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4056313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1278(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牡一中2016级高三学年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地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表为我国20112017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据此回答12题。年份20112012201520162017能源消费增长率4.11.69.915.415.2GDP增长率7.87.18.39.39.5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2011年 B.2012年 C.2016年 D.2017年2.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2、A. B. C. D.右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34题。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4.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A.高大的海岸山脉 B.海岭 C.一系列岛弧 D.深邃的海沟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7题。5.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的气压比H处高 B.F处的高度可达60千米C.气流自西向东运动 D.F处气温比G处低6.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使大洋

3、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7.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图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为西风漂流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D.洋流为赤道逆流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边疆万里行”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89题。8.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一条内流河 B.一定自西向东流C.一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定以降水补给为主9.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B.

4、午后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C.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 D.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1011题。10.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D.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11.丙地的地形可能是A.洼地 B.鞍部 C.三角洲 D.山峰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1214题。12.图示区域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13.若在甲、乙两城镇

5、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C.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14.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 B.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日落后3小时30分、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517题。15.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若想知道它的地理坐标,除了题干中需要的信息

6、外,还需要测出A.北极星的仰角B.树的高度 C.地形的起伏D.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16.观测者所看小路的延伸方向是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B.西北向转为东北向C.东北向转为东南向 D.西北向转为西南向17.若观测地点位于赤道附近,则对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 C.河流短小急促 D.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1820题。18.若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山东半岛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新西兰 D.巴西高原19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

7、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20.若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的温差为28.80C,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A.3700米 B.4500米 C.5000米 D.2680米江南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红壤分布广泛,是中国主要的茶园分布区,然而这里的茶农在生产中却发现“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3题。2

8、1.种茶业从农业类型来看,属于 A.自给农业和粗放农业 B.商品农业和密集农业C.自给农业和密集农业 D.商品农业和粗放农业22.该地区的雨季降水主要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 B C D23.“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雨季除草松土,易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B.旱季除草松土,有利于草类腐烂变为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C.雨季除草松土,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影响作物生长D.旱季除草松土,草类不易复活,可以避免草与作物争肥的现象“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读

9、图回答2425题。24.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A.2002年 B.2007年C.2012年 D.2020年25.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下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题。26.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文化区 B.住宅区、行政区C.住宅区、商业区 D.行政区、文化区27.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 A.巴西东南部B.我国东部沿海 C.印度半岛 D.澳大利亚西南沿海28.该市的

10、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2930题。29.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

11、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30.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 B. C. D.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藏民在缓坡地栽种旱作,以补充其所需要的部分粮食。据此回答3132题。31.当地已出现高山森林带上限

12、下移、下限上移的退缩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变干 工矿业开发规模扩大 放牧地和耕作地面积扩展 栽培花卉和药材 燃料需求A. B. C. D.32.藏民所栽种的旱作以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土豆)等为主,其中以马铃薯(土豆)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土豆)A.可以在霜冻期栽种 B.适合在冻土中培育 C.生长期最短 D.适宜碱性土壤读“中国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回答3335题。33.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 B.政策 C农民的个人喜好 D地价34.我国19981999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适宜 B.交通条件改善 C.农业科技进步 D.土壤得到改良35.我国棉花种植范围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河中下游棉区和新疆棉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棉区生产都以家庭分散型为主B.黄河流域棉区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产C.长江流域棉区技术水平高,劳动力充足,棉花质量优于黄河流域棉区D.新疆棉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但病虫害多坡面上的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坡面的夹角)和地平面上的太阳高度不同。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南向坡面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