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887875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分析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内蒙古医学院 药物分析教研室,一、目的、意义、原则 1、目的:控制药品的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2、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意义: 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标准,能够真正控制中药的质量。,第一节 概述,3、原则:在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和药物质量的前提下,兼顾生产实际水平。不能把标准定的太高。,二、国家质量标准的分类,1.国家标准,2.企业标准,三、质量标准的特性,权威性,科学性,发展性,四、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药物组成固定,原料稳定,制备工艺稳定,五、质量标准研究程序,依据法规制定方案,查阅有关资料,制定质量标准草案,实验研究,一、名称 二、处方 三、制法 四、

2、性状 五、鉴别 六、检查 七、含量测定,第二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八、功能主治 九、用法用量 十、十一、注意 十二、规格 十三、贮藏,是质量标准内容的研究资料汇总。 一、鉴别: 1、原则上是对处方中各味药均进行鉴别实验研究,并根据情况列入标准中。,第三节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2、采用方法: 显微鉴别(有原药材入药),理化鉴别法(TLC最常用),性状鉴别。 3、TLC鉴别方法: 制备四个溶液: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对照品如果不是国家认可的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要进行纯度检查。,二、检查:所用的对照品必须是纯品 限量检查:纳氏比色管(比较反应强度) TLC(

3、斑点大小及色泽) 吸收值 含量测定(量不大于规定的值),三、含量测定 1、药味的确定,2、测定成分的选定 (1)测定有效成分:测定作用与功能主治一致的成分。 如: 山楂:有机酸类健胃消食 黄酮类治疗心血管疾病 制何首乌:大黄素(恩醌类)调节脾胃功能,(2)测定毒性成分 (3)测定二种或二种以上成分的含量: 总生物碱、黄酮、皂苷等测定,(4)测定易损失的成分: (5)测定专属性成分: 所测定成分要专属于一个药材。如果在几个药材中均含有,不宜作为含量测定控制成分。如: 小檗碱(黄连、黄柏) 阿魏酸(当归、川芎),(6)测定指标成分: 作用与方剂的主治功能无关,但其含量的大小与中药制剂的质量密切相关

4、。,(7)浸出物的测定: 如:桂龙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 方法 W(g) 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12h 乙醚,提取完全 置蒸发皿中(已干燥至恒重),挥去乙醚 干燥器干燥18h 精密称定(W1蒸发皿+挥发性成分+非挥发性成分), 105干燥至恒重(W2蒸发皿+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醚浸出物 =(W1-W2)/W样*% 本品含挥发性醚浸出物不得少于0.10% 。,3、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在研究的方法中确定一个好方法。好方法的主要评价尺度是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 4、方法学考察 在提取、分离、净化以及测定条件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效能指标好的有关内容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的方法。,(1)提取、净化方法、测定条件 (2)对方法进行考察的主要内容 加样回收试验评价准确度 加样回收率 = *100%,M总- Mx(含有),Ms(加入), 阴性对照试验(评价选择性) 阴性对照要对分析方法的测定无干扰,制备方法有两种。 A、不加入被测定药材 B、去掉被测成分(用色谱法去掉被测成分), 精密度试验 线形与范围 稳定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 A、重复性:相同条件下,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B、重现性:不同试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第四节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是确定有效期的依据。 第五节 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