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094107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列论文第一】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福建省厦门一中苏宁峰【作者简介】苏宁峰,任职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中语文组,高级教师。在职教育硕士。厦门市专家型教师,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任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首任秘书。【摘要】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中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题景命名徒具其形,不得真味。主因在于编写者对故都的秋意趣与文理的解读与把握上出现失焦失法的错误。故都的秋的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则当据此经纬理顺文意与文理。在此基础上,才能“以大观小”,逐个品评景名得失。从而更好地达成文学审美教育的目标。【关键词】题景命名意趣文理文学审美教育【正文】一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作于1

2、934年的行旅散文的传统名篇,其文体物玩味,造境写心,遥想深沉,文韵丰永。深具审美教育的价值,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编选在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其文主体部分由五种景况构成。对于这五种景况,人教社在其与教材相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二)中题命的“景名”分别是: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对此题景命名,我以为是徒具其形,不得真味的。表面上看,这五种“景名”都具有了四字格的整齐格式,个别“景名”或还有些许如“落蕊”般细微的诗意,然而这并不能掩饰教参编写者在对文本意脉领略上的涣散芜杂之失。

3、每个“景名”意象叠现,看似热闹,实则缭乱。而缭乱之失,主因在于失焦。因为失焦,丧失了对文本意脉的整体把握能力,只好对每个写景文段逐个题拟命名。而这种作法的后果是:五种景名因不得神摄,则易题拟失当;割裂联系逐个题拟,则又使景名之间俱失连络感与整体感。编写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读,其情势状态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处于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因而在“领略”上是“不合适”的。题景命名之于文本,有如题名之于匾额,之于园林,均是添采尽雅之事。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当大观园告竣时,贾珍来请贾政拟题匾额、对联时,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

4、能生色。”与此意互证生发的还有当代著名园林美学家金学智先生的一句评点:“没有题名序列的园林,在精神的领域里只具有散文的结构,而有了规整性优秀题名序列的园林则具有了诗的结构。”对于写景状物的文学文本而言,精彩的题景命名就是一种富于直觉美感的视觉创造,它有如指向美的路标,为学习者提供理解与把握文本意蕴的线索,指示着他们的阅读注意;而它提纯产生的过程本身就又是一种涵咏和提升美感的示范,极富于审美的教学价值;而它创造性的美的气质甚至于使它具有了一种可以与原作之美相互映照互相生发的独立价值,其美感直有如温庭筠在菩萨蛮一词中所写的那样:“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至于题景命名的基本法则,我们倒可以从中国山

5、水画法中得到启示。宋代李成在作画时,从下往上“仰画飞檐”,沈括便批评他不知“山水之法”:“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沈括所说的“山水之法”指的是“以大观小”:登高望远,自高观下,则视野开阔,境界壮大,山溪河谷,远近层次,“重重悉见”;而且其间隐没曲折,呼应连络,“自有妙理”。阐发一下。“山水之法”提倡的艺术辩证法则是:从全体来看部分。全体之于部分,首先

6、是规约、限定,这正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特质之一:失于全体规范的部分,则必失全体之“真”;失于全体观照的部分,也必失全体之“焦”。其次是赋予、生成。全体提供给部分以参照的背景,定位的秩序,连络的线索;以意味的酿造,以美感的生成。文艺之理互可阐发。文学作品中的题景命名也应首先把握全篇的意脉与文理。意脉就像是主旋律,它的调性渗透在每一个文字之中,让每个文字在聚集与连络之中都成为富有艺术气质的音符。而文理则本身便是意脉在结构上所呈现的可见的秩序形态,通过它,我们便可找寻到通往意脉的轨道与阶梯。教学用书二中对于故都的秋的“景名”的题拟之失也正在于此。它不是“以大观小”而是“以小观小”,各个景界之间互不连络,

7、节奏不协,气韵不生,其情景正像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随后说的一句:“便拟出来,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栁园亭因而减色,转没意思。”二欲求教学用书二中对“景名”如此题拟的原因,当推源至编写者对于故都的秋一文的意趣与文理的认识与把握。上面说过,文理是意脉在结构上呈现出的可见的秩序形态,那么,我们就沿波讨源,引用它对文理结构的解说部分来分析推求。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

8、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为了以下阅读与分析的便利,我们依照这引述的部分,将其编写者勾勒的文理结构以直观的图式表列如下:故都的秋文章结构简图故开头(12段):北南对比,表达向往。都主“清”:清秋景色一体“静”:清秋景色二的部“悲凉”:清秋景色三秋分议论(12段):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结尾(1314段):呼应开篇。北南对比,表达向往。这段引述与这张表面圆融的图表中潜藏着的问题是很多的:(1)引述中说是按照“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清秋景色”的五种景况,但对于这五种景况与“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的对应分属情况却并未明确。尽管如此,我们依其话语逻辑仍可推定,位列于最后的“胜日秋果”肯定是分属于“悲凉

