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0325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001闵损芦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德育动漫网中华德育动漫人物解读(一)-闵损芦衣(孝篇)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情节梗概】闵损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为了照顾闵损,便续娶一妻。后来继母生了两个弟弟,渐渐对他不好起来。父亲常年在外做官,继母便常常虐待闵损。平常什么苦活脏活都让闵损一个人干。冬天做棉衣,继母给其亲生儿子絮丝棉,而给闵损絮芦花。即使这样,闵损都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父亲回家省亲,闵损给父亲驾车同去置办年货,由于天冷衣薄,闵损冻得不小心掉了缰绳惊了马,父亲不解其中情由,便因此而鞭打他。不料棉衣破了从里面飞出芦花来,父亲这才恍然大悟,得知继母虐待闵损,一怒之下,回家就要休掉继母。而这时闵损却急忙替继母求情,劝父亲道:“母

2、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在时只有我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若后母走了,受苦的就不只是我了,还有两个弟弟。闵损的孝言孝行感动了父母,一家人终于冰释前嫌,从此和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人物解读】闵损整部动漫的主题是孝,是对弟子规中的六个字“亲憎我,孝方贤”的具体演绎,闵损给我们表演出了孝顺的方法、态度、心境以及影响力(所得的结果),他的表现很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我们看闵损,首先最吸引人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的孝顺与恭敬。母亲去世时,闵损跪了整整一天,足见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闵损口头禅是“是的,母亲。”不管后母对他如何地苛刻无理他都不会起对抗或怨愤的念头,只是顺从。对应到弟子规里,我们可以发现闵损已经很好

3、地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也是生母对他的教诲,而闵损也一直恪守生母的教诲,并把教诲化为了生活习惯。也就是说闵损力行功夫是非常好的,这给予了我们修身以很深的警戒和启示。但从力行这点来说,闵损就是我们的榜样,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家长的榜样。闵损善于体察父母需要,有责任心,能为整个家的和谐担责任,为父亲的幸福担责任,甚至为虐待他的后母担责任。后母曾经那样的虐待他,等到父亲要给闵损做主休掉后母时,闵损却放下这所有的酸楚,真心地替后母求情。我们看他那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说得非常得体、恰当、到位、合时。这句话里,他首有先承认了后母

4、的角色是母亲,表明了他对后母真诚的恭敬心;他把后母对他的虐待只是概括为一个“寒”字,并没太多的言辞和严重的讲法,说话有分寸,知礼,有节制;他又很有智慧地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放在整个家庭的前景上,从而触碰到了父亲的息怒点,让父亲没法不考虑他所考虑的这一切。闵损真诚的一句话就把此刻父亲、母亲、两个弟弟内心深处共同的律动点交接在了一起,满足了他们无法言语的柔软的渴望。闵损一言动三心,若没有孝顺与恭敬的品质,是很难这么圆满的把握好这么一件比较难解决的事情的。闵损对弟弟充满兄长式的友爱,并不会因为母亲的关系而憎恶弟弟。母亲给他吃又小又涩的生苹果,给弟弟们却是丰润红甜的熟透了的苹果,闵损挑着水

5、从窗前经过,听到弟弟们吃着苹果欢快的笑声,脸上露出了自然的欣慰的笑容,没有缺乏关爱的失落。他以兄弟的快乐为乐,并不以自己的痛苦为苦,这就是真实的无我之境。让自己成为别人世界里的人而不是老局限于自我境界中的人,也就是能舍弃私我、奉献于人的好人善人。闵损的心量也是非常大的,能忍能包容。事情呀苦难呀在他那都是瞬间的事,事到心不到,心无挂碍,不生烦恼,他提起的总是好的。他的年龄比两个弟弟也大不了多少,也是小孩子,两个弟弟在开心玩耍时,闵损只能砍柴劈柴担水倒水,他把这种童心的普遍需要忍住了。他劈柴劈得累了,禁不住乏困昏倒在地上,后母却认为他是在偷奸耍滑而打他,他不去辩白解释,只是轻轻地把这种偏心的误解受

6、了埋藏在心底,忍了不论。成天干着大人干的活计,挨饥受饿劳死累活,却能一再地坚持,忍受着生活的艰难苦痛。闵损包容、随顺了所有的不自在不如意,他把忍让、包容、随顺这种品德已经化为习惯了,这说明闵损有颗非常清静的心。若真修道人,不见世人过。一个人的心只有是静定的,遇事才不会起波澜,并能从容地化解掉而不会变成前行道路上的障碍。真诚心也是闵损的一个很好的品德。闵损处处为人着想,发自内心地对人好,实实在在,不弄假招子。他劈柴劈得已经很饥饿了,后母给他个生苹果,弟弟磨着要吃,他想都没想就把苹果转给了弟弟,他对弟弟们的爱毫无所求,不涉及人欲,只是遵循了自然的人伦真爱。在后母这一方面,他也并没有感化后母的想法,

7、也就是说她对后母的顺承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在演戏,不是专门给后母看。他只是按照一个儿子应该尽力为母亲做事的理念去真诚行动,然后不动声响地让后母悔悟。闵损最终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后母,很恰当地证明了只要用真诚的心去孝顺、去爱人,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人都会变好。其实世间没有过错,只有迷误。若能真诚地帮助后母这样的迷误的人去破开他们心头的迷执,他们也会像出水的水晶一样光明美丽的。闵损的脾气好,性格温和,表情一贯安详,遇困难与不平不会怨天尤人、消极气馁,不怕受苦,很有耐力。我们看他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还能如此平和,真是难得。现在已经很缺乏这样的孩子了,许多父母们反映他们的子女本事不大但脾气可

