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41933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细胞全能性与细胞分化,一、细胞全能性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理论。 1839年, Schwann提出有机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在适宜的外部 环境条件下都有独立发育的潜能。 1901年, Morgan首次提出一个细胞应具有发育出一个完整植 株的能力。 1902年,Haberlandt 首次提出细胞培养的概念。,1934年, White用离体的番茄根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 性系,使根的离体培养实验首次获得了真正的成 功。提出B族维生素的重要性。 1944年,Skoog报道DNA的降解产物腺嘌呤, 可以促 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解除

2、生长素对芽形成的抑 制作用,诱导芽的形成。 1958年, Steward和Reinert由培养的胡萝卜细胞诱导形成了 胚状体。 1965年, 由Vasil和Hildebrandt用单个分离的细胞培养 获得整个植株,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真正得到 了科学的证实。,二、细胞分化:,分化: 植物体各个部分出现异质性的现象。 细胞分化 是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细胞分化 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一个活细胞从植物体内分离出来,脱离开原有的环境,其被抑制的功能将得以恢复,重新表现出全能性。,第二节 植物的脱分化,一、愈伤组织的形成 1、形成

3、条件: 外植体的细胞类型不同,形成的愈伤组织也常常异质。 离体培养条件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至关重要。两个因素起主要作用:激素种类、浓度。此外,光照、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外植体的不同生育期等条件也很重要。 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主要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 生长素类主要有:2,4-D(2,4-二氯苯氧乙酸), NAA(-萘乙酸),IBA(吲 哚-3-丁酸)、 IAA(吲哚-3-乙酸)等. 细胞分裂素类主要有: KT(6-呋喃甲基腺嘌呤,激动素)、6-BA(6-苄基腺嘌 呤)。,2、愈伤组织的来源、与起始材料的差异,1)来源: 薄壁细胞发生脱分化、次生分生组织(如维管形成层细胞)受到刺激或初生分生组

4、织(如苗端、根尖等)发育受到抑制而形成愈伤组织。 2)差异: 有些愈伤组织可以保持其母体植株和器官的某些特性。 但大多数研究报道,愈伤组织和起始材料之间明显的差异。原因: a. 组织培养的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有组织的结构等,这些都是与获得外植体的起始器官有差别。 b. 影响酯酶同工酶 、脂肪 、生物碱 、蛋白质组分 、叶绿素的合成。,3、脱分化的作用机理,静止细胞不表现分裂状态,是受到某种物质的抑制,去掉这种抑制物质后,就可以恢复到分裂状态。 用阻碍细胞分裂的物质,氟化去氧尿核苷(FUDR)处理细胞,能阻止细胞分裂,它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三磷酸(TTP)的形成来阻碍DNA的复制。 细胞中

5、有天然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存在,经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诱导,可以解除抑制作用而出现细胞分裂。 生长调节剂对核仁的作用很明显。核仁是外加生长素的作用场所。 用14C标记2,4-D发现主要积累在细胞的核仁中。在细胞核中,存在着某些与核仁结合的抑制物质,这种抑制物质可在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下,失去其抑制效应,表现出DNA的复制、转录、表达、最后发生分裂。,4、愈伤组织形成过程:,诱导期(启动期):细胞准备分裂的时期。 外植体细胞在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中RNA含量迅速增加,核糖体数量增加、淀粉消失、线粒体嵴膜数量增多,细胞内合成代谢迅速加强。但此时外植体的体积大小改变不大。,(2) 分裂期:细胞迅速分裂

6、时期 外植体外层细胞开始迅速分裂,中央细胞常不分裂,由于分裂不均匀,形成了中间静止的芯。 细胞分裂快,结构松散、颜色浅、透明。 细胞质变浓,核仁和核增大,液泡变小,RNA含量增高,表明合成和代谢旺盛进行。 细胞逐渐回复到分生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回复变化。即脱分化。细胞数目增加迅速,出现小的愈伤组织。 分裂期要经常更换培养基来保持其增殖但不分化的状态,这种培养叫做继代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叫做继代培养基。,分裂期,(3)分化期. 细胞体积大小稳定、细胞由平周分裂转为垂周分裂。 在分化末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上出现形态、功能不同的区域。,5、 愈伤组织的生长过程的特点:,1)体积、重量: 2)生理生化特性

7、: 诱导期、分裂期的细胞中RNA含量增加迅速、分化期含量减少。 培养条件的改变影响了某些物质的合成。 继代培养时间的加长,愈伤组织可能出现“驯化现象”。即在没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一段时间。,松散型,致密型,3)质地: 愈伤组织的质地分为:松散、致密两类。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三节 细胞的再分化,一、不同水平上发生的再分化: 细胞水平:细胞壁增厚,假导管组织形成、各种酶活性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组织水平:维管组织发生的分化。愈伤组织中形成的维管组织,与正常植物的维管系统不同,是一些呈分散的节状或短束状结构。 器官水平:也叫做器官发生。 器官型(organ type)直接

8、由外植体细胞形成器官原基,然后发育为器官。 器官发生型(organogenesis type)是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后,由愈伤组织再产生不同的器官原基。,二、植株再生的方式:,1、器官发生(organogenesis): 一部分由外植体中已存在的器官原基发育而来。 多数则是由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在不断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分生细胞团,这些分生细胞团在进行分化后,重新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原基形成的。 特点:单极性结构、新发生的器官原基中的原形成层结构与母体(愈伤组织或外植体)的维管组织相连接。,通过器官发生形成再生植物通常有三种方式: 先生根,再长芽。 先产生芽,再生根。 愈伤组织不同

