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07325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 光缆技术规范书附件三:技术规范书目 录1. 概述1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23. 质量保证体系264. 工厂检验285. 现场验收和最终验收286. 光缆质量抽检287. 保修期298. 服务保证299. 技术文件29第 1 页 共1页光缆技术规范书1. 概述 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当前最新版本(截至到发标日)。 1.3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

2、技术数据。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1.4 投标方至少应提供包括以下内容的技术文件:(1) 光缆制造厂家的名称和地点。(2) 光缆的技术标准和制造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3) 光缆结构(包括截面图)及各部分的详细尺寸和光缆单位重量。(4) 光缆所用主要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包括加强构件、松套管、护层、铝带、钢带和填充材料等),制造厂家的名称、地点和采购合同号,不可同时列出两种同类材料待选。(5)光纤光缆使用寿命应25年,投标方应说明保证光缆寿命的有关技术措施。(6)光缆内的光纤线序和光缆端别的识别标记。(7)投标方需要说明的其它事宜。1.5 光缆现场

3、验证 投标方提供的光缆类型必须是经过现场验证过的。因此,投标方提供的光缆必须是为两个电信运管部门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光缆类型,各种光缆现场验证过的长度应不低于以下要求:管道光缆(GYTA): 100架空光缆(GYTS): 1000直埋型光缆(GYTA53): 500直埋型光缆(GYTA33): 50阻燃光缆(GYTZA): 10非金属光缆(GYFTY): 50防蚁光缆(GYTA54): 50水底光缆(2)(GYTA333): 50水底光缆(4)(GYTA333): 20微型光缆(GCYFTY): 50投标方在技术文件中应提供购买上述类型光缆并投入使用的电信主管部门的名称和地址(包括邮政编码、

4、传真及电话号码)。同时,投标方还应给出光缆的使用地点、工程名称、详细型号、技术数据和长度等。招标方保留证实所供光缆性能的权力。1.6 本技术规范书为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光缆框架采购合同的技术附件。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投标方还应遵从招标方的具体要求。1. 7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2.1光缆中的光纤本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基于如下前提:本次集中采购光缆中的光纤,均须为在“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光缆集中采购光纤招投标”后中标的品牌光纤;光纤的技术参数指标,须满足其在投标中所承诺的相应技术参数指标(“光纤招标技术规范”,详见附件)。除偏振模色散(PMD)及

5、传输衰减等两项指标外,光纤在成缆前后的其他技术参数指标,均不得有任何变化。下面,对在成缆过程中有可能对光纤本身传输性能造成附加负面影响的相关项目,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2.1.1 G.651型光纤(50/125、62.5/125)2.1.1.1每一批次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2.1.1.2 光纤衰减系数在850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3.5在13002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1.02.1.1.3 光纤在850、1300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15的弯曲半径松绕2圈后,衰减增加值应小于1。2.1.1.4 色散(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2

6、951340。(2)12951310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105(2 )。(3)12951340范围内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375x(1590-0)x10-6。2.1.1.5 测试方法:2.1.1.22.1.1.4按照国家标准和ITU-T G.650建议规定的方法测试。2.1.2 G.652 D型光纤2.1.2.1每一批次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2.1.2.2 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系数(1)在13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5在13833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小于13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在155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不大于0.22(特

7、殊地区0.21)。在1285 1330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在1525 1575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在1310 1625波长范围内的最大衰减值为:0.35。(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和1550处500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 mean +0.10dB)/2,a mean 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2.1.2.3截止波长应满足下述的要求:(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602.1.2.4偏振模色散在1

8、550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色散系数:0.125;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Q(概率)=0.01%。2.1.2.5测试方法: 2.1.2.2 2.1.2.4项,按照国家标准和ITU-T G.650建议规定的方法测试。2.1.3 G.655C型光纤2.1.3.1每一批次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2.1.3.2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系数(1)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2(特殊地区0.21)在1525nm 156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

9、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用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550nm处500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 mean +0.10dB)/2,a mean 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用测试任意一盘光缆中光纤的衰减系数时,两端衰减系数的差值0.05dB/km。2.1.3.3光缆截止波长截止波长满足下述的要求:(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450nm2.1.3.4偏振模色散在1550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色散系数:0.20;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Q(概率)=0.01%。2.1.3.5测试方法:2.1.3.2 2.

10、1.3.4项,按照国家标准和ITU-T G.650建议规定的方法测试。2.1.4 G.657A型光纤2.1.4.1每一批次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2.1.4.2 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系数(1)在13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5在13833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小于13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在155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不大于0.25(特殊地区0.21)。在1285 1330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7。在1525 1575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波长上的

11、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在1310 1625波长范围内的最大衰减值为:0.35。(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和1550处500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 mean +0.10dB)/2,a mean 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2.1.4.3截止波长应满足下述的要求:(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602.1.4.4偏振模色散在1550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色散系数:0.125;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Q(概率)=0.01%。2.1.4.5 光纤在1550、1625波长上的弯曲衰

12、减特性以15的弯曲半径松绕10圈后,1550衰减增加值应小于0.25,1625衰减增加值应小于1;以10的弯曲半径松绕1圈后,1550衰减增加值应小于0.75,1625衰减增加值应小于1.5。2.1.4.6测试方法: 2.1.4.2 2.1.4.5项,按照国家标准和ITU-T G.650建议规定的方法测试。2.2 光纤带光纤带中的光纤除均应满足本技术规范中2.1条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光纤动态疲劳参数n值应不小于20;参见国标GB/T9711.1-2000。光纤翘曲特性参数R应大于4m。光纤带中的所有光纤都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的光纤。2.2.1

13、 结构和材料2.2.1.1光纤带为多根光纤用UV固化材料将其平行地粘接而成。光纤带中相邻光纤应靠得很近,中心线应保持平直,彼此互相平行和共面。2.2.1.2 光纤带相互重叠在一起形成光纤带叠体,光纤带叠体各层之间用印字识别。2.2.1.3 光纤带的的结构可为边缘粘接型和整体包覆型。2.2.1.4 根据用户的要求,应可提供4、6、8、12或更多芯的光纤带。2.2.2 光纤带的几何尺寸2.2.2.1 定义下图示出了标有各种几何尺寸参数的光纤带横截面图。光纤带最大几何尺寸参数 单位:um 2.2.2.2 几何尺寸要求光纤带的几何尺寸应不大于下表要求 光纤带的几何尺寸表 表1光纤带光纤芯数(芯)光纤带宽度w(m)光纤带厚度t(m)水平间距平整度p(m)相邻光纤d(m)首末光纤b(m)411153202807952561645320280132525821753202801855251232353202802915302.2.3 光纤带的制造长度标准制造长度应为2080m的整数倍,长度偏差应在0-20m之间。如有特殊要求,可由制造方和用户方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