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033200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徐偌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作者姓名徐偌偌所属单位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联系地址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联系电话18953738869电子邮箱邮政编码2776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提起李商隐,总绕不过他的“此情可待成

2、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为什么李商隐的诗歌中总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哀愁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李商隐的诗,结合李商隐的人生经历,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本单元选题源自人教版必修三中的第二单元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学生很熟悉李商隐诗歌中的一些名句。本单元将依托锦瑟、马嵬-其二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品味李商隐诗歌的语言美。指导学生诵读锦瑟,感受他诗歌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专题二,体会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手法。指导学生诵读马嵬,体会他诗歌对比、讽刺的艺术手法。专题三,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课下收集李商隐的诗歌,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李商

3、隐诗歌的意境美”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培养良好的朗诵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诗歌,了解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

4、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

5、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

6、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体会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2李商隐的诗歌马嵬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李商隐的诗歌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专题划分专题1:品味李商隐诗歌的语言美。专题2:体会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专题3: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 专题一品味李商隐诗歌的语言美。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瑰丽,尤其是一些爱情

7、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李义山诗集,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李商隐的锦瑟展开,多角度理解锦瑟的主题思想,体会锦瑟的艺术特色。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李商隐锦瑟中的名句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诵读李商隐的锦瑟,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2.多角度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题思想。3.用书面文字鉴赏锦瑟,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5.了解李商隐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够尝

8、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2、为什么锦瑟会让诗人想起青春年华?3诗中用到了哪些典故?4诗人在锦瑟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锦瑟。活动二:为什么锦瑟会让诗人想起青春年华?提示:我们同学都经常听音乐。就拿听音乐举个例子。如果你有

9、一段比较伤心的往事,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候,你忽然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曲,你觉得,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很符合你的情境,你是不是会回想起你那段伤心地往事?“五十弦”是说瑟的弦多,瑟的弦多,音节也就纷繁复杂,瑟的音节是纷繁复杂的。也许是锦瑟的音色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了,大家知道李商隐一共活了46岁,如果这是暮年写的,作者应该是四十多岁了,年近五十了。作者可能是看到瑟的五十根弦,想到自己也已经年近五十了。一边抚摸着瑟的弦,一边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美好岁月。总之,在首联里,作者由锦瑟,联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以

10、说是触“瑟”忆情。引导学生将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活动三:诗中用到了哪些典故?提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颔联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但是最后却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情思托付给杜鹃。表现出对美好的事物或情感的怀念,和对美梦的破灭的无限惆怅(板书,喜悦哀怨 情变)。*提示作者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一般用典有什么好处呢?(可以增加诗歌的内容含量,也可以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想法与情感。这里的用典侧重于哪一个?应该是后者。)那么李商隐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在这一句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快乐的还是悲

11、伤的?(我们先看庄周梦蝶的典故,请同学来说一下。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蝶,栩栩而飞,浑然忘记自己是庄周。但是梦醒之后,自家仍是庄周,蝴蝶已经不知哪里去了。这里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是欢乐的,但是这种欢乐却有潜在的隐患。)李商隐用它来形容自己当年如梦一样快乐的日子,因此,此句应该翻译成“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快乐总是短暂的,何况是梦一样的快乐。当梦醒的时候,作者的情感又会怎样呢?)后一句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请同学来介绍一下“望帝啼鹃”的故事。杜宇满怀悲情,却无可奈何,只能化为杜鹃在春日里哀鸣。这时候梦已经醒了,往日的欢乐一去不回。作者此时是对“梦醒”的无奈,

12、伤感惆怅的。)“但是当美梦醒后,我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愁怨托付给杜鹃。”(实际上是在说满腔的哀愁无处发泄)颔联律诗的颈联和颔联必须要求对仗。我们能看出上一句是对仗的,那么颈联这一联里那些词是对仗的?(沧海-蓝田,月明-日暖,珠-玉,泪-烟,写板书:沧海、月明、珠、泪一组;蓝田、日暖、玉、烟一组。我们来看这两组意象,一个是沧海月明鲛人泣泪,一个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哪位同学可以分别用找几个词来形容这两组意象?参考答案:清寒,神秘,哀伤;温暖,朦胧,惆怅玉烟美丽,却可望而不可及。这两联中作者所选用的意象都是美好的东西,但是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联这两句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然不同,

13、但是怅怨的感情却是相同的。诗人对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的,哀思叹惋的。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用意。活动四:诗人在锦瑟中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提示:1、 悼亡之情。2、 爱情3、 哀伤自己的身世 关于李商隐这首锦瑟的主题,诗界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首诗。正式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我们才能从中读到不同的情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但是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都是共通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与自己情感契合的锦瑟。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活动五:用书面文字赏析锦瑟。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布置作业: 1课下查

14、资料,更多地了解、赏析李商隐的无题诗。2背诵锦瑟。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2赏析体会诗歌主题思想时,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诗歌内容来谈。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专题二体会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我们上节课通过李商隐的锦瑟感受到了李商隐诗歌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本节课通过李商隐的马嵬来体会诗歌中所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从无题诗中,感受李商隐丰富的情感世界。根据对

15、李商隐及其诗歌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美。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 通过李商隐的马嵬来体会诗歌中所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本专题问题设计1. 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持什么态度的呢?是同情还是讽刺?2. 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谈一谈“用笔至细”,从反衬的方面说说讽至深吗?3.李商隐有哪些有名的无题诗?4.选一首你喜欢的李商隐的作品进行赏析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