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97843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习要求,掌握COPD的定义; 掌握COPD的诊断、肺功能?X线特点; 了解慢支发展为肺气肿的过程及病理变化特点; 熟悉COPD的治疗原则。,主要内容,COPD概况 定义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和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情分级 治疗 预防,COPD概况,1985-1995年间,美国因COPD就医的人数从930万上升到1600万。 1995年因COPD住院的人数估计为50万,医疗费用估计达到147亿美元。,COPD概况,在美国,COPD是第四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疾病、癌症和脑血管疾病)。 2000年,WHO估计全世界有274万人死于COPD。 1990年,COPD在

2、疾病造成的负担中位居第12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第五位。,0,0.5,1.0,1.5,2.0,2.5,3.0,1965年相对比例,1965 - 1998,1965 - 1998,1965 - 1998,1965 - 1998,1965 - 1998,59%,64%,35%,+163%,7%,冠心病,中风,其他脑血 管病,COPD,所有其 他死因,年龄调整的死亡率百分比变化 1965-1998年美国,中国COPD的流行病学调查,农村,总体,12.1,4.9,7.8,12.7,5.4,8.8,12.4,5.1,8.2,0,2,4,6,8,10,12,14,男性,女性,总体,COPD患病率(%)

3、,*,#,男性vs女性:P0.01 城市vs农村:P0.01,Zhong et al. AJRCCM, 2007;176:753-760,CODP概况, 流行和死亡情况在近几十年内还会增加 早期诊断困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尽管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但目前已具备能干预COPD的 临床手段 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一定要通过国际 协作努力来逆转这种状况 GOLD(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制定: 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 所(NHLBI)共同发起 目的:1.引起医务人员及广大公

4、众对COPD所带来的严重问 题的重视. 2.制定了COP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策略,通过完善 诊断及管理方法来减少COP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3.推动对COPD的研究。,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主要内容,COPD概况 定义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和病理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病情分级 治疗 预防,COPD的定义,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

5、不良效应,正常,COPD,COPD规范化诊断和治疗,COPD的定义,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 以气流受限为特征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updated 2009),*本定义不应用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术语,并且排除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完全可逆),COPD的定义, 最新的COPD定义强

6、调 COPD是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 COPD主要累及肺,也可以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为战胜COPD 建立信心 采取更积极的态度,COPD是个全身 系统疾病,气流受限, COPD的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性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 FVC 70% 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气流受限,注意 诊断COPD的肺功能中所指的FEV1均为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值 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 / FVC 仍 70%,该点表明即使经过用药治疗后,肺功能仍无法恢复正常,COPD的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 吸烟(焦油、尼古丁、氢氰酸)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空气污染 感染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氧化

7、应激 炎症 其他,病因,吸烟:主动、被动(婴幼儿)及我国的特殊性 慢支患病率吸烟比不吸烟者高2-8倍 焦油、尼古丁、氢氰酸: 损伤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退 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气道净化能力减退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易继发感染;刺激粘膜下感受器,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支气管收缩,气流受限 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不同地区COPD患者吸烟情况,地区 北京 湖北 辽宁,调查 人数 1439 289 292,例数 1043 219 182,% 72.6 75.7 42.3,吸 烟,

8、引自程显声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22:290,吸烟指数与COPD发生率,引自程显声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22:290,吸烟指数 300399 400499 500599 600699 700799 800899 900 合计,总人数 1315 978 685 539 411 334 621 4883,例数 268 253 204 152 158 131 280 1446,% 20.4 25.9 29.8 28.2 38.4 39.2 45.1 29.6,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氯气,损伤气道粘膜 和其细胞毒作用,纤毛 清除功能,粘液分泌,细菌感染,环境污染,COPD发病机

9、制,炎症机制 胆碱能神经张力增高 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系统失衡,发病机制-炎症,COPD中的炎症细胞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 上皮细胞,参与COPD的炎症介质 趋化因子: LTB4:吸引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 IL-8: 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致炎因子: TNF-,IL-6:放大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诱导小气道纤维化,发病机制-氧化应激反应,香烟烟雾和其他吸入颗粒能产生氧化物 COPD患者呼出气浓缩物,痰,血中氧化应激的标志物增加 COPD患者内源性抗氧化物产生下降 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对肺组织的不利影响 激活炎症因子 使抗蛋白

