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36846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门培训课程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姚梅林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吴庆麟、庞维国教授共同主持,力求从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观念更新和学习方式及动机理论等几个角度阐释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广大参训教师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基于学习动机的高校教学设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大学生学习拖延总体(39.7%)考前准备(47.1%)完成作业(32.9%)自主学习(48.1%)“八字方针”的后果,摘 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来源教学中的动机设计,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好奇心兴趣需要自我效能胜任力态度,外部动机就业挣钱升学交往父母期望

2、服从管理,学习动机问题,“Chinese high school is a hell, but college is a paradise.”大二是学习拖延的转折期;学习动机低下是突出问题;内在学习动机缺乏。,为什么学习动机低下?,高中学习累了,休息一下?因为是“90后”?学习无用论?我们自身的问题在哪里?,二、大学生学习动机来源,外部强化物成就追求成败归因自我效能自我价值学业目标课程吸引力,强化类型(Skinner,1970),强化规则,效果律行为是否得以增强,取决于对行为结果的满意度相依律行为与结果直接关联临近律结果紧跟行为之后,期望理论(Atkinson,1958),动机预期的成功概率成

3、功的诱因价值任务难度中等时,成就动机最强;任务简单,高成功率,不利于增强动机;任务太难,成功率低,不利于维持动机。,归因理论(Weiner,1974),对先前任务成败的归因决定着后继的任务动机。人们通常把自己的事业成败主要归因为六类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因素(人与事)。,六类因素的特征,能力: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努力: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任务难度:外在的、稳定的、不能控制;运气:外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身体状况:内在的、不稳定的、不易控的;其他:外在的、不稳定的、不易控的;,自我效能(Bandura,1982),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项

4、具体任务的主观评价;人们面临着一项任务时,能否主动地全力以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己效能的评估。,自我价值(Covington,1984),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人视成功为能力的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成功难以追求,改以逃避失败维持自我价值;知之恐惧(Maslow)与防卫机制(Freud).,目标特征与成就 (Locke & Latham,1990),目标特征具体与概括近期与远期简单与困难具体的、近期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又可以完成的目标,最具有激励作用。,目标特征与任务承诺(Ryan & Deci,2000 ),指派与选择是否有选择的自由,是否自我决定;默视与反馈反馈代表关注与

5、重视,三、教学中的动机设计,教学应以学生而不是知识体系为中心设计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运用ARCS模型,1.从学科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学本身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教材不是学生的“学材”;把学科知识转变成教学内容,是一次再创造。,2. 设计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Dochy, Segers, Van den Bossche, and Gijbels (2003) 发现,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教学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2、问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跃课堂气氛,问题情境的设计,真

6、实性情境新颖性情境启发性情境开放性情境,问题的功能设计,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的问题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3. 应用ACRS模型,AttentionConfidenceRelevanceSatisfaction,吸引注意的方法,新近生活事件导入工作问题导入幽默、故事导入新颖的呈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材料的强度刺激材料的新异性刺激材料的对比关系刺激材料的运动变化,增加内容关联,内容与学生生活、工作关联;内容能引起学习者的求知欲;内容能提升学生的技能;内容能满足发展需求。,增强自我效能,成功的经验他人的言语说服(权威性、可信性)榜样的示范(观察学习,榜样的相似性)躯体的自我反馈,结果满意,学到新东西;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教师和组织者认真努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