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66097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况贵州贵阳(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罗方述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五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概况,目 录,三、建设任务,一、建设背景,信息化: 党的十八大: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三项建设任务之一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八项发展任务和五项行动计划之一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之一 国务院九部门文件要求的七项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之一,一、建设背景,二、建设目标,建立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系统全国联网和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建设目标,三、建设任务,重点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基础数据库,形成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和学校的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集层次化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分布式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一)教育基础数据库,学生数据库 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 教师数据库 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

3、信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息等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 包括学校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一)教育基础数据库,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管理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1.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建设(6个) (1)学前教育学生管理系统 (2)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含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4)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5)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2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4、2个) (7)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8)教师管理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3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4个) ( 9 )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 (10)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 (1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 (12)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4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3个) (13) 教育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14)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15)教育决策支持系统 5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5个) (16)涉外管理信息系统 (17)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 (18)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 (19)国家

5、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 (20)纪检与监察管理系统,(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管理门户:建设统一的内部管理门户,集成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面向内部管理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用以访问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处理来自外部门户的业务和服务请求。 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建设统一的外部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设以教育部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服务网站群,实现教育部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单位、学校、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三)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部教育数据中心:在教育部建立中央级教育数据中心,部署和运行中央级教育

6、管理信息系统。 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集中统一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云平台,部署和运行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业务应用服务。,(四)部省两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教育管理数据交换系统,一是建立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体系,形成从学校到县、地市、省和中央的数据逐级上报、交换和共享;二是完成教育部系统和地方、学校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三是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社会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平台由教育部统一开发,在部省两级教育数据中心部署与运行。,(五)数据交换平台,逐步为所有学生建立基于学生

7、全国统一编号和学生数据信息的学生教育卡,终身使用,存储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成长经历、资助信息等,结合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学生、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全方位服务,提供学生在全国范围的转学、升学、升级等业务管理与服务功能。在中央和省两级建设和部署学生教育卡管理与服务支持体系,支撑全国学生教育卡的管理与服务。,(六)学生教育卡,1. 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1)信息与数据标准规范建设 (2)教育卡应用规范建设 (3)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 (4)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与推广,(七)支撑保障体系,2. 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按照

8、“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覆盖物理实体、网络、主机、应用、数据和管理等多层次、整体化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七)支撑保障体系,3. 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维服务体系 (1)依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体系,明确各级系统应用机构和责任人,全面负责系统应用、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 (2)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3)建立责任机制。,(七)支撑保障体系,四、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1.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架构,(一)总体架构,图1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图,2“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 两级建设

9、:在中央(教育部)和省两级建设教育数据中心,分别部署运行中央级和省、地市、县、学校级信息系统。 五级应用:除高等教育以外的系统均建设五级应用系统:中央级系统、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县级系统和学校系统,分别供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使用;高等教育相关系统建设三级应用系统:中央级系统、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分别供中央、省、高等学校使用。,(一)总体架构,图2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图,(一)总体架构,(二)技术路线,1.云服务技术体系 重点提供SaaS服务模式,以省级教育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面向地方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 2.统一数据中心 采用统一的基础设施、数据、业务支撑及业务信息系统

10、服务,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为地方和学校提供服务。,(三)技术保障措施,1.建立学生教育卡,实行全国统一编码 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公民身份证编码规则为基准,为每名学生建立一个19位的学籍编号,学籍编号全国唯一,终身使用。避免学籍重复,强化学生学习经历和学籍档案的动态监管。对教师进行全国统一编码,对全国教育机构进行统一赋码,确保教师编号和教育机构编码全国唯一。,2.实施“两级建设、五级应用”,实现系统全面覆盖 高等教育相关系统开发建设三级应用系统:中央级系统、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分别供中央、省、高等学校使用。 其他系统将分别开发建设五级应用系统:中央级系统、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

11、县级系统和学校系统,分别供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使用。从而实现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全面覆盖,确保数据的全面、完整。,(三)技术保障措施,3.重视信息系统与教育管理深度融合 将信息化管理纳入工作流程,实现日常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系统应用产生教育基础数据,确保系统的长期应用和数据的及时更新。例如:通过全国学生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学生学籍基本业务(注册招生、升级、异动、毕业等)的信息化管理,结合学生教育卡的应用,完成学生学籍数据的更新,实现对全国学生流动的动态监管与跟踪。,(三)技术保障措施,4.重点关注地方和学校应用需求 各级系统在设计时将充分考虑对应的地方教育行政部

12、门或学校的业务需求,越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地方和学校级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力越大。同时系统还将提供功能扩展接口,供地方和学校进行功能扩展,并提供数据交换平台供地方原有系统与国家系统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使用。,(三)技术保障措施,5.实行数据一次采集 学生学籍档案和教师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等)数据实行一次采集(学生主要在学前教育入园或小学一年级入学时采集,教师在第一次入校工作时采集,系统建设初期情况除外),学生在升级、升学、转学时的学籍档案和教师在教育系统内部调动时的基本信息均采用第一次采集的数据

13、信息,不在重新采集,避免出现数据重复、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三)技术保障措施,6.实现跨部门系统数据对接,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实效性 一是与公安部门的身份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对接,防止学校编造身份证信息虚假注册学籍;二是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技工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接,防止中职学校重复申报学籍;三是与税务、社保等部门信息系统对接,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四是与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掌握学生出入境情况;五是与国家即将建设的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对接,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变化情况。,(三)技术保障措施,五、分级建设内容,(一)中央级系统建设与应用,1.中央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2.中央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3.中央级教

14、育管理服务平台 4.教育部教育数据中心 5.学生教育卡管理服务体系 6.数据交换平台 7.系统应用与支撑体系,(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1.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2.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3.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4.省级教育数据中心 5.学生教育卡管理服务体系 6.数据交换平台 7.系统应用与支撑体系,(三)地市级系统应用,1.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地市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3.地市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4.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四)县级系统应用,1.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县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2.县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3.推进系统应用,建立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1.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

15、以自主建设为主。一是统一建设校园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二是建立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做好教育部系统的应用,明确责任单位和应用人员,及时完成数据上报与数据更新;四是建设集成的学校管理服务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面向学生、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五是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运维服务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五)学校级系统应用,2.其他学校 重点做好教育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系统的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人员,将系统应用与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工作流程,及时完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

16、件等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更新,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系统扩展应用或建设新的信息系统,满足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 为中小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使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尽快实现网络宽带介入,并暂时通过其他介质上报各类教育基础数据。,(五)学校级系统应用,六、部署与实施,(一)部署与应用,规划涉及的五大类20个管理信息系统均由教育部统筹开发、统一组织部署,免费在中央级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安装使用。 系统安装: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软件开发单位和各省教育信息中心共同完成。 系统培训:分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管理人员,系统技术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要分开进行。培训工作采取逐级培训的模式,教育部负责培训到省,省负责培训到县和高校,县负责培训到学校,教育部将负责提供电子版培训教材(含视频材料)。 系统应用与数据采集: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业务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具体操作和管理,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