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09032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亲子关系讲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家成为一个温暖的小窝充满温暖和关爱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烈日当头,天热,很容易犯困,我先和大家做一个放松活动,人精神了,听讲座的效果会更好。大家闭上眼睛,按照我的指引,做一个深呼吸,慢慢吸气,吸得越多越好,好,再慢慢的呼气,把心里的浊气和坏情绪都吐出来,慢慢地吸,慢慢地呼。慢慢地吸,慢慢地呼。下边,想象这样一个景象,想的越逼真你就会感到越舒服,效果越好。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小岛,只有你自己,抬头看看天,天很高,很蓝;眼睛慢慢的往下移动,你看到远处的海水湛蓝,一望无际;把视线慢慢拉近,看到近处的沙滩金黄色,很细,很软,赤着脚走在上边,你感到很凉爽,舒服极了。你不由得躺了下来,你感

2、觉从头到脚越来越凉爽了,所有的热气都没有了。你感到非常放松,非常舒服,非常凉爽。好,躺一分钟,我喊睁开眼睛,大家慢慢醒过来,大家会感到身心舒畅。好,一二三,大家睁开眼。大家是不是感觉凉爽、精神多了。好,下边,开始讲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搞好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叫的亲子关系。现在,大多数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这一个孩子承担了过去很多个孩子承担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感觉很累。不是身体的疲劳,而是心累(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教育与成长已经成为核心的话题。家庭中的亲子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形成。亲子教育在孩子今后取得什么样的成

3、就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家长很少有是心理咨询师的,是不是,对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懂得的少。结果运用了些不正确的办法来处理亲子间的事情,给亲子关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亲子关系不协调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情绪;一个是行为,包括说话,这是言语行为。先从情绪谈起,如果回家爸爸妈妈脸色不好或者怒气冲天,和父母的关系自然亲近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喜欢正面的也就是积极的情绪。比如我们祝福人家,都是怎么说啊,是不是说祝你快乐,祝你爽歪歪,祝你天天娃哈哈,祝你心清气爽对不对。有没有那个说我要祝你伤心的、祝郁闷的、祝你上火。为啥呢,因为积极的情绪带给人的是活力,坏情绪没这功能,而人活着就需要活力

4、,好比汽车对汽油的需求。另一个就是行为,父母常常唠叨;不信任自己,偷看自己日记了,天天想在每件事上控制管束自己;动不动就拿别人和自己比;动不动就训斥一通;更有甚至,做得不够好,被老爸拳打脚踢。同学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啊。追根溯源,方能标本兼治。那我们先分析一下为何会有这两方面的表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能满足父母的需要。当然这些需要里,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有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或者说需要未能满足动机行为。打个比方,今中午你没吃饭,肚子饿了,这就是未满足的需要,那就会产生去买饭或者做饭的动机,也就是想法,在这些想法的引导下,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去买饭、到饭店吃或者做饭。如果爸爸妈妈对自己有

5、需要,在这里会表现为一种要求,要求考多少分,要求表现的那个谁一样多才多艺,懂事,之类的。如果这个心理活动在动机的层面上停住了,只是有买饭的想法,而不去买,那就因为肚子饿而产生的坏情绪,发怒,自怨自艾,迁移怒火,这种情绪也会伴着行为出现。动机促使行动产生了,而行动又失败了的话,比如没买到,饭店关门了,也会表现出上述的种种情绪和行为困扰。大家看,不管是那种负面影响,都是因为合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缘故。在这里为何要在满足前边加个定语:合理呢。因为,如果你想午饭吃恐龙肉或者东北虎肉的话,估计不好满足。所以需要首先要合理,也就是要求的事情是合理的,可行的,这才有满足的可能。如果天下父母都要孩子成为朗朗,

6、姚明等人,这个需要就是不合理的。咱们今天讲的亲子关系,也是这样。亲子协调的,是因为得到了合理满足,所以身心舒畅。没有得到满足的,便会产生很多的负面的困扰,表现为亲子关系紧张、淡漠、对抗、甚至解除亲子关系,老子不认儿子了或者儿子不认老子了,都是。在这,我先给大家讲一下四个关键期,每个人成长有四个心理发展期。听完这个,你就觉得父母实际上是很需要你从现在开始去照顾的。第一是两岁以前,是依恋期。这时候,父母就是自己的天,是自己的神。第二个阶段是分离期,分离期主要在2-5岁期间完成,5岁前后孩子的分离期,就是孩子开始把兴趣从家庭转向了社会、幼儿园。前面的依恋期老黏在一起,到这里,孩子独立的本领大涨,期望

7、能自己做些事情了。和父母的关系变为引导和被引导者。第三阶段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三个重要的心理发展期,在青春期中人们形成的审美观、爱好、价值观、友情,这些都是在青春期阶段形成的。青春期一般是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青春期基本决定了人一生的情绪、爱好、价值。青春期之后有5-6年的青春后期,从心理学来讲是一个最不稳定时期,我们经常把这个阶段称为过渡期,因为很多青少年犯的错误都是在这段时间出现,这段时间青春期刚过,青春期时没有完全的形成自我接纳和认同,而成年期还没有到,这段时间就是一个过渡期。很多家长的痛

