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405627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850587(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 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始型和传统型增长模式的共同点是( ) A. 高自然增长率 B. 低死亡率 C. 高出生率 D. 低出生率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人口身体素质差3.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旅客前往西藏,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迁移 B.国内迁移 C.人口流动 D.省际迁移4水稻喜高温多

2、雨,绝大部分分布在( ) 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5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美国 D西班牙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据此完成67题。6.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A.品质优良 B技术先进 C成本低廉 D品牌知名度7.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着重改善()A.加工环节 B营

3、销环节 C物流环节 D宣传环节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8-10题。8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政策鼓励 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A.

4、B. C. D. 9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10“闯关东”和“雁南飞”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C.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D. 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甲鱼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原来的无人问津甲鱼开始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但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转向观赏龟的饲养。请根

5、据资料回答11-13题。11.从以上资料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 B政策 C地形 D市场12.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交通条件 D地形条件13.我国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新型混合农业的是 A内蒙古的畜牧业 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C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D黄土高原的谷子种植业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4-15题。城市数目(个)工业总产值(万元)城市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比重(%)1950年112122.71980年3196538.62012年8358367.814. 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城市数目B工业总

6、产值C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比重15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读下图“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16-17题。16. 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17. 该城市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其它城市的服务范围 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天门市比武汉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A B C D18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地势地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光照强,昼夜温

7、差大气候高温多雨 具有肥沃的红壤A B C D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 甲、丁 B. 乙、丁 C. 乙、丙 D. 甲、丙20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回答2122题。2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总量 B人均物质消费量 C科技水平 D人口数量22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 D云贵高原下图是“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

8、)、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阅读“PPE怪圈”材料,回答2324题23图二的a、b、c、d四点所代表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24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 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巴西 D日本2016年1月中旬,“新疆特色产品年货节”在淘宝启动。继红枣、葡萄干、核桃 仁、面粉、大米等农产品也将“触网”。基于电子商务的产、销、购服务渗透到农村,有 利于新疆农产品直接面向全国的消费者和市场。据此完成25-26题。25新疆发展农产品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A. 劳

9、动力丰富 B. 土壤肥沃 C. 光照充足 D. 市场广阔26与电商销售相比,传统的销售方式( )A. 市场规模大 B. 信息通达度高 C. 收益高 D. 贸易环节多,成本高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下图回答27-28题。27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28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

10、生产成本A. B. C. D. 读图“三地种植业、畜牧业、商品率所占比重图”,完成2930题。29地与地比,地农业生产( )A投入大量劳动力 B主要面向市场C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D仅能满足当地需求30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我国东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欧洲西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31、读下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24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 B ,C , D ,E 。(10分) (2)如果对A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2分)(3)图中E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 、 。(4分)(4)分析以下地区农业类型主要的影响因素。(8分)a.京

11、郊的乳蓄、花卉、蔬菜: ;b.以色列的蔬菜无土栽培: ;c.江南丘陵种茶树: ;d.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 3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17分)(1)图一中A、B、C三地分别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是_、_、_。(3分)(2)与A处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中国主要分布在_和_地区(2分)(3)为A处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双选)()(1分)A人口密度 B先进的科学技术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发达的工业(4) 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3分)(5) 说明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8分)33、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的主导工业部门。读“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简述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试从原料、能源、水源、交通、政策、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10分)(2)该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4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15 CACAC 610 ACACD 1115 DACBC1620 ACDDA 2125 ABBDC 2530 DCDBD31、(24分) (1)地形 土壤 政策 交通运输 市场(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