9、”的层次。但这恰是最不可信的。较之于前面四种景况,“胜日秋果”中无论是作者的心相还是所呈现景物的色调,都正是五种景况中写得最为温热的画面。那么,将“胜日秋果”归属于“悲凉”的层次又如何让人信服接受呢?(2)众所周知,在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中,作为其心相以及其外化为景物情相的“清”“静”与“悲凉”又如何能够如此简单截然地予以离断区隔开来,做到“三个层次”“逐一”地描绘呢?比如在序列一的“清晨静观”的片断里,透过他在清秋院子里的默然静对,我们不是能同时看到其所写之景的“清”与“静”吗?而其“清”“静”景象难道不正是作者“悲凉”的心境所创造的画境?(3)若深入文境,再细推文理,则

10、又有疑如下:第12段的“议论”是“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那么第13段的“南国之秋”难道不也是通过对比“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吗?第12、13两段其结构形态是同型构的:都是将“北国之秋”置放在参照物的背景前,进行比较,从而达成其“凸显”深化“北国之秋”的浮雕般的表达效果与阅读效果。而细察其所不同者则当更加让人进一步坚信第12、13两段在表意与结构功能上是互相映照的不可分离的一个表意整体。其所不同者是:第12段,作者侧重于将“北国之秋”置放于由古代与外国作家所形成的文学的“历史时间”中进行比较开拓;而第13段,作者则侧重于将“北国之秋”置放于“南国之秋”这特定地域的“空间背景”前进行比较蕴蓄。正是这

11、两段着意的含孕蓄势正如水库的蓄水,既拓广文境,深化文韵,又造成文情上的高峡平湖之势,开闸而出,必是深情流泄,丰沛厚实。引来其后一段“现场体验”一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这“北国的秋”的挚爱是值得以生命相交换的!如此众多的疑问对编写者的结构分析的稳惬合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须再翻入一层,我们才更可以看到在这背后造成如此判断的真正原因。根据以上的图表,我们发现,其结构形态是指意于首尾处的“表达向往”的。也就是说,编写者所体会到的仅仅是浮泛在文字表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与热爱。因此可以理解,正是这种认识决定性地“框

12、定”出了上面的结构图表。这种“框定”的判断在现行教参的教学指导中大量存活着,因为它需要的只是肤浅的阅读与机械的预定。在这种“框定”的认识视野里,经典名篇故都的秋也就相应地肤浅化为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因此,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在教学用书二中,故都的秋的“秋”之味、“故都”之味,以及深蕴在其中的作者的“性情之味”全都丧失殆尽,全无审美之意趣。编写者求义而不求意,则意昧义昏;解义而不解味,则意味两失。意趣把握之失导致文理抵牾难通。其于当前文学审美教育的反讽意味之深长,亦可赏玩。三其实,只要熟读,深抉文心,会心自然不远:作者立意“赏玩”,以“趣味”为旨归昭然可见。作者在首段就拈出个“饱尝”,在第二段中就又

13、更干脆地直陈“南国之秋”之味、色、意境与姿态都“赏玩”不到十足。其后造境写心,直接“赏玩”,只是其“赏玩”的方式异于常人但注意,也正是从这里,我们感到了其传统文人的雅赏的趣味他的“赏玩”方式在第三段、第四段中表现为“静对”:秋院“静对”清景,“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静对”落蕊丝纹,“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其所“赏玩”者为秋之“幽寂”;而在第五至第十一段中则表现为“冥想”离开具体的秋院,他的心进入到了“遥想”的然而更加深冥的心灵世界和经验世界中去“赏玩”:秋虫残声、秋雨闲韵,秋果佳日。其所“赏玩”者为秋之“幽闲”。至此,“赏玩”仍觉不足,则不觉评之、鉴之、品之,故而其后则议论纵横,遥接历史时空,以

14、遣其“赏玩”之兴;既尽处又拈来“南国之秋”作比,尽衬“北国之秋”的地域风味之深永。文势奔涌至此,最后文情化为深深的挚爱喟叹:愿折寿命以换北国之秋。如此可见,其“赏玩”的文脉纵贯全文:尝秋赏秋评秋品秋眷秋。然分析至此,仍有未尽意。需以经纬线来作比说明:若说“赏玩”是横贯首尾的经线,那么其赏玩的对象“秋”则当是密织的纬线。若熟读郁达夫的文集,很容易发现,他十分赏爱“秋”。“秋”于他是一个寄意深厚的文学意象。此当另文解读。就故都的秋一文来说,哪怕是文字的缝隙里都可谓“秋意”纵横淋漓:秋院秋晨秋空秋树秋草秋花秋虫秋雨秋人秋果。浓郁如此,才可谓“郁”达矣!至此,不妨以此“赏玩”与“秋”为纵横意脉来编织一张文理结构图,我们也来“赏玩”一下:故都的秋文章结构简图(苏宁峰版)故开篇(12段):尝秋主秋晨写意(清晨秋意)赏秋(311段)秋蕊丝纹(落蕊秋纹)都体秋蝉残声(故都秋声)的秋雨歧韵(斜桥秋韵)部秋果佳日鉴秋(1213段)评秋秋分品秋结篇(14段):眷秋需要补注说明的是:第十二、十三段中的“评”与“品”统归于“鉴”,以在整体理解上保持与前面之“赏”的文意联系,“鉴”正是“赏”的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