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世毕盟学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05803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世毕盟学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世毕盟学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世毕盟学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世毕盟学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世毕盟学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方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记一段有哭有笑的申请历程这是一个匆忙的开始其实我的申请计划开始得相对较晚。在决定申请出国之前,我几乎没有考虑过申请国外的项目。我原本一直计划申请国内院校的研究生,因为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更加方便和容易的选择。但是在我的第一份实习中,我遇到了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前辈N姐姐。N姐姐不仅教给了我许多实用知识,而且为我的将来提供了许多建议。在听完我毕业后的打算后,N姐姐对我说“既然你已经在国内接受完了本科教育,为什么不能做出一些改变,到国外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中去,接触更多元的同学和老师,接受更多不同的挑战呢”。虽然当时N姐姐只是随口一说,但这句话一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一次次思考是否要

2、把“出国申请”纳入未来选择范围内。一个学期的考虑与思量,加上大三上繁重的课业负担,让我用了半年时间才最终决定走上申请这条道路,而这时暑假已经快要过去,但我却连英语成绩、推荐信都还没有拿到,这使我不禁担忧申请计划能否及时而顺利地实施。这个时候手忙脚乱的我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世毕盟,GGU。在GGU的一次咨询,让我更好地了解了Mfin申请的概况,也对自己申请的目标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GGU提供的信息、丰富的经验以及条理清晰的申请安排让我感到十分地安心,更让我坚定了申请的决心。就这样,还没有拿到英语成绩和推荐信的我,在兵荒马乱的9月、大四生活的开始,怀着既忐忑又坚定的心情匆匆忙忙地走上了申

3、请这条道路。这是一次成长的经历正式决定申请后的整个9月,我都沉浸在“学习学习复习复”的状态当中。由于整个暑假都在忙忙碌碌地实习,导致我的雅思和GMAT一战都有一定的失利。不甘心的我只好咬咬牙准备二战。考虑到申请进度,我只给自己留了1个月的时间准备两场考试的二战。当然,这并不是值得参考的经验,建议决定申请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尽早开始复习英语能力考试,尤其是GMAT。GMAT的有效期限往往更长,因此可以尽早考完,而且GMAT比较注重思维方式,故而短时间的大量刷题和高强度复习有可能成效并不明显。所以复习GMAT需要静心用心地去总结题目思路和解题思维,一点一点适应GMAT的命题逻辑,这样才能在模拟练习和题

4、海战术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场考试的复习压着我几乎喘不过气来,而这时许多学校已经开放了申请,甚至有的已经快到了第二轮ddl。忙碌的日程加上自身拖延症让我一度搁置了推荐信、PS、CV的准备。还好GGU的培训师小任姐不厌其烦地监督着我,让我几乎是“一日三省吾身”推荐信联系好了吗?PS写完了吗?CV修改好了吗?虽然那段日子几乎忙到昏天黑地,但培训师的帮助让我在忙碌中仍保持对申请进度清楚的认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申请的各个事项。幸运的是,忙碌的9月让我收获了满意的GMAT、雅思成绩还有一份finance-related实习,而推荐信、PS、CV等材料的准备也进入了正轨,我也算是正式开始了申请

5、的操作。总算搞定了语言成绩,接下来就是其他材料的润色和网申的填写。记得第一次和龚老师讨论CV和PS前,我内心其实是十分紧张的。由于我过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并缺少清晰的规划,因此我的简历并不漂亮。所幸的是我的这些小忐忑、小自卑在和龚老师的一次次讨论中渐渐消散了。Mentor龚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简历中薄弱的部分,然后通过对相关经历的进一步了解找到值得挖掘和展现在简历上的部分。而我也在一次次问答中不断反思过去的实习和其他活动对于我的意义,一遍遍确认自己申请Mfin项目的目的和未来职业规划。当我那份看似字数很多实则重点不明、表述累赘的简历在一次次修改后变成精炼简洁的CV时,我也逐渐脱离了过去如无

