑血管; 同一器官微动脉动脉静脉后微动脉; 特点:调节血压作用大; 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 紧张性血管缩;紧张性血管舒;,10,外生殖器血管,S23外侧核,(2)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舒血管Nf 副交

4、感舒血管Nf 脊髓背根舒血管f 中枢 皮质运动区 脑干副交感核 分布 骨骼肌血管 脑膜、消化腺 递质 ACh Ach P物质或组胺 受体 或ATP 作用 血管舒 血管舒 局部血管舒张 特点 不参与血压调节 不参与血压调节 轴突反射 平时无作用 参与调节局部血流 与情绪、运动有关,11,交感N和迷走N对心脏的作用,脏的作用,12,(三)心血管中枢 1. 脊髓心血管神经元:最后公路 初级的调节,不具备精细的调节功能。 2. 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 1)延髓头端腹外侧部:心交感C、交感缩血管C; 2)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心迷走C; 3)延髓孤束核:接受窦、弓传入信息,心交感/交感 缩血管活动抑

5、制, 心迷走神经兴奋; 4)延髓尾端腹外侧部:抑制延髓头端腹外侧部; 3. 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13,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脑干 (下丘脑) 重要的整合 (integration) 部位; 防御反应 (defense reaction); 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 协调下丘脑、脑干心血 管的活动; 大脑新皮层运动区 (+) 舒血管效应; 小脑 (顶核) 血压升高 (与姿势和体位改变关);,14,(四)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器反射: 2.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反射: 3. 其他心血管反射: 1)心肺感受器反射: 2)躯体感受性反射: 3)其他:,15

6、,1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1)感受器: 颈A窦和主A弓血管外膜下的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管壁的牵张度血压的变化 (2)传入神经 窦神经(加入舌咽N) 弓神经(加入迷走N) (3)中枢联系 先到达孤束核再与心血管中枢联系。,16,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17,18,心迷走中 枢,心交感中 枢,缩血管中 枢,心 脏,窦弓压力感受器,血 压,交感缩血管N,心交感N,心迷走N,心跳,静脉,动脉,回心血量,外周阻力,SV, HR,每分输出量,血 压,孤束核,19,压力感受性反射特点 1. 双向性调节:缓冲神经 2. 感受器的敏感性是: 1)Bp的突变敏感性缓慢持续的变化; 2)Bp在824Kpa范

7、围内敏感性高; 3. 高血压情况下其工作范围重调定血压维 持在较高的水平(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 线右移)。,20,2.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PO2 H+ PCO2 等,外周化学感受器(+),窦、弓N,孤 束 核,心血管中枢兴奋性改变,呼吸中枢(+),心率、冠脉舒心输出量,皮肤、内脏 骨骼肌血管缩,心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输出量,血 压,呼吸加深加快,间接,21,化学感受性反射的特点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外周感受器对PO2H+PCO2敏感; 中枢感受器对H+PCO2敏感; 平时不明显:低氧、窒息、酸中毒、Bp过低 (即窦弓反射反应降低时)时才起作用; 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对

8、Bp的调节作用,22,3. 其他心血管反射 1)心肺感受器反射:容量感受器兴奋,血压下降, 抑制肾素和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加排尿; 2)躯体感受性心血管反射:痛冷热刺激,血压升; 3)其他器官感受器性心血管反射: 上呼吸道刺激:可导致心跳停止; 眼心反射:压迫眼球,心跳停止; 扩张肺、胃、肠、膀胱,挤压睾丸,导致心 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23,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机械牵张:血压、血容量 化学物质:PG、缓激肽、药物(藜芦碱),心肺感受器兴奋,迷走N,交感紧张 迷走紧张,肾血流量,垂体前叶释放ADH,心率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肾重吸收水,GFR R-A-A-S,肾排钠和排水,血 压,24

9、,4.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中枢神经系统可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integration) 使机体各种活动适应环境变化和各种机能状态的需要 不同功能状态下心血管活动整合形式不同。 当动物的安全受到威胁可出现防御反应(defense reaction) 防御反应的心血管整合形式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骨骼肌血管舒张,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血压轻度升高。,25,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三)血管升压素: (四)心房钠尿肽: (五)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六)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七)组胺: (八)前列腺素:,26,27,(一)

10、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心肌细胞:1受体-活动增强; 血管壁: 受体-血管收缩; 2受体-血管舒张; 肾上腺素:可与 、 2受体结合; 去甲肾上腺素:可与 、与1受体结合;,28,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NE) 来 源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交感N节后纤维 共 性 兴奋、受体,强心、缩血管、Bp、平滑肌舒张、 升血糖、升血脂、耗氧量、产热 个 性 强心剂 升压剂 *心脏 结合1受体 基本同E 正变时、正变力、正变传导作用 但在体心率 心率心缩力心输出量SP (窦弓反射效应所致) *血管 皮肤、内脏血管缩( 1R) 除冠脉外 骨骼肌、心、肝血管舒(2R) 全身各器

11、官血管缩 外周阻力、DP 平滑肌 胃肠道、支气管血管舒 较E弱 代谢 血糖、脂分解、 较E弱 耗氧、产热,29,(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血流量减少/血钠降低 近球细胞-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 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II 血管紧张素酶A 血管紧张素III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ABP 下降,H2O重吸收,BP ,30,动脉血压下降,水重吸收增加,血压升高,31,PEP:脯氨酰肽链内切酶 PCP:脯氨酰羧肽酶 NEP:中性内肽酶,32,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1.血管紧张素:微弱的缩血管作用; 2.血管紧张素:1)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2)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3.血管紧张素:1)

12、促进醛固酮分泌; 2)微弱的缩血管作用; 醛固酮的作用:肾小管排钾、保钠、保水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33,(收缩微A外周阻力)+(收缩V回心血量)Bp; 作用于脑内一些N元(脑室的 后缘区)交感缩血 管活动外 周阻力Bp,以及引起渴觉; 刺激ADH、ACTH释放; 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心率; 交感缩血管N末梢接头前的受体使其释放NE; 增强CRH的作用; 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与释放醛固酮; 刺激近曲小管重吸收NaCl。,血管紧张素的作用:,34,1. 传统且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

13、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2. 新的RAS成员,Ang :无生理活性 Ang :重要的RAS系统的组成成分 Ang :AT1受体 Ang :神经系统和肾脏的AT4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2 ) ACE2Ang 1-7Mas可能在血管壁拮抗传统的RAS系统,肾素(原)受体(pro)renin receptor,35,3. 多种组织中存在着完整的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tissue RAS)或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ocal RAS),(1) 心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正性肌力作用 2)致心脏重构作用 :心脏重构(ca

14、rdiac remodeling) 致心肌肥大作用 致心肌细胞纤维化 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调节冠状动脉阻力 (2) 血管壁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调节血管张力和内皮功能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 ; 减少NO生物利用度 2)血管重塑 3)促进血栓形成,36,牵张感受器 致密斑 交感神经,血压 血容量,失血,近球细胞,肾素,肝,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肺 内,氨基肽酶,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皮质 球状带,肾上腺素,心输出量,血管收缩,醛固酮,保钠、水,血压,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示意图,37,(三)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