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3825658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一、设计理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动口能力,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力争以生活化为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小组合作、课堂参与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

2、提炼观点。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设计依据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之框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行编写。本单元中所谈到的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主要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在发展中继承,具体内容有:目“传统文化面面观”介绍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形式;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介绍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介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总的来看,本课知识的难度不大,但与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尤其是“传统文化面面观”的内容。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以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提升能力,升华感情。三、学情分析中国人认为“百善孝为先”,我们的学生对于这一点非常认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发生与父母的矛盾甚至争吵,在新时期究竟怎样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孝文化呢,同学们对此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四、学习目标以中国传统“孝文化”为背景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能够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地位;识记传统文化的特点,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筛选和增加,加强对“新二十四孝”标准的认可,把对孝顺父母的感情落实在日常的行动中。五、学习重难点重点:对

4、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六、教学方法设计教法设计:本课知识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难度不大,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学法设计:自主学习法。通过案例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并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七、教学准备及课程安排教学准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利用网络、教辅资料开发、收集和整理各种课程资源,并使用PPT制作教学及导学案。学生按照老师要求预习课本的相关知识。课程安排:班级授课,1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八、教学过程篇章:

5、寻孝-了解传统文化大家一定听过这句话“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孝”看成是重要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孝”字的起源和孝字的演变。从“孝”字的演变我们请同学来说文解字,说说你理解“孝”字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总结: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第二篇章:知孝-认识传统文化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影响地位举例探究活动2: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6、所有亲人都要一起举行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小结: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的鲜明的民族性,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已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材料告诉我们,重阳赏菊之俗其文化内涵既相对稳定又能与时俱进2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于现实生活4在长期历史积累过程中得以继承、发展A2、3B1、3c2、4D3、4探究活动3:孝是儒

7、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思考:旧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做法是否都积极可取?结合材料请你用辩证的观点谈谈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为什么?小结: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

8、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精华部分保持和发扬。糟粕部分“移风易俗”,改造或剔除。受爱农文化和家国伦理观念影响,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变化,应该摒弃传统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4、人们的传统观念应该因时而变A1、2B2、3c1、4D3、4过渡: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并不那么认同。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

9、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前面提到了孝文化传承到今天有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进一步探讨,请大家去看二十四孝故事思考:旧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做法是否都积极可取?结合材料请你用辩证的观点谈谈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小结: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

10、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第三篇章:行孝-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多媒体播放动画-时间都去哪了某中学布置了一下孝心作业:大年夜给父母洗脚;对父母说出我爱你;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过年时给父母磕一个头。思考:1.你赞同以上尽孝的方式吗?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尽孝?探究活动4:过渡:刚刚我们提到了继承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精神,“新二十四孝”标准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由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

11、版“24孝”行动标准。新“二十四孝”标准新24孝标准:带着妻小常回家2、共与父母度节假3、生日宴会要举办4、亲给父母做做饭每周不忘打电话6、长供父母零钱花7、建立父母“关爱卡”8、聆听父母往事拉教会父母能上网10、常为父母拍照玩11、关爱父母说出口12、沟通父母心结扣3、支持父母之爱好14、赞成单亲再婚好15、定期父母做体检16、购买父母适保险新闻时事常交流18、带着父母参活动19、工作地方父母览20、陪伴旅行故地逛1、能和父母共锻炼22、父母活动也露脸23、陪着父母访老友24、提供书报老电影九、板书设计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十、课堂练习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

12、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Bc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XX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

13、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BcD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XX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

14、启示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B.c.D.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BcD家文化和孝文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家族成员聚集而居,并肩奋斗涂存、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与责任。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和孝道理念,使尊老、爱幼、助老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老年人最中意居家养老的原因十一、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