10、酶系统失活 刺激粘液高分泌 导致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活性下降,黏液分泌增多,NF-B,IL-8,中性粒细募集,TNF-,血浆漏出,支气管狭窄,异前列腺素,抗氧化剂,Vitamins C and E,N-acetyl cysteine,Glutathione analogues,Nitrones (spin trap),O2-, H202 OH., ONOO-,抗蛋白酶,SLPI,1-AT,蛋白酶,COPD的氧化应激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COPD患者肺组织中分解结缔组织的蛋白酶和 对抗此作用的抗蛋白酶之间存在失衡 弹性蛋白是肺实质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蛋白 酶引起弹性蛋白破坏,是导致肺气肿的重

11、要原因,并且是不可逆的,发病机制-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主要内容,COPD概况 定义和发病机制 病理和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情分级 治疗 预防,COPD 的病理改变,包括 4 个部分: 中心气道(内径 2 mm的软骨气道) 外周气道(内径 2 mm的无软骨气道) 肺实质 肺血管,病理改变,中央气道 炎症为主 周围气道 重塑为主 肺 实 质 小叶中央性肺气肿为主 肺 血 管 炎症、损害、重塑,中心气道:支气管腺体肥大和杯状细胞化生,气道上皮鳞状化生,纤毛缺失和纤毛功能障碍,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 外周气道:改变和中心气道类似,随着病情进展,气道壁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终

12、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异常扩张,形成肺气肿。 肺实质:肺泡附着减少,加重外周气道的塌陷 疾病早期,肺血管管壁增厚、内皮功能障碍。逐渐出现血管壁平滑肌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 病程晚期,有胶原沉积和毛细血管床破坏,最后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黏液腺增生,杯状细胞增生,黏液过渡分泌,痰液中性粒细胞,上皮鳞状化生,巨噬细胞,无基底膜增厚,气道平滑肌增生不明显, CD8+ 淋巴细胞,Source: Peter J. Barnes, MD,中央气道(气管、内径2 mm的支气管) 炎症细胞:巨噬细胞、CD8+T淋巴细胞 结构变化:杯状细胞、粘液腺增大、鳞状上皮化生,COPD大气道的病理改变,病理学(Patho

13、logy),电镜下正常气道粘膜表面的纤毛,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粘膜的纤毛改变,肺泡附着破坏,腔内炎性渗出,支气管周围纤维化,淋巴滤泡,气管壁增厚伴炎性细胞浸润,Source: Peter J. Barnes, MD,COPD小气道病理改变,外周气道(内径CD 4+) 纤维母细胞 结构变化: 气道壁增厚,支气管周围纤维化 气道腔炎性渗出,气道狭窄,病理学(Pathology),病理学(Pathology),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支气管粘膜内炎性细胞浸润 支气管粘液腺体增生 支气管粘膜毛细血管充血,病理改变,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变化 肺气肿病理变化 小叶中央型: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管腔狭

14、窄,远端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囊装扩张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 全小叶型: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引起所属终末肺组织即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扩张,气肿囊腔较小,遍布肺小叶内 混合型:两型同时存在一个肺内,肺泡壁破坏,弹性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床减少, 炎性细胞 巨噬细胞, CD8+ 淋巴细胞,Source: Peter J. Barnes, MD,COPD 的肺实质改变,病理学(Pathology),镜下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形成大泡,弹力纤维网破坏 ,如同破损的渔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内膜增生,平滑肌增生, 炎性细胞 巨噬细胞, CD8+ 淋巴细胞),Source: Peter

15、 J. Barnes, MD,COPD的肺动脉病理改变,肺血管 炎症细胞: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结构变化:内膜增厚 平滑肌增生,慢 性 缺 氧,肺 血 管 收 缩,肌肉去极化 内膜增生 纤维化 闭塞,肺 动 脉 高 压,肺 心 病,死亡,水肿,Source: Peter J. Barnes, MD,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COPD的病理生理,气流受限和气体陷闭,气体交换异常,粘液高分泌,肺动脉高压,COPD,(1)粘液过度分泌和纤毛功能障碍: COPD 首发生理学异常 粘液过度分泌原因:粘液腺肥大、分泌增加, 纤毛功能障碍是由于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炎症,气流受限,病理生理,小气道疾病 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肺实质破坏 肺泡牵拉作用消失 弹性回缩力下降,(2) 气流受限和过度充气: -呼气气流受限(不可逆气流受限)是典型生理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