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9274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绿资源调查架构之研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國綠資源調查架構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王 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委託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辦理,全國自然環境調查(綠資源調查) 認識台灣 綠資源調查指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含大氣(氣圈)、水資源(水圈)、土地資源(地質及土壤,岩石圈)及生物(生物圈)調查等。,圖 1 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的範疇,調查、規劃、決策與執行間 的相互關係圖,他山之石:日本全國自然環境調查 全國自然環境調查項目(1973-1997),摘 要 定義及範疇 綠資源調查指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含大氣(氣圈)、水資源(水圈)、土地資源(地質及土壤,岩石圈)及生物(生物圈)調查等。 目的 綠資源調查是為了建立全

2、國自然環境(及資源)基本資料庫,並監測自然環境之變化,據以更新資料庫。前述資料供給自然保育及利用規劃者及決策者所需的基礎資料及資訊,並據以訂定相關政策及計畫。調查成果應善用政府資訊管道提供國民查閱,以利民眾採取適當的明智抉擇。 架構發展 本研究回顧國內現況,並收集各相關單位意見,綜結出今後發展之需求概 況。唯因各相關機關多半欠缺成熟之中、長期基本資料調查計畫,因此仍待本架構建立後,方能邀請各單位共同研提整體性綠資源調查計畫。 國家重大建設計畫(挑戰2008國建計畫)之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數位台灣計畫及水與綠建設計畫宜納入綠資源調查計畫相關項目,儘速彌補以往忽略國土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跳躍推

3、動地理資訊系統之缺點。尤需警惕,在欠缺調查資料及更新調查資料狀況下,地理資訊系統仿彿建立在沙灘上的房屋,必將因為失去基礎支撐,而流失於茫茫大海之中。地理資訊系統中國土基本資料之建置更屬政府公部門之職責,絕無推諉空間,因為一日不建終年懺悔。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宜列為重大且迫切之國家重大基礎建設項目。國土資訊系統建立期間,宜同步發展知識庫,開發決策支援系統,積極利用。否則,純屬好看而已。 本研究也回顧了綠資源調查的國內外案例及主要調查方法,可作為國內推動綠資源調查的重要借鏡。地景生態原理以及生態系經營管理理論已逐漸被應用在土地使用計畫及環境規劃上。唯因時間不長,成功的例子不多。不過,在國土規劃及

4、各層級環境規劃上採用地景生態原理及生態系經營管理的理論,確定可以引導更理性、更明智、更迎合時代需求(參與式規劃)之整體性(integrated)規劃。因此在綠資源調查基礎上,採用地景生態原理及生態系經營管理理論引導土地利用規劃,是可喜的方向。,綠資源之定義 一、從土地覆蓋( land cover)的角度來看: 綠色植被覆蓋的地面,可藉由衛星影像及航空照片判釋獲得資料(林務局航測所及中央大學太空遙測研究中心,2002。綠資源NDVI調查計畫)。 二、從土地使用(land use)的角度來看: 即開放空間。指凡未被建築物或特定土地使用(農、工、商、礦、服務業等)佔據的土地,可供公眾休憩、育樂者稱之

5、。對土地使用規劃者來說,即指公園綠地或開放空間。內政部營建署於民國八十八年八月研擬公園綠地法草案及全國公園綠地發展綱領。 三、從國土規劃歷史經驗的角度來看: 綠資源調查一詞來自日本環境廳(1973)的自然環境保全基礎調查(綠之國勢調查)。調查目的是為了建立全國自然環境現況資料庫,並監測其變化。日本環境廳自1973年起,大約每隔5年辦理一次。前述資料供給自然保育決策者所需的基礎資料與資訊。調查成果已出版,上網並提供民眾查閱。 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對綠資源的定義不同,主要是強調的自然或人為使用屬性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以在實質規劃時,視需要再逐項調整補充。,國內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現況 一、進

6、行中的計畫與已完成的相關主要成果 二、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行政組織及調查單位架構 三、國土資訊系統建置成果 四、使用衛星影像及航空照片調查土地覆蓋及土地使用的成果 五、環境敏感地調查成果 六、公園綠地調查成果,圖 2 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及相關組織,國內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現況 1.內政部國土計畫法草案(47條),2.內政部國土資訊諮詢系統(http:/ngis.moi.gov.tw) 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分組(http:/ngis.moea.gov.tw) 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http:/ngis.zo.ntu.edu.tw) 3財政部臺灣地區綠色國民所得帳試編 (http:/www.

