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821505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的外形和内景》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脊 髓,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脊 髓,外形 内景 功能 损伤,一、脊髓外形 1、位置 位于椎管中 2、两端 上端平枕骨大孔接延髓, 下端平L1(成人),L3(儿童)。 3、两个膨大 1)颈膨大:C4-T1, 与上肢形成有关 2)腰骶膨大:L2-S3,与下肢形成有关,3、一个脊髓圆锥和一条终丝 4、六条纵沟 5、马尾 6、 31个节段 C1-8 T1-12 L1-5 S1-5 Co1,7、 脊髓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四平齐, 五八减一 上胸减一,中胸减二, 下胸(减)三 腰髓居于T10-12 骶尾藏于L1椎,Relationship of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2、to vertebrae,二、脊髓内部结构,灰质 白质 网状结构,(一)脊髓中央管 位中央,上通连第四脑室,下断膨大成终池,内容脑脊液。,(二)脊髓灰质,1、前角: 前份膨大 1)神经元 神经元(大),神经元(小) 2)神经核 前角内侧核全长,躯干肌 前角外侧核颈、腰膨大,上、下肢肌,2. 后角(核团) 缘层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后角边缘核节段间联系(I层) 胶状质节段间联系(II层) 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III层) 胸核(背核)仅见于C8L3,组成脊髓小脑束(VII层),3.中间带 内侧核 与内脏感觉有关 外侧核 (1) C8/T1-L3节段侧角,交感低级中枢 (2)骶副交感核 S2

3、-4节段, 副交感低级中枢,Rexeds lamina 板层,(三)脊髓白质 1、分部: 前索 后索 侧索 白质前连合,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 下行传导束(运动传导束) 固有束,2、重要传导束,重要上行束: 薄束和楔束粗纤维(本体感觉) 脊髓小脑束粗纤维(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细纤维(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粗纤维(粗浅触觉和压觉) 还有脊髓顶盖束,脊髓前庭束、脊髓皮质束、脊髓脑桥束、内脏感觉束,薄束和楔束,薄束和楔束 薄束:由T5节段以下脊N后根(内侧部)入后索上行薄束. 楔束:由T4节段以上脊N后根(内侧部)入后索上行楔束. 特点:本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属第一级神经元的纤维,脊髓丘脑束,

4、脊髓丘脑束 躯干四肢皮肤痛、温、粗触压觉 脊髓背外侧束上行1-2节段 后角固有核发出的纤维 经白质前连合至对侧 侧索/前索,转向上行构成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和前 束(粗触压),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到通路,*下行束 皮质脊髓束,Ascending tracts,Fasciculus gracilis(薄束),Fasciculus cuneatus (楔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后束),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束),Descending t

5、racts,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皮质脊髓侧束),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 (皮质脊髓前束),Rubrospinal tract (红核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 (前庭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 (网状脊髓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内侧纵束),Tectospinal tract (顶盖脊髓束),三、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节段内反射 节段间反射 躯体反射 内脏反射,四、脊髓损伤的表现,1、脊髓全横断 2、脊髓半横断 3、脊髓前角受损 4、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