6、头苍蝇一般乱飞的状态,而对自身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所以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你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经历时,那就“温故而知新”。只要是自己用心努力过的事情,就总有发光的故事可以挖掘出来。而那些闪光点很有可能成为将来使招生官偏向你的砝码。同时,PS和CV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润色申请材料,也是让自己坚定决心的过程。毕竟在一次次的回顾中,你能够更加清楚自己是否match想要申请的项目和设定的career path。当你对自己的申请目标有足够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心时,才能更好地打动招生官。毕竟如果你连自己都没办法说服的话,又如何让招生官相信你是match这些项目的candidate呢?准备好了各项申

7、请材料,接下来就是网申和面试过程了。我申请的项目不多,但填写网申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多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LBS的网申了,除了要求的两篇小essay,还有大量OP。而LBS、LSE的网申对于所提交的PS、CV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我曾经看到有的applicant因为附件没有参照规定格式而造成申请的失败。所以在填写网申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耐心,避免任何typo,最好多多检查几遍,做到零失误。说到底填写网申也算得上是admission team对申请者的第一次筛选,用心填写的网申和随便应付的网申是一眼就能看出差别的。当然,在这里我又要感谢小任姐每次对于我一些白痴网申疑问的耐心解答啦,每当我不确定应该填

8、写什么内容的时候,小任姐总可以快速准确地告诉我答案,大大提高了我填写网申的速度。网申过后就是面试了。我申请的项目里需要面试的并不多,但每一次面试都能带给我不小的收获。GGU的模拟面试让我在每次实战前都能通过mock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记得第一次mock,我的interview就指出我缺少和面官的eye contact,所以总给人缺乏自信的感觉。这个现象我在过去并没有注意到,尽管我通过提高音量、放慢语速来缓解自身的紧张,但这一细节还是暴露了我缺乏自信的问题。感谢interviewer真诚的鼓励,让我正视了自身不足但同时也不再妄自菲薄。通过mock,我加强了自信、积累了经验,这些对于我最后正式的

9、面试都大有裨益。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忙碌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充实快乐,我就像一块小海绵一样不停吸收新的知识、不停地学习新的技能、不停地接受新的挑战。Multitasking和高压学习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忙碌中有条不紊地实施自己的计划;一次次PS和CV的修改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同时找到了过往经历中值得挖掘的故事;模拟面试和正式interview让我客观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我想,这是申请带给我的一份意外的礼物一次难得的成长经历。这是一段有趣的回忆尽管申请季已经结束,但申请这段历程给我的影响却在延续。其实,仔细想想这段有哭有笑的经历还是很有趣的。我有过一个月内直接拿到HKU Mfin ad

10、的惊喜,也有过被MIT无面拒的失落;有过decline offer甚至打算如果申请结果不如意就gap一年的破釜沉舟,也有过8周沉寂等来LSE Mfin ad的“守得云开见月明”;有过二面时说到ABS时的侃侃而谈,也有过被LBS招生官质疑career goal时的窘困与慌张。这些回忆,无论好的坏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是一次有趣的经验。所以其实有的时候可以适当享受申请的过程,把它当做一次冒险,享受每一个挑战和改变。一些经验之谈首先最重要的,早作准备!事实证明,“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趁早规划可以免去许多麻烦,同时相当于争取了更多时间来获取更多机会。其次,避免侥幸心理。比如网申最好不要压线填,同时

11、尽早搞定推荐信事宜。毕竟推荐信的提交时间并不是由自己完全掌控的,一旦推荐人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及时提交推荐信,那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尽早把这些不确定因素刨除,可以让申请更加顺利。最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心了解自己,用心了解目标program,才能找到说服招生官的有力理由。当然,选择靠谱的小伙伴(说的就是GGU啦)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强大的小伙伴可以让你减少后顾之忧,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part。很多时候你都难以想象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很多看起来很远的地方都没有你想得那么遥不可及。就像一年前的我,并没有想到能够走到这里,能够实现去英国读Mfin的目标。其实只要你愿意尝试努力,一切都不是太晚。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申请顺利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