9、部位形成根、芽,通过维管组织将根、芽连结在一起。,2、体细胞胚胎发生(somatic embryogenesis): 特点:双极性结构,由单个体细胞形成胚状体,最后发育生长为一个植株。,三、极性与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在分化中作用,极性: 在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中,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差异。 1、极性的表现 合子有高度的极性.,合子经过短期的休眠后进行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基细胞(basal cell)和一个较小的顶端细胞(apical cell)。 顶端细胞经若干次分裂后形成原胚,再依次经过球形期、心形期、鱼雷形期和成熟期最终成为成熟胚.,在分裂初期,生殖细胞和营养

10、细胞的细胞质中,细胞器没有差异。 小孢子分裂的末期产生的成膜体,形成一个细胞板,随后,变为分隔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壁。由于胞质分裂高度的不均等性,形成大小悬殊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小孢子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茎切段有极性。 2、作用: 使细胞内生活物质的定向和定位,表现两极分化,导致两极不对称性。 3、决定因素: 微管结构决定细胞分裂的取向,决定着细胞最终的形态。 质膜作为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初反应部位,其局部变化及其与微丝的结合可能是极性形成并稳定的基础。,微管的结构 微管(microtubule)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tubulin)组装成的中空管状

11、结构。, A.微管。左为整体观(部分);右为横剖面,示13条原纤丝,、为微管蛋白,微管的主要结构成分是由-微管蛋白与-微管蛋白构成的异二聚体,这些微管蛋白组成念珠状的原纤丝,由13条原纤丝按行定向平行排列则组成微管。 管壁上生有突起,通过这些突起(或桥)使微管相互联系,或与质膜、核膜、内质网等相连,细胞骨架的作用: 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现代细胞生物学把细胞骨架系统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遗 传物质系统并列为细胞的三大系统。,第四节 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一、概念:,1、胚胎发生: 胚的发育

12、过程。,2、体细胞胚胎(somatic embryo)或胚状体(embryoid),简称体胚。,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发育过程形成双极性的胚状结构。,含义: 不同于合子胚,它不是两性细胞融合的产物; 不同于孤雌胚或孤雄胚,它不是无融合生殖的产物; 不同于组培中器官发生途径形成的茎芽和根; 它是一个与合子胚的发育过程相似、具有双极性的胚状结构。,特点:,1、双极性: 细胞质、细胞核偏移、细胞器区域化分布,细胞出现极性。 2、生理隔离: 单个体细胞胚胎细胞常处于孤立状态,即与周围的细胞缺少联系,初期有时还能看到胞间连丝,后期则细胞壁加厚,细胞与细胞间分离。与外植体的维

13、管束无直接联系。,二、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体胚诱导; 体胚早期分化发育; 体胚成熟; 体胚再生。,Comparison of moncot and dicot and gymnosperm somatic embryos A. Somatic embryo of orchardgrass growing from an embryogenic callus: coleoptile and notch B. Somatic embryo of grape growing from an embryogenic callus: two flattened cotyledons

14、 and subtending hypocotyl C. Somatic embryo of Norway spruce: multiple cotyledons and elongated hypocotyl.,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区别:,形态与结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外表松散、颗粒状,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生理生化:DNA、RNA、蛋白质合成加强;淀粉、可溶性糖等增加;内源激素合成变化大。,三、胚状体发生的方式:,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有直接、间接两种: 从培养中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直接分化成胚, 中间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外植体首先发生脱

15、分化,然后由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胚。 后者较为常见。 间接发生方式一般要有胚胎发生丛(Embryogenic dump,EC)与胚状体发育两个过程。 EC是指细胞质浓、体积小常常聚集丛生、且高度分化的一些愈伤组织细胞。,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四、体胚发生的机理:,拟南芥、水稻、胡萝卜等模式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体细胞胚的起源一般认为由单细胞形成。在离体条件下,受到抑制的基因得到表达,表现出细胞全能性。 在体胚发生的过程中,一些与基因表达过程有关的大分子物质发生很大的变化。 胚性与非胚性的愈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存在着一些差异。某些特殊基因在胚性愈伤组织中得到表达。如细胞周期调节基因cdc2(c

16、ell division cycle 2)、LEC 1、2(leafy cotyledon 1、2)的表达也与胚状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在体胚发育的后期产生大量的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ate-embryogenesis-abundant protein, LEA 蛋白)。,五、体胚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1、蛋白质与核酸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在球型胚时期含量最高。 核酸:胚性细胞中的DNA与RNA合成速率增加。体胚发生的分 子基础。 2、多胺代谢 多胺(polyamines, PAs)是一类脂肪族含氮碱。细胞分裂旺盛的地方含量较高。 常与核酸结合,参与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在体胚中发现多胺合成酶活性提高、多胺含量增加。 3、糖类 提供碳源、维持渗透压以及信号分子的作用。 体细胞胚中淀粉合成和积累达到较高的水平。它为体胚的发 育提供了良好的能量和物质基础。,4、金属离子: 乙烯的产生会抑制体胚的发生。与乙烯产生有关的离子与体胚的产生也有密切的关系。Ag+、Co2+、Ni2+可提高体胚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