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4024775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摘 要:人名是专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人名派生形式的多样性,它除了自身的词汇意义以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及表现力,能充分反映出人物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美学观念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隐性意义,即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可以分为词源意义和宗教意义。词源意义探究人名的发展演化过程。从中可以体现出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在人名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宗教意义探究宗教对人名的影响。自古以来,宗教都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帮助统治者达到笼络民心的目的,其所宣扬的思想

2、和教义也一直为国人所拥护并传承下来,其影响力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名中也有所体现。由于国情地理及社会习俗的差异,不同语言国家的人名,其文化伴随意义也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姓氏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而名字则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内涵。名字寄寓了长辈的希冀,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符号。解读一个国家的人名,即解读一个国家文化,追溯其历史根源,探究其历史发展过程。民族文化的近似和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比研究中俄两个民族在人名中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了解和认识其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从而达到广泛交流、深入了解的目的。关键词:人名学;文化伴随意义;词源意

3、义;宗教意义引言人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识别的符号,从表面上看,人名只是人们用语言区别人的特定标志,每个人名都有具体的确定所指,千万个人名只是相区别的语言个体存在。但是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受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以及语言、风俗等多方面影响,因而人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民族的理想情操、文化特点和心理机制等,而成为一种人名文化。即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1、伴随意义与文化伴随意义7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国情学的诞生,词的伴随意义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语言国情学的创始人. . ,. . 给伴随意义词汇作了如下定义:能引起感情、伦理和审美联想的词。按照他们的定义,词的伴随意义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文化

4、背景基础上的附属义和由语言手段(如词缀构词法等)而产生的附属义。总的来说,国内专家学者基本上同意. . ,. . 的观点,并将词的伴随意义分为:(1)文化伴随意义( );(2)修辞伴随意义( )(吴国华、杨仕章,2005:143)。前者指受民族文化制约(即形式上未表现)的附属义;而后者则指受语言手段制约(即形式上表现)的附属义。文化伴随意义是语言国情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主要包含潜在的受民族文化制约的感情色彩和评价色彩,两者互相联系,其总和概括地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现象)所持的褒贬态度。并且,文化伴随意义反映的是全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的态度,而不是某一个或极少数成员的个人意识。此外,文

5、化伴随意义还具有“双重性”()特点。即指某一个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同时附属有赞成与不赞成、褒与贬截然相反的感情评价色彩。研究中俄人名的文化伴随意义,有学者将其分为词源意义、宗教意义和联想意义三个层面(王金玲,2002:88),但联想意义作为词的基本语义外的附加意义,因个人思维方式、角度不同而略带差异,不具备代表性,故本文将不做探讨,只阐述其中的词源意义和宗教意义。2、中俄姓名的词源意义对比 词源意义是姓名的本质属性,任何姓名都有其历史根源和原始意义。在汉俄人名的构成方式上,俄罗斯人名由名字、父称和姓三部分构成。其中名在前,姓在后。父称是俄罗斯人特有的称谓形式,根据父亲名字的命名法,表示父子、父女关

6、系。俄语名字有大名(全称 )、小名(简称 )和爱称( )之分。小名通常是大名的简化形式,而爱称通常是由全称或简称加上后缀构成。传统汉族姓名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大致包括姓氏、名字(包括大名和小名)、号(包括别号、官号、庙号和谥号等)等。现代汉族姓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姓和名字。有单姓单名,也有单姓双名,还有双姓单名和双姓双名。不管怎样,两者的排列顺序始终是:姓在前,名在后。汉族名字还有大名和小名之分,即学名和乳名之分。小名比较随意一般只用于家人和朋友之间。 而名字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社会性。而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道德观以及价值观,都在命名上得以体

7、现并影响着人名的选择。故本章将侧重对比分析中俄命名的相同及异同之处。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中俄命名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其名字都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希冀性的特点,而中国人名命名的独特性体现在:1.禁忌文化2.家谱文化3.多名制度。俄罗斯人名命名的独特性体现在:1.名比姓少 2.多民族性 3.转换式特征。2.1中俄命名的共同特点2.1.1中俄命名的时代性特点1)俄罗斯名字的发展演化俄罗斯人名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罗斯名阶段、历书名阶段和十月革命后阶段。(1)古罗斯名阶段古罗斯时期,人们对人名的理解和研究都很浅显,多倾向于给孩子起绰号,用以突出婴儿出生时的特点,作为区别于他人的标志。

8、如果孩子出生在樱桃()花开的春天,那么就起名为;希望孩子长得可爱(),就起名为。也根据古老的图腾崇拜给孩子起名,例如:狼,熊,雷雨,严寒,从而确定孩子与野兽或与自然现象的亲缘关系,希望得到神灵保佑。另外,在接受东正教洗礼之前,古罗斯社会的等级差别在名字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公贵族的名字多是由两个词根构成的,例如:,等,而侍卫、农民的名字通常则是由一个词根构成,例如:,等。(2)历书名阶段公元988年,罗斯受洗后,一些教名通过音译的方法传入古罗斯(李光辉,董达飞,2006:125)。当时,孩子出生一周后就要送到教堂接受洗礼,并由神职人员根据教历给孩子起历书名。历书名就是教会历书上所列的圣徒的名