8、苦,亲子的麻烦会出现在这个时间,包括出现网络依赖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很难改变。他年龄小时可以改变,在孩子13-14岁,家长只要改变一些方法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可以影响孩子改正过来,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很难和家庭交流和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时候,父母的形象一泻千里,这时候的和父母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所以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和父母激烈的冲突,实际上因为感到父母管得太多,想通过这种战争的方式,重新划定地盘。第四个阶段是成年期,18-25岁是一个人形成他的社会责任感、信仰、包括他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娶什么太太、嫁什么男人等,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形成了。而在脑发育方面,又有如下的特点。七岁后左脑开始发育,所

9、以这时候才让你上学,学习数学等逻辑方面的知识。俗话说:七岁八岁狗也嫌,因为这个时候体力不错了,但还不太懂事,所以会做很多让爸爸妈妈觉得不好接受的事情。15岁以后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这时每个人都喜欢模型,喜欢推理,这时候孩子学数学变得非常轻松,对数学、物理学非常轻松,为什么在中学有物理学,因为我们的学科是以心智发展等级来设计的。16岁以后是左右脑平稳的发展期,这个发展期很缓慢,16岁以后人类的智力结构差不多完成了。就走下坡路了。咱们心理学上有句话,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因为人大脑从17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父母3/4的脑细胞是不活动的,而你们不是,每个细胞都跃跃欲试,充满青春活力。从这方面讲,你们的

10、反应能力、速度比父母要优秀的多。因此,在这个方面深刻的怜悯父母,要多体贴父母,让着父母点,好比你一岁时不能走路,父母就抱着你走一样,父母老了,你也要好好照顾他们。但在社会经验上呢,不行。所以呢,要没事找事,多体验,多学习,这样离超越父母就不远了,也就又一次完成了人类的进化下边讲几个具体方法,这些方法的宗旨是,满足彼此合理的需要,让各自的身心愉悦。第一,将父母对自己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改变成合理的你们能做到的,你们可以和父母做客观的沟通来达到,也可以寻求专职心理咨询师;另一个就是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父母的合理的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亲子关系就能够达成和谐了。从你们角度能做到的,改善亲

11、子关系的方法有:一、 做个有用的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对爸爸,妈妈、同学、朋友有用,有相当的价值。你就是个重要角色,重要人物了。这样,父母的一个合理的需要就得到满足了这样,对你微笑就多了,亲子关系就好了。二、 灵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好比遇到不同语言国家的人时,你要用不同的外语和别人交流。否则,岂不对牛弹琴。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是慢性子的,你就可以粘一点,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相处了。急性子的呢,你要作出调整,否则,节奏不合拍,就出现混乱了。满足爸爸妈妈各自的不同的合理的要求,亲子关系就会是和谐的。三、 要学会没事找事。为什么这么

12、说呢?心理学已有的研究证明,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体验了一遍,学过一遍之后,基本就深深的刻印到身上了,想忘也忘不掉。而且,随着这种知识的增多,你就变得更成熟和富有创造性了。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你才能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才能让自己获得茁壮的心智成长。然后,你就有更多的能力让父母的需要得到满足。你表现的很棒,父母还有什么动力怀疑你,唠叨你,控制你呢。四、 要知道屁股指挥大脑的道理。这个屁股,不是生理意义上那个,而是心理学上讲的社会角色,比如你们在学校是中学生,在家里是女儿或者儿子,在同学关系中是同伴是朋友。你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扮演规则,这个要搞懂了。知道自己的角

13、色了,并按照自己的角色做事,那你的这个角色扮演就是成功的,否则,就会惹出麻烦。亲子关系中的角色扮演也是如此。不能用孩子的角色来和老师相处,不信你问你们班主任一月要五百块钱花,看看他给你不。在家里,你可以撒娇,发脾气,但你要向班主任撒娇试试看。五、 学会使用剥离法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因为,人无完人,做一件事情也很难做到完美。猴子再漂亮,也有一个红红的屁股。那怎么办呢?欣赏猴子的灵性和皮毛的赏心悦目,足矣了,屁股么,不是主要看点。用剥离法,将事物好的方面,自己乐于接纳的留下,不好的那些内容,当作是碎片,一口气吹掉,或者干脆忽略掉。这样,你满眼里看到的都是积极的,美好的,你的情绪自然好,心理自然健康,亲子关系自然也就如鱼得水。我们善于从周围的人和事里汲取积极的成长的元素的话,我们就会成长的更快,更好。如果老是从人和事里边汲取消极的元素的话,生活会很郁闷,是成长的一大阻碍。不妨从今下午开始,用剥离法重新看待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试试效果如何。上边讲到的几个方法,大家可以多用多练,否则,再好的拳谱,不勤学苦练的话,也只能是花拳绣腿,用的真事上就不好使了。将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些观念回家和父母讲讲,以后有机会给你们的父母也做讲座,让他们能够理解你们,更好的关心爱护你们,共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也希望能够和同学们共同成长,一起进步,活到老学到老。谢谢大家。提问时间。李献友2009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