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0717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少先队礼仪王延风第六次全国少代会强调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要特别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对此,我们需要明确两个要点:一. 少先队组织意识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基础。“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排序,对于我们少先队工作者而言,应该是“队、团、党组织意识衔接” 。因为,这三个层级的衔接,必须以“少先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为基础。当“少先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得到有效实施与普及,那么,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少先队的血脉关系,便可深入童心,对今后的团、队衔接和党、团衔接便做好了扎实的准备。所以,少先队组织意识是党、团、队组织

2、意识衔接的基础。二少先队组织文化的熏陶,是培养朴素感情的重要途径。全国六少要求我们:“在正面灌输中培养朴素感情;在文化熏陶中培养朴素感情;在实践体验中培养朴素感情;在分析对比中培养朴素感情。”其中,在少先队组织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坚持少先队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之一。今天,我们研究“少先队礼仪” ,因为它是最凸显少先队组织特质的文化要素,更因为规范的、常态的“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与以上两个要点息息相关,是增强少先队组织意识、培养朴素感情非常有效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学校少先队在进行“少先队礼仪”建设时,注重其文化内涵有所不足。因此,我们在实施少先队礼仪规

3、范化的同时,必须深刻理解并充分发挥少先队礼仪文化的特定功能。第一节 少先队礼仪的性质及其文化价值一少先队礼仪的性质“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最凸显少先队组织特质的文化要素;是少先队组织教育所特有的必备内容;是每个队员和辅导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二少先队礼仪的文化价值(一)少先队礼仪横跨少先队组织全部文化层面1.少先队礼仪含有“少先队物态文化层”元素。少先队组织用品:队旗、队徽、红领巾、队干部标志、队服;少先队组织环境:小队、中队、大队建制。这些物质载体是少先队的物态文化,也是少先队文化的象征物。少先队礼仪用品的象征意义,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 2.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制度文化层”

4、的重要组成。 队章对于队旗、队徽、队歌、标志、队礼、呼号、入队誓词进行了规定;庄严的少先队活动基本仪式已被固化,成为少先队制度。少先队制度文化层,集中体现了少先队文化2的规范性,把少先队所倡导的文化理念,通过固化的少先队礼仪,对队员以约束、导向。在少先队制度文化建设中,少先队礼仪规范化必须首当其冲。3.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少先队礼仪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通过严整的队容、庄重的仪式、良好的姿态、标准的动作,将从队章中得到的认识体现于行为。少先队礼仪规范着少先队员和辅导员的行为,逐步养成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行为昭示形象。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行为文化层面上不可或缺的要

5、素,展示了少先队的良好形象。4.少先队礼仪昭示着“少先队精神文化层”的内涵。在规范的少先队礼仪教育、训练、运用的过程中,所有礼仪用品、仪式制度等,都渗透着少先队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传达着组织意识、组织精神。身处规范的少先队礼仪氛围之中,等于是在少先队精神文化层面上,接受少先队价值观、少先队精神、少先队道德等的洗礼。(二)少先队礼仪的特定功能体现少先队组织文化的功能1.少先队礼仪的导向功能:少先队组织统一的标志、昂扬的身姿、严整的队容、庄严的敬礼、耀眼的队旗、雄壮的鼓号、嘹亮的队歌、振奋的呼号,一次次强烈地叩击、感染少先队员们的心灵,引领队员从形象思维开始,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少

6、先队组织的价值观念。2.少先队礼仪的约束功能:少先队礼仪的所有元素,对队员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规范、约束作用。这是来自少先队礼仪弥漫的组织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的软约束。这种氛围会造成强大的使队员行为从众的团队心理动力,使少先队员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自我控制。3.少先队礼仪的激励功能:少先队规范、庄严、隆重的仪式,感染着队员们的情感,大家感到骄傲和光荣。这些感觉,必然会转化为对自己组织的尊重和热爱。少先队组织文化氛围具有使队员从内心产生高昂情绪和进取精神的效应,能够激发队员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4.少先队礼仪的凝聚功能:组织的光荣感、集体的荣誉感,在礼仪氛围中不断强化。集体荣誉感产生强大向心力,

7、大家同心同德,逐渐形成高度的组织意识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少先队文化氛围中,当少先队的价值观被队员共同认可,组织文化便成为粘合剂,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5.少先队礼仪的辐射功能:红领巾、队旗、队礼、队歌、少先队鼓号等形成少先队的形象。显示出少先队员爱国主义精神和昂扬向上的风貌,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少先队组织文化的传播,不但对树立少先队组织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帮助,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二节 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内容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明确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的思路,这就是:辅导员熟知少先队礼仪的文化内涵并规范地掌握少先队礼仪技能指导学校少先队开展队礼仪教育与训练活动,

8、以此优化少先队组织文化感染功能达到在少先队礼仪文化氛围中增强队员组织意识、培养队员朴素感情的目的。在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这种动静结合的礼仪文化氛围中,少先3队员获得感染。感染:感感觉、情感;染着色、接受。是目染、耳濡、身行、脑思的过程。少先队员经历这样的过程,渐渐确立少先队组织意识,逐步产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在此必须强调:少先队礼仪的感染力,来源于少先队礼仪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少先队标志:红领巾、队干部标志、队旗、队徽、队服、队歌;二.少先队礼节:队员敬礼、队旗敬礼;三.少先队仪式:列队、整队与报告、出旗与退旗、鼓号演奏、唱队歌、呼