7、dgbas.gov.tw/dgbas01/93xdoc/93-c06.htm 4.內政部市鄉局研擬國土資訊系統及國土調查分析應用實施辦法(草 案) (內政部營建署,2002) 5.內政部營建署區域及都市計畫資料庫(http:/www.cpami.gov.tw) 國土空間規劃資料庫建置計畫 6.內政部營建署公園綠地計畫 7.內政部地政司(http:/www.land.moi.gov.tw) 8.行政院經建會(http:/www.cepd.gov.tw)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選擇規劃及建設、公用事業、交通、公共 衛生、住宅、環境品質、大眾秩序與安全、教育文化、地方財政、家 庭收支與設備、就業及人

8、口等資料項目。,9.行政院環保署(http:/www.epa.gov.tw) 中華民國年環境白皮書 環境敏感區位及特定目的區位查詢系統 (http:/kitty.epa.gov.tw/epa90-1/sys/begin.htm) 10.行政院農委會 農委會自然資源及生態基本資料庫(http:/ngis.zo.ntu.edu.tw) 農委會林務局台灣生物資源資料庫中心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生物資源調查資料庫管理系統 (http:/ www.coa.gov.tw/external/preserve/preserve/db_web/index.htm) 林務局森林資源調查 ( http:/ww

9、w.forest.gov.tw/web/case/case_main_03.htm )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生物資源調查資料庫管理系統 (http:/ www.coa.gov.tw/erternal/preserve/preserve/db_web/index.htm) 農試所、林試所、水保局土壤調查計畫 (http:/www.tari.gov.tw)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農林航測所綠資源NDVI調查計畫 11.經濟部 經濟部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共享網站 (http:/ngis.moea.gov.tw/Nation01.asp) 水利署國土資訊系統:水文水資源資料管理供應系統 (ht

10、tp:/gweb.wra.gov.tw/wrweb) 經濟部地質調查所 地質資料整合查訊系統 (http:/gis.moeacgs.gov.tw/GBS88-1)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moeacgs.gov.tw/geomain.asp)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工程地質勘探資料庫網際網路查詢系統 (http:/national.moeacgs.gov.tw/geomap_web) 地質法草案,地質資料管理辦法 全國地質調查實施方案 (2002.8.14) 12.國土資訊系統相關的調查計畫 土石流防災與應變作業 台灣農地資源資訊系統 國土利用監測計畫 自然環境資料

11、庫整合供應系統之規劃與發展,水資源管理 全島航攝計畫與航攝資料庫之建置 土壤資料庫建置與土壤保育 國家公園管理與地理資訊的應用 14.事業主管機關及機構已提送或執行中的調查計畫,茲列舉如下:,需求分析與架構原則 一、已進行的整合性計畫 二、欠缺統一性的國家標準 三、以第四次森林調查作為先期計畫 四、委外辦理調查與品質掌控 五、欠缺專業化 六、變遷偵測 七、設立行政法人 八、培養專業人才 九、調查機關定位需明確 十、調查技術與國際接軌 十一、善用新科技(遙測、GIS與電腦科技) 十二、充實自然環境(及資源)資料庫 十三、推廣環保署的調查經驗 十四、調查方式委外或自行辦理 十五、調查機關業務轉型

