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3107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生物学实验(形态解剖)教案,赵扬,一、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对称类型 对称类型反映了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1. 非对称型 即无法切割这些动物以得到相似的两部分,如一些海绵动物和蜗牛。 2. 辐射对称型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片面切割都可得到相似的两部分。如许多海绵、水螅、海胆。其中一部分动物四双辐射对称型,其身体的某些部分是单一或成对的,这类动物趋向于固着生活或行动缓慢。 3.两侧对称型 只有正中矢状切面能得到两个相似的部分。绝大多数能主动运动的动物属于此类。,(二)体腔类型 1.无体腔动物 原始非对称的和辐射对称的动物没有体腔,一些具有3胚层、两侧对称的动物如涡虫也属无体腔动物。

2、 2. 假体腔动物 假体腔不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而是位于中胚层和内胚层之间,是胚胎期的囊胚腔一直持续道成体而形成的腔。如线虫动物的蛔虫的假体腔。 3.真体腔动物 除假体腔动物外,其余的两侧对称的有体腔的动物均为真体腔动物。体腔由裂腔法或肠腔法形成。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所有的脊索动物。,(三)分节 分节现象是指胚胎及成体出现的、沿身体纵轴排列的一系列相似分段的现象,每一节叫体节。 体节相似的为同律分节,如蚯蚓; 体节不相似的为异律分节,如昆虫。 脊椎动物的脊椎骨和脊神经有明显分节现象,陆生脊椎动物腹部仍保留有分节的肌节。,(四)头部形成 头部明显出现的现象为头部形成。 主

3、要出现在两侧对称的动物中。 这种体制提高了动物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应变能力,趋利避害, 并有利于向前运动和提高运动速度。,(五)骨骼化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 骨骼最初作为防卫的器官,以后逐渐成为动物身体不可缺少的支持、运动和防护结构,并从外骨骼向内骨骼进化。 化石表明最早具有外骨骼的动物出现在寒武纪。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具有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外骨骼,节肢动物具有壳多糖外骨骼, 而脊椎动物具有更为完善的、符合力学原理的内骨骼。,(六)小结 动物体的结构机制包括对称类型、体腔类型、身体是否分节、头部是否形成以及骨骼化程度等, 在与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它们不仅反映一个动物体的整个

4、结构和功能, 也反映了动物体的进化水平。,二、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阶段 无脊椎动物的时代是从十几亿年前后的元古代到4.4亿年前的志留纪, 这时期地球上以它们为主。,1.多细胞动物 由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演变而来的。 一般认为多细胞动物是起源于原始的鞭毛虫类, 因为它们有许多种类表现出向多细胞状态发展的倾向,如团藻、空球藻等。,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双胚层的。 它们类似于现代的海绵动物(也称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 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具有内外两胚层: 内胚层是由囊胚细胞内陷或移入而成。 内胚层中的腔称为原肠腔。 海绵动物的原肠腔不具有消化能力,只有细胞内消化,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侧枝,不再进化发展成其他高

5、等的三胚层动物,因此海绵动物被称为侧生动物,并与其他后生动物相区别。,2.原始两侧对称动物和腔肠动物 可能有共同的远祖浮浪幼虫状祖先。 由原始两侧对称动物再演化成为两条主枝,即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原口动物 指胚胎发育中,胚胎的原口后来发展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4.后口动物 为原口动物的相对词。 是指胚胎发育中,胚胎的原口后来或成为成体的肛门,或原口封闭,在相反的一端(成长后前端或口面)由外胚层内陷而形成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 包括毛颚动物、棘皮动物、须腕动物和脊索动物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是由原始的环节动物演化而来。 环节动物与软体动物不仅在个体发育上如卵裂方式和幼体形态(都有担轮幼虫期)等有不少类似之处, 而且成体的结构也颇为相似,都有真体腔和后肾管等。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也有许多共同特点,如体形相似,两侧对称,有分节现象,神经系统也很相似。,一些无脊椎动物类群的进化到目前为止,还很不清楚。 它们在动物界的进化位置及其亲缘关系还难以确定,争论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