9、字,这些名字有:,等。例如:俄历5月5日出生的女孩就取名为;5月9日出生的男孩就取名为。这些教名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古犹太和古埃及的人名。宗教传入俄国以后,古罗斯的人名并没有立刻和完全被教名所代替,直到17世纪时,古罗斯人名才暂时退出历史舞台。19世纪末一些知识分子又开始重新使用一些古罗斯人名。(3)十月革命后阶段十月革命后,教会地位急剧下降,父母也有了给孩子取名的权利。这个时候的名字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父母以重大事件为孩子起名,例如:革命,火星;或以革命领袖的名字为参照,例如:维尔( 的词首字母缩写形式),尼涅利(的倒写);或以新观念为名字,例如:自由,理想等。但使用这些名字的人还是少数,大部

10、分的新人名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遗忘。 2)中国名字的发展演化汉族人的名字也深刻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道德准则和心理特征。汉族人名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和新中国成立后阶段。(1)奴隶社会阶段奴隶社会时期,夏商两朝的人名通常都取材于传说中的十个太阳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例如:父甲,报丙,武丁等。左传中记载鲁国大夫申繻的命名五法: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些命名法都是从名字的直接意义出发的,这一点跟古罗斯时期的命名法有些类似。(2)封建社会阶段封建社会建立以

11、后,姓名和社会现象的联系非常紧密。西汉人喜欢以“公、卿、君、孺”等为字,表示对名位的希冀。东汉、三国时期,儒家学说深入人心,倡导忠孝,崇礼尚文,许多反映儒家思想的字“忠、孝、文、礼、仁、德”等在名字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刘光准、黄苏华,1999:9),例如:自忠、孝和、文台、常礼、宗仁、玄德等。魏晋人崇尚道家玄学,人名受其影响,便出现了“玄、道”等字,例如:玄通、道真等。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人们便多以佛家语(佛、僧、法、宝、智、慧)命名,例如:佛荣、僧达、法宗、明宝、智渊、慧度等。唐朝仍然崇佛,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根深蒂固,因此反映儒家思想的字“忠、孝、文、礼、仁、德”等在名字中的使用频率仍很高。北

12、宋人的命名喜欢以“翁、叟、老”等表示老年称谓的词作名字,例如:岩叟、安翁、元老等,这是因为唐末战乱不断,人们期望安居乐业、终享天年的缘故。北宋以后,我国出现修续家谱之风,明清尤甚。凡是同宗同辈,均用一个固定的字代表一代辈分,一代选用一字,秩序井然,世次整肃。所选的字辈用字,大都是文、武、富、贵、昭、德、庆、祥之类的吉字或五世其昌、龙凤呈祥等古语。(3)新中国成立后阶段建国以后,社会的动荡和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和心理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部分的新人名,例如:建中、建国、保华、解放等,它们都反映了当时人们获得解放,一心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和意志;而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则常选择卫红、建军、文

13、革、向东等作为孩子的名字;近二十多年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名字的缘由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希望孩子健康长寿,就起名为:永寿、万年等;希望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就起名为:富海、泽喜等;希望男孩强壮,就起名为:金虎、大龙等;希望女孩美丽,就取名为:牡丹、芙蓉等。2.1.2中俄命名的地域姓特征在同一个民族内部,人名又有地方特征。造成人名的地方文化特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来源不同,即移民背景不同;二是方言不同;三是民俗不同。第一方面的原因只是造成姓氏在地理分布上的特征,即某些姓集中在某些地区。第二、三方面的原因造成口语中的名字,尤其是小名的地方特征。俄罗斯姓氏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俄

14、语中以- (-)结尾的姓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的西部地区;一些稀有姓氏等则分布在边远地区。其次是城里人和乡下人在起名时的习惯上的不同。城里人取名常表现一些寓意,或“洋”气一些。而乡下人取名却“土”气一些,随意一些。如:农家出身的女孩通常叫, , 。贵族出身的女孩通常叫,。不难发现,贵族名常带有异国味,如:, ,而农家女孩的名则多带有辅音、。这些辅音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具有“低下、不雅、粗俗”等特点。在中国,方言不同,不仅会造成人名用字不同,而且也可能引起人名的结构类型不同。例如吴语区口语,惯常在人名前冠以“阿”字。某人姓A,名BC,可称为阿B,阿C,阿BC。称阿A 较少,以阿C最为普遍。如称呼王福根,可以是:阿根、阿福、阿福根、阿王。“阿”字也可以前置于排行用字:阿大、阿二、阿三,主要用于吴语区北部。因民间心理和风俗不同有可能造成人名用字的差异。例如:上海郊区金山、松江等地小名有叫“阿猫、阿狗”的。这种命名法与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有关:一对夫妇第一次有了孩子,取名叫“金宝”,但没养活;第二次生了一个孩子,改取名为“银宝”,但又夭折了;生下第三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看到家里的猫很活泼健康,就索性取名叫“阿猫”,结果“阿猫”长得又高又壮。2.1.3中俄人名的希冀性特征取一个悦耳动听、内涵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