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93716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国际资本流动 与外债管理,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效应 第三节 外债及其管理 第四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外债管理,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广义上讲,国际资本流动是指由于国际经济交易而引起的货币资金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一种基本类型,不同 于以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的商品交易,它是从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的,一般以盈利为目的。,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

2、外国的资产增加。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正确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可从下述五个方面入手: (1)从资本的流动方面看,可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2)从资本流动的规模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的流出(入)总额以及流出(入)净额等指标可直观地加以反映。 (3)从资本流动的方式看,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 (4)从资本流动的性质上看,有政府间、私人间资本流动。 (5)从资本流动的类型看,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国际资本流

3、动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几个相关概念: (1)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这两个概念一般可以通用,但资本输出入通常是指与投资和借贷等金融活动相联系并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因而不能涵盖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几个相关概念: (2)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的关系。资本流出反映了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资本流入则正好相反。,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几个相关概念: (3)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金融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被纳入国际收支的考核之列。,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需

4、要注意区分几个相关概念: (4)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关系。就经济学意义而言,资本流动和资金流动是互有区分的。资金流动是指一次性的,不可逆转性的资金款项的流动和转移,相当于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的收支。资本流动即资本转移,是可逆转性的流动或转移。,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一)长期资本流动 (Long-term Capital Flows)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它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主要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

5、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主要有下列三种形式: 创建新企业。 收购(兼并)外国企业。 利润再投资。,2国际证券投资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国际证券投资也称为国际间接投资 (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 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 国际债券。 外国债券(Foreign Bonds)是指筹资者在国外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额的债券。 欧洲债券(Euro Bonds)是指筹资者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国货币为面额发行的债券。, 国际股票:国际股票是

6、指一国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股票。 主要有直接在海外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欧洲股权(Euro-equities)三种。,特点: 证券投资涉及的是金融资本的国际转移; 投资者的目的是收取债券或股票的利息或红利,对投资企业无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 证券投资必须有健全的国际证券市场,证券可以随时转让与买卖; 证券投资中债券的发行构成筹资国的债务。,3. 国际贷款 国际贷款主要是指1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政府贷款(Government Loans):一国的政府利用财政或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援助性、长期优惠性贷款。政府贷款多为发达国家向发

7、展中国家提供。 特点:专门机构负责;程序较复杂;资金来自财政预算;条件优惠;限制性采购;政治性强。,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IMF、世界银行集团(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向其会员国提供的贷款。 特点: 具有援助的性质; 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 与特定的建设项目相联,手续严格,按规定逐步提取。, 国际银行贷款:一国独家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 外国贷款:由市场所在国的银行直接或通过其海外分行将本国货币贷放给境外借款人的国际货币交易安排。 欧洲贷款:欧洲

8、银行所从事的境外货币的存储与贷放业务。,特点: 贷款用途比较自由; 借款人可获得大额资金; 筹资成本较高。, 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特点: 专款专用的限制性贷款; 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 期限较长,一般为5-8年,但最长不超过10年; 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二)短期资本流动 (Short-term Capital Flows) 短期资本

9、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1.贸易性资本流动:由国际贸易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 2.金融性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各国经营外汇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而引起的国际间资本转移。,3.保值性资本流动,又称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资金的安全或保持其价值不下降而进行资金调拨转移所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动。 4.投机性资本流动:投资者在不采取抛补性交易的情况下,利用汇率、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变动,伺机买卖,追逐高利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就早期国际资本的流向而言,资本输出

10、多集中在北美洲、拉丁美洲和澳洲(占一半以上);就资本输出的方式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私人股票、债券的证券投资。,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也加入了资本输出国的行列,资本流向以拉美、加拿大和西欧等国为主,资本输出方式则主要是政府借贷取代了私人资本借贷。大体上讲,截至二战前,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3)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从量上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从质上看,资本流向输出方式、资本结构等方面也

11、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 先,在资本流向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中,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对外的投资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次,就输出方式而言,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资本输出中直接投资取代间接投资成为主要投资方式,而从20世纪80 年代以后,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证券化的趋势,国际证券投资进入繁荣时期。再次,就资本结构而言,二战后制造业成为各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对金融、保险、邮 电、通讯等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而对采掘业、石油业等传统部门的投资所占比重迅速下降。,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

12、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3.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2转轨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金需求旺盛 3. 国际资本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明显增强 4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5国际资本流动部门结构发生变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1费雪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0世纪初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利率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而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果是消除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 其局限性是没

13、有考虑当时国际市场利率受西方大国操纵的现实,没有考虑国际投资风险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的影响。,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 麦克杜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是由西方经济学家麦克杜格尔(GDMacdougall)首先提出来的,亦称为麦克杜格尔模式。此后,西方学者肯普(MCKemp)、琼斯(RWJones)均作了更为细致的论述。,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 麦克杜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该理论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模式研究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在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

14、下,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充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可以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 麦克杜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这一模型假定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这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 麦克杜尔与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都没有区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因而不能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的现象,也没有考虑资本流动限制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3资产选择理论 资产选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宾。托马理论隐含的假定前提条件是信息是充分的。 托宾、马克维茨通过计算得

15、出:如果两国资产的收益不完全相关,则两国的投资者通过互换一定量的资产,双方均可减少投资风险,这就是资本从实际利率较高的国家流向利率较低的国家的原因。当投资者面临多种资产与多个国家可供选择时,上述模型仍然适用。,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3资产选择理论 该理论能解释各国之间的双向的证券组合投资资本流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忽视了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4垄断优势论 约翰逊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来自它使产品发生异质化的能力上。美国学者

16、尼克博克在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寡占反应论,对垄断优势论作了重要补充。,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4垄断优势论 约翰逊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来自它使产品发生异质化的能力上。美国学者尼克博克在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寡占反应论,对垄断优势论作了重要补充。,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4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可以较好地解释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也可以解释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现象。问题在于拥有垄断优势,特别是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为什么不通过产品出口或技术转让方式,而是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去获取最大利润呢?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又如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对此,该理论未能做出进一步的回答。,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一、国际资本流动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