9、号、主持。一少先队特有标志队旗、队徽、红领巾、队干部标志、队服及队歌,是少先队组织必备的特有标志,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少先队标志形象生动,不仅是少先队与其他儿童组织相区别的显性特征,更是润透了少先队深厚文化内涵的固化载体,体现了少先队的组织理念和价值取向。少年儿童喜闻乐见,日久天长耳濡目染,感染着少先队员的感情。(一)红领巾的意义、规格与佩带1红领巾的意义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我们需要注意红领巾的象征意义与感染作用: 红领巾红旗一角。感染队员见物生情:学领巾飘

10、胸前,五旗在心中;习先锋榜样。(1)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我国标志性红旗:中国共产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旗、中国少先队旗。因此,我们引领孩子们认识并佩带“红旗一角”的过程中,需要达到“领巾飘胸前,五旗在心间”的教育效果。这其中,渗透着爱党、爱国朴素感情的熏陶,渗透着党、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 (2)红领巾的红色表示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必须让少先队员们懂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进行红领巾教育时,需要与“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名教育紧密结合,为队员树立献出宝贵生命的先锋人物的榜样形象,使少先队员时时想到革命先烈

11、的牺牲精神,使队员懂得以“先锋”命名我们队的意义,为队员树立先锋人物的榜样形象,从小学习先锋的榜样。总之,通过红领巾使少先队员感受红旗一角的荣誉,铭记革命先烈的精神。2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 100 厘米,腰长 60 厘米;大号:底长 120 厘米,腰长 72 厘米。43佩带红领巾的方法请注意:红领巾佩带之前不要折叠。因为红领巾是少年儿童的用品,佩带起来要活泼、漂亮,而不应呆板,不应将红领巾戴成“红领带” 。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将红领巾披在肩上,两小角捋于胸前,左、右手各捏一角,两尖对齐。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

12、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交叉点靠近领口) ;底尖转一圈(将被压在底下的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左角随之垂直) ;岔上拉底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的上方拉出右角,右角此时形成圈) ;底尖穿过圈(将右角从圈中向下穿出,抽紧) 。【此处应有佩戴红领巾分解动作的图片】4. 佩带红领巾训练注意佩带红领巾训练的过程,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1)确佩带红领巾,属全员训练项目。是少先队礼仪教育训练中,首个将队章得到的认识通过动作训练予以固化的内容。(2)对每中队选派小教练进行规范训练,小教练对全中队进行训练。之后,日常练习下放到小队。验收小队练习情况。5少先队员按规定佩带红领巾队章规定每个队员都应该佩

13、带和爱护红领巾。队员佩带红领巾是珍惜少先队员的荣誉、热爱自己组织的表现。因此,少先队员平时都应佩带红领巾,保持红领巾干净、整洁。小学低、中年级队员佩带小号红领巾,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少先队员佩带大号红领巾。参加体育活动、参加劳动、在家里休息时,可以暂不佩带红领巾。酷暑季节,在大队委员会的统一指令下,可不佩带红领巾,而佩带队徽徽章。但这期间凡是参加少先队集会、活动、举行仪式,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还都必须佩带红领巾。6辅导员要经常佩带红领巾红领巾是少先队辅导员角色身份的标志,也是区别于其他教师的体现。因此,凡是少先队的正式场合,如:少先队进行活动、举行集会、队干部会议、队干部培训时,参加少先队

14、辅导员专业培训或活动时,大、中队辅导员都须佩带红领巾。(二)队干部标志的作用、规格与使用1队长与队委会委员标志的作用请注意队干部标志熏陶作用的要点:队干部标志提醒肩负责任。给别人看、给自己看。提示:端正服务组织的态度、加强模范带头的作用、确立民主集中的作风。少先队大、中、小队干部,都应佩带队干部标志。方寸大小的队干部标志,内涵着少先队组织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1)给自己看的。随时想到自己在队组织中的身份和职责,不断提醒自己5更好地为他人、为组织服务,更好地行使在组织中的权利与义务。(2)给别人看的。主动接受队组织和队员们的监督,发扬民主,模范带头,当好“火车头” 。2队干部标志的式样和规格队

15、干部标志由白底、红杠组成。白底长 7 厘米、宽 6 厘米。红杠长 4 厘米、宽 1 厘米,红杠之间相隔 1 厘米,红杠与白底边缘左右各相距 1 厘米。队干部标志可用布、塑料等材料制作。大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 3 条红杠;中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 2 条红杠;小队长标志是 1 条红杠。【此处应有队干部标志图样】3队干部佩带标志的要求队干部标志应与红领巾或队徽同时佩戴。队干部将标志佩带于左臂。佩带时须注意:标志上沿距肩头一拳;标志朝正左方;红杠要水平。所有队干部要随时把标志带好。每次更换上衣时,都应该认真佩带。请注意:大、中、小队干部佩带标志的要求虽然简单,但也需要给予适当训练、检查。(三)队旗的意义、

16、规格及使用1队旗的意义队旗星星火炬的红旗。激发队集体凝聚力、向心力。少先队集体高举队旗跟党走,为着中国梦勇敢前进。队章第五条指出“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 队旗与党旗、团旗一脉相传。因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党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我们队。大、中队旗是少先队大、中队集体的标志,具有激发队集体凝聚力、向心力的功能。对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我们需要随社会的发展,赋予时代内涵。让少先队员们理解, “红旗”同时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旗帜是先导,它引领着少先队集体前进的方向。2队旗的规格与式样队旗分大队旗与中队旗两种:大队旗长 120 厘米、高 90 厘米,旗中心是黄色五角星和由黄色线条勾勒出的火炬轮廓;【此处应有大队旗图样及错版图样】中队旗长 80 厘米、高 60 厘米,右端剪去高 20 厘米、底宽 60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五角星和火炬位于以 60 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