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4030587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72146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邵樊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C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碳酸氢铵 C空气 D酒精4物质的下列性质

2、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红色的金属 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 C水在0时结冰 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稀有气体 D氧气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于急救病人7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选项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削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B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食醋和酱油D向生锈铁锁的钥匙孔中加入铅笔芯粉末,使铁锁更容易打开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实验

3、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为避免浪费,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用10ml量筒量取832ml的蒸馏水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 B振荡试管 C贮存氧气 D倾倒液体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烟雾,生成白色固体C碱式碳酸铜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夹取木炭B加热木炭 C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二氧化碳质量

4、分数为0.03%B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多少不会影响人体健康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1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氢气+氧气水 D氯化氢+氨气氯化铵14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根火柴在火焰中心

5、一掠,观察火柴的变化情况15对于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增加了氧气的含量B加快了生成氧气的速度C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发生了改变D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漏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16下列方法能区分出石灰水和蒸馏水的是A闻气味 B通入二氧化碳 C蒸发 D看颜色17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吸收水蒸汽)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打开阀门,紫色小花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18化学实

6、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19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 B C D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时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三、(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8分)21(1)(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二氧化硫 ; 碳酸

7、 ;氧化镁 ; 水 ;碳酸氢铵 ; 木炭 。(2)(6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并指明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加热热碱式碳酸铜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稀盐酸滴到大理石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物质和一种黑色物质 。22(6分)用序号填空: 二氧化碳 水 二氧化硫 氧气 四氧化三铁 五氧化二磷 氩气 (1)通常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是 ;(2)白色固体物质有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5)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 ;(6)覆盖地球表面约75%的液体是 。23(5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

8、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A B C D E F G (1)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2)夹持镁条燃烧的仪器是 ;(3)加热时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 ;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 (5)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用到的仪器是 。X78.25%74.88%Y21.05%15.26%二氧化碳0. 04%3.68%水0. 66 %6.18%24(5分)化右表是呼吸时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体积分数)(1)判断:X 是 ,Y 是 (填化学符号) ;(2)因参与新陈代谢而被人体消耗的是 ;(3)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实验

9、方法是 ;(4)X 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 。四、(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19分)25(18分)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为 ,该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 作用,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为 。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实验结果比理

10、论值 (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其主要原因是 ;(4)实验室制取CO2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CO2通常选用装置_ ,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检验CO2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为 。如G图所示,现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为 ;(5)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时氨气应从H装置 (填a或者b)导管口进,同时另一导管口最好与 装置相连接(填数字编号)。HabG五、(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13

11、分)26(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cm2、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连接装置b ;c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B两侧液面相平,此时A中的液面于刻度15cm处;d将过量的白磷放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e通电加热白磷至充分反应;(1)操作b为: ;(2)操作e 过程中的现象: , ,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3)在操作e结束后,还需等待至 后,并调整 (填A或B)使 ;(4)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的液面的刻度约为 cm(填整数)。(5)图、图均不仅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还可以说明氮气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若使用图装置最终实验结果偏小,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写两点即可) ;(6)相比较图而言,图优点是 。 邵樊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BBDAB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