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24145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新规范培训班,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赵其华,工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系电话:13708002693 028-84079539(O) 028-84079806 Email: ,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新规范培训班,提纲: 一、地质环境管理有关技术要求 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 三、地质灾害概述(一) 四、地质灾害概述(二) 五、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六、工程实例,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新规范培训班,主讲人:赵其华,成都理工大

2、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所 2007年4月,一、地质环境管理有关技术要求,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新规范培训班,内容提要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国土资发200469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4、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新规范培训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国土资发200469号,思考题: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几个等级?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地质灾害分级标准是什么?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程

3、序要求是什么?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如何进行管理? 6、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是什么? 7、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该提交哪些成果资料? 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如何实行备案 ? 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如何编写? 10、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管理办法?,历史回顾: 1、1999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签发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 (国土资发号 ),通知要求从年月日起,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4、试行)进行。 2、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签发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该条例属于国家法律法规范畴,从2004年3月1日起执行。,历史回顾: 3、2004年3月25日国土资源部签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469号 ,并同时更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并从签发之日起执行。 4、200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部长孙文盛 签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第 29 号 ),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5、关于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42号 (2006年3月14日) 6、地质灾害勘查设计

5、施工监测等规范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提要,1 范围 2 定义 3 总则 4 工作程序 5 评估范围与级别 6 技术要求 7 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9 成果提交,1. 范 围, 1.1 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 定 义,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

6、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3. 总 则, 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今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

7、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

8、,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 38 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4.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见下面的框图:,5.评估范围与级别,5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

9、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52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53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54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上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 55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100

10、0m为限。, 56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57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5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分为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分级表 表1,.1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见表-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2,.2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见表-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3, 59 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

11、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工作布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2006年地质环境管理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培训班,.技术要求, 61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 一、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二、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三、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用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62二级评估应有

12、足够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一、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初步现状评估; 二、对建设场地范围和规划区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初步预测评估; 三、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其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 63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参照一级评估要求的内客,作出概略评估。,.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71地质灾害调查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

13、区段。 711在相同地质环境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岩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挖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调查的重点。 712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冲沟,应为调查的重点。, 713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范围,应做为调查的重点。 714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可做为调查的重点。 715对线状及区域性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灾害的易发区段和危险区段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作为调查的重点。, 72地质灾害调查内容与要求 721崩塌调查 一

14、、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二、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 三、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编绘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图。,四、气象(重点是大气降水)、水文和地震情况。 五、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地貌、岩性、构造、地质、采矿、爆破、温差变化、水的活动等。 六、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 722滑坡调查 一、搜集当地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图等资料,并调查分析山体地质构造。,二、调查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滑

15、坡鼓丘等要素;并查明滑动带部位、滑痕指向、倾角,滑带的组成和岩土状态,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分析滑坡的主滑方向、滑坡的主滑段、抗滑段及其变化,分析滑动面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及其向上、下发展的可能性。 三、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体、湿地分布及变迁情况。 四、调查滑坡带内外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的时间和过程。 五、对滑坡的重点部位宜摄影或录像。 六、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 723泥石流调查 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并应调查下列内容: 一、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平均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 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 三、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并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及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四、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查明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 五、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查明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