12、十六、出版品傳承經驗 十七、調查成果展示 十八、整合相關調查機關 十九、小結 二十、建議架構,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需求,主要有下述七項: (一)依國土計畫法草案47條所需求之調查工作 ; (二)依財政部綠色國民所得帳所要求之基 本資料; (三)依經建會、主計處及各主管機關編訂統計 要覽、環境白皮書、 區域計 畫統計要覽 等之需求; (四)依據各機關職掌應辦理之調查工作; (五)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之需求; (六)其它環境規劃、開發計畫、防災計畫等之 需求; (七)各機關建立資料庫及國土資訊系統之需要 (例如:內政部國土空間規劃資料庫建置 工作小組所列出之39項圖資)。,綠資源調查推動策略及執行架

13、構 一、計畫 (一)全國性整體調查 目的:辦理全國自然環境及資源整體調查,建立國 土基本資料;並適時更新國土資訊系統,提 供建全的環境規劃基本資料。 策略:成立工作小組,研提綠資源調查(自然環 境 及資源)計畫,並據以編列預算,逐年 辦理。 辦法: 1.國土計畫主管單位成立專案辦理全國綠 資源調查計畫。 2.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相關單位成立工作小組 ,由各機關(機構)指派專人參加,另邀 請學者、專家 數人共同參與。 3.兩年內研提全國綠資源調查計畫;並邀 請氣圈、水圈、岩石圈、生 物圈相關機關(機構)分別研提計畫。,(二)、事業主管單位中長程調查計畫 目的:各業務主管機關衡量多元需求(如:國土

14、計畫、綠色國民所得帳、國土資訊系統等 ),分別研提專業領域之自然環境及資 源中長期調查計畫,逐步建立完整健全 之資訊系統,並適時更新。 策略:在中央政府政策及計畫支持下,各機關調 整調查業務之組織、人力及經費配額,強 化作業能力。能力建置(capacity building )列為工作重點。各機關自行辦理中長程 調查計畫,建立資訊系統。 辦法:鼓勵各事業主管單位強化調查業務,並確 立調查工作項目、人力、經費。並由中央 國土計畫機關定期督導。,事業主管機關及機構已提送或執行中的調查計畫,茲列舉如下:,(三)、專案性調查 目的:大型建設常需環境調查,環境影響評估也 要求多項調查,但似無相關標準作業

15、規範 。可藉由大型計畫之前期整體調查建立整 體調查(Integrated Suvery)之新範型。 策略:指定政府重大建設(例如:交通建設或工 業區建設)應辦理環境及資源調查。 在核定計畫前,從嚴審查。 辦法:要求各事業主管單位訂定環境及資源調 查規範。要求所屬大型計畫必須辦理上 述調查。,二、人力 由於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需要:(1)具備專業背景及訓練;(2)長期工作經驗;(3)承擔野外工作的辛勞與艱辛;(4)調查成果滿足規劃需求,但較不被學術社群接受為研究成果,因此調查人員之成果被認為較欠缺學術價值;(5)調查成果常受基本圖比例尺、精度及時間性限制,不易滿足使用者之需求。 因此調查機關、

16、調查人員與調查工作等都呈現萎縮現象,不僅欠缺政策性支持,在社會上的能見度也偏低。上述現象危及國土自然環境(及資源)規劃利用的根基,急待政府主管部門正視此問題的嚴重性,並提出積極性方案。在政府組織再造過程中,務必深入探討調查規劃決策系統中,位於基礎的調查系統在國土環境資源調查、國土規劃與政策形成過程中的角色,關注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相關機關在政府組織中的定位問題,從政策面維護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的健全完整! 為了鞏固國家在自然環境(及資源)方面的調查能力,並充實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專業人員,各級自然(及資源)調查機關應與各級學校的相關科系建立伙伴關係,提供教學及研究經費,培育及養成人員。並可藉由參與國科會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的方式,提升大學生投入調查專業的機會,或提供各類實習機會,引導優秀的大學生參與調查工作。,三、組織 自然環境(及資源)調查工作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