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891083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5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行政监督,本章内容提要: 行政监督的概念 内部行政监督 外部行政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第一节 行政监督的概念,一、行政监督的概念 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行政主体对有义务执行和遵守有关行政法规范、行政指示、命令和决定的组织和个人实施的察看、了解和掌握其义务履行情况,督促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第一节 行政监督的概念,二、行政监督的种类 内部行政监督外部行政监督 一般监督专门监督 主动监督被动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第二节 内部行政监督,一、一般权限的内部行政监督 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平级之间的监督 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一般监督,第二节 内部行政监督,二、行政监察 概念国家各

2、级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对违法、违纪行为予以查处的活动。,第二节 内部行政监督,二、行政监察 职责和权限 程序性监察权 实体性监察权,第二节 内部行政监督,三、审计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独立进行的监督活动。,第三节 外部行政监督,一、外部行政监督的概念 国家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对公民、组织是否守法以及是否遵照执行行政命令或决定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第三节 外部行政监督,二、外部行政监督的一般原则 职权调查原则 当事人参与原则 程序公正原则,第三节 外部行政监督,三、外部行政监督的权限及其法律制约 传唤权及其限制 强制进入权及其限制 要求提供证据权及其限制 强制检查与证据保全权及其限制,第四节 行政法制监督,一、行政法制监督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 特征,第四节 行政法制监督,二、行政法制监督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执政党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公民与社会组织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