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4090988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74739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反馈练习试卷 2016.12注意事项:1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2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在答题卷首。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B水加热成为水蒸气C玉米发酵制成酒精D铝块压制成铝箔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少量液体 B过滤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加入块状固体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2、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5、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乘坐公交车时,不携带鞭炮 B电器起火时,用水扑灭 C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 D厨房燃气灶漏气时,应关闭阀门,打开窗户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O2) B水(H2O) C乙醇(C2H6O) D氯化钴(CoCl2)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 该粒子是阳离子 D. 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8、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主题是“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

3、境”,聚焦工业、城镇污水处理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等重点。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 A. 大力宣传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 餐馆洗菜、洗碗水直接排入马路上的雨水窨井 C.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 D. 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减少围网养殖9、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BSO3CSO2DCO10、绿茶中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下

4、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属于化合物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g 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11、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二氧化碳和氧气澄清石灰水燃着的木条B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加明矾搅拌C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闻气味D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观察颜色13、小远整理了一些化学知识: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最外层电子为8的

5、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15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680000反应后质量/g0054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

6、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二、(本大题共4小题,除最后一问2分,其余每空1分,共35分)16、(1)右图是某品牌牙膏标签的部分内容,请用化学用语填空:磷元素的符号 ; 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硝酸根离子 ;2个氧原子 。BA(2)、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

7、程式为_;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A B C D E F(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为 。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结果未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

8、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2Cu+O2=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填字母)。A收集到更多的0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装置I中的现象是_。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填“K”、“L”或“M”)。装置H的作用是_。18、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

9、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二氧化碳分离、浓缩水氢气光、催化剂或电解复合催化剂液化石油 气、汽油、甲醇等二氧化碳等燃烧机动车尾气(1)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产生的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H2SO4)的缘故。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

10、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A甲醇(CH4O) B甲醛(CH2O)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这样做有利于 。19、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CO;CO2;_【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成立(2)若猜想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_m2(填“”、“”或“=”)【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11、表: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成立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反应方程式为 原因二: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反应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定量分析】6克碳与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石灰水吸收,可得到沉淀多少克?九年级化学反馈练习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