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404962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18—19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87422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屯溪一中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示意2013年9月份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登陆路径,据图推测9月21日至22日甲地风向变化全过程为A.西北东北B.东南西南 C.东南偏南西南偏西D.西北偏北东北偏东下图为“某年4月17日02时20日02时我国西北某地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根据上图中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得知,该天气系统与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正确组合是A.反气旋、冻雨天气B.气旋、大雾天气 C.冷锋、暴雨天气D.冷锋、大风沙暴天气3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

2、响可能是A.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气候全年湿润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5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618世纪末,荷兰国内约有1.2万架风车,其当时最主

3、要的功能是A排出低地积水B碾磨谷物C压滚毛毡、造纸D发电供能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7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B.地下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8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全球气候变暖 退耕还沼,退耕还湖效果显著A.B.C.D.右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径流、地表调蓄、蒸发蒸腾、河网调蓄 B.蒸发蒸腾、地表调蓄、河网调蓄、径流C.河网调蓄、

4、地表调蓄、蒸发蒸腾、径流D.蒸发蒸腾、河网调蓄、地表调蓄、径流10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下图表示我国某区域多平均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3),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约1000mm。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该地区位于我国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2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水资源短缺B.水污染严重C.水资源利用率低D.地下水过量开采下图为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3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C.南半球中低纬度

5、的大陆西岸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14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15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与接触,处岩石易变质B.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C.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16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A.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青居镇位于嘉陵江畔,其形态的发展深受河流的

6、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关于牛肚滩耕地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B.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C.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面积不断扩大D.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作用明显,面积不断减小18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未来青居镇城镇最不可能A.被河流划分成两部分B.不受洪水威胁 C.部分搬迁到大中坝D.因河流而发展壮大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

7、.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20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D.高处洞穴较少,因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至带海拔不断升高,至带为植被带,完成下面小题。21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至自然带的变化是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22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 B.带土地

8、利用类型的种类较带更多C.至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D.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3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为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4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下垫面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25若图中甲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

9、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8分)(1)该气候类型是_气候。(2分)(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3)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6分)(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6分)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

10、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材料一白洋淀流域图材料二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上右图)材料三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1)据图判断白洋淀流域地势特征。(2分)(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_年,试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3)分析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并说明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6分)(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6分)28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4分)(1)据图说明丁、戊、己三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

11、律及影响该变化的主导因素。(4分)(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说出该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乙处分布该自然带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4分)(3)说出丙地的自然景观,分析其原因。(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DAACAADBAACA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BADBDACB26(1)亚热带季风 (季风性湿润) (2分)(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4分)(3);年温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

12、,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6分)(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原因:因为甲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使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6分)27(1)西高东低(2分)(2)2000;理由: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导致湖泊水量最小。(4分)(3)原因:农业的发展灌溉需水量大,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直接影响:地面出现陷落。(6分)(4)跨流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发展节水农业;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用水效率;在白洋淀流域上游植树造林。(6分)28(1)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4分)(2)热带雨林带;非地带性现象(4分)(3)温带荒漠;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