8、不小,心里稍有不快便迁怒于人,顶撞父母老师是常有的事,这种状况很让他们担心。而闵损小小年纪便一派稳重,这样的人才有魅力,才有好的发展前途,才是父母喜欢的好孩子,老师喜欢的好学生,领导喜欢的好员工。闵损的这些良好的品德从哪来?我们大概都知道,从 “孝”品中来。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门一开,百善皆来。有了真诚的孝心孝行,其它的善美的品德都会自然生出。做不到孝,所有的善良都会显得轻浮和虚伪。闵损在德行方面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与他的家教是分不开的。我们看他的家庭,首先他父亲是很有情义的。父亲处罚后母,亦是在教育孩子,教其为人要正当,不可歪斜,亦是承传良善家风。闵损错就罚闵损,后母错就罚后母,父亲总站在正义

9、一方。父亲对儿子也是慈爱的,又善于管教,这从闵损服从他父亲对他的责备中可以看出来。再看闵损的母亲,片中说过 “闵损的无怨无悔,完全是秉承了生母的教诲”,从闵损爬树掉下来母亲趁机教育他这事,便可见母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这样的严父慈母组合,是和谐家庭的样本。家教在塑造人的品性方面是在所有教育中处于第一位的,尤其是母教,非常关键,因为父亲是经常不在家的。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世界上的孩子大部分能像闵损这样,天下必定会河清海晏,和谐昌盛。闵损孝行超群,一生物欲寡少而德行过人。芦衣事件解决后,夫子曾称赞他说:“孝哉闵子蹇!人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先进) 。他视官场的豪华气派如坛土,鲁国季氏大夫

10、派人来请他做“费宰”,赐他厚禄,被他断然谢绝。孔子总结其门生的特长时,把他列入德行科中,是为孔门四科十哲德之一。闵损所有这些为人仰慕、被人称道的品行,可以说都是从孝这个原点辐射出来的。孝经廣揚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闵损不论在家内或在家外,都能一如既往地持孝持悌持忠持顺,把孝道用真心和仁德扩展开来,播德于当时,垂范于后世,实为几千年来难得的圣贤。后母故事中后母这个角色是不容忽视的,从她身上我们也能得到许多启示。当父亲说:“我今天我儿差点冻死在路上” ,后母非常惊讶,她的表情表明了她也并不想置闵损于

11、死地,就是说后母不是彻底的坏,她只是在对待一个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的态度上观念上出现了偏差,她仍有可教化感化的可能。三字经上开头的一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都是肉长的,都会疼,会难过。曾有位智慧的人说,人是一块蒙满了尘垢的的水晶,当我们用心细致地勤于拂拭,水晶便会回归到它的本初状态,依旧清澈明丽。后母的转变应该说是给了我们对人性复归纯净无邪的信心。我们说,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及内省,我们从后母身上看到这么多的缺点,其中什么最要不得?嫉妒,分别,不负责任,对孩子的溺爱,心硬而不柔软。从心理学上讲,后母虐待闵损,实际上是对闵损的一种深层次上的嫉妒,后母受不了同一个家庭中各成员在存在时间上的先

12、后差异。嫉妒蔓延出来,她便会产生分别心,对前夫人的孩子冷漠,对自己的孩子溺爱,对整个家庭不负责任,对所有的这些不公平毫不感觉愧疚,麻木不仁。所以说,嫉妒心是捆缚善良心性的绳索,做好人,切记要破除这一迷障。后母给我们一个对待孩子问题上的启示是:对孩子要爱,要以教育的态度去谨严地爱,不能与孩子结怨,更不能对他不公。让我们想想,假若后母遇的不是闵损这样的好孩子,那她可能会遭遇一些危险。咱看看现在社会里的孩子,父母对他好他还不满足,还会生怨愤会记恨,别说母亲对他这样了。后母老说谎,不真实,那我们说谎言的危害大不大?我们平时能不能说谎?这很重要的,我们看后母最后能包住纸里的火吗?不能。谎言是很难掩饰的过

13、失,一个谎言要用成百个谎言去弥补,而且越补破绽越多。做人要真实诚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干坏事就不必要扯谎了。后母虽然对闵损很过分,但她对自己的俩孩子还是非常不错的。后来俩孩子在父亲面前天真地抖出了芦苇絮的事,可见这俩孩子是诚实的,从而也可推断出这位后母并没把她的不好的品行教给孩子。而且孩子吃苹果时,后母并没吃,可见她心中是有爱的,只是偏心眼罢了。但为人之母,必须要谨慎自己的言行,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在童蒙阶段,父母就是一辆前行在道德路上的车子里的司机,孩子就是车里的乘客,司机把握错误了方向,乘客自然就会顺着错误。我们看历史上闵损的成就是非常大的,而他的两个弟弟却无所闻名,这不能不考虑他们所受母教差异的嫌疑。其实动漫中许多人物都有他们独特的意义,属于他们的不同的看点也正是需要我们琢磨与品习的地方,老师们精心的设计背后都有一颗希冀每位观众都能从中受益的存心,这就要我们拓开心量发散思维,找各种各样的角度、方式去理解去挖掘,然后才会学的充实学的圆满。字数:4036 7月9日1毕 (撰稿:王文付)东联集团文稿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