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

上传人:jct2****808 文档编号:83652494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痰技术课件-重症医学科(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吸痰,重症医学科,吸痰技术,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影响“正确、有效”吸痰因素,充分湿化气道 正确有效的吸痰 1.掌握吸痰时机 2.吸痰前后充分吸氧 3.吸痰前气管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 4.吸痰管的选择 5.吸痰技巧,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护理的临床体会 龙雪梅,重庆医学2008 年10 月第37 卷第19 期,痰液黏稠度判别方法,度(稀痰) 。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咯出;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度(中度黏痰) 。痰的外观较度黏稠,需用力才能咯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度(重度黏痰) 。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咯出;

2、吸痰时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姜超美,白淑玲.人工气道后痰液黏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华护理杂,1994,29(7):434.,充分湿化气道,呼吸机加温湿化 雾化吸入 气管内滴入湿化液 用生理盐水作湿化液,由于肺蒸发面大,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很快,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 有文献指出,1.25%碳酸氢钠气道冲洗法是保证气道湿化和预防肺部感染较为可靠的措施,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法。,王云兰. 气管内插管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 . 实用护理杂志,1985 ,1 (8) :39.,国外研

3、究证明,生理盐水对分泌物的移动和变稀是无效的,既影响氧合作用又易增加感染机会 有医生、护士认为在吸痰时气管内滴人生理盐水可稀释分泌物,必要时吸痰前气管导管内滴入NS,便于吸出,甚至有的护士把气管内盐水冲洗作为常规,然而,研究发现盐水与呼吸道分泌物并不能混合成易被吸出的较稀分泌物,反之,这样操作会影响氧合作用,增加感染。,掌握吸痰时机,必要时吸痰:根据病人咳嗽、有痰、呼吸不畅、听诊闻及湿罗音、呼吸机显示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快进行吸引。 反之,氧分压及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才吸痰,这样操作会影响氧合作用,增加感染。 视病情吸痰,如1次2h, 吸痰频繁易损伤呼吸道粘膜,同时因呼吸道受到刺激

4、使分泌物增多。,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肺部听诊痰鸣音时 :呼吸机压力报警时 :患者咳嗽时 :主观方面(无理由、觉得该吸痰、遵医嘱和按时间) 结果:不同时机吸痰,机械通气效果不同。 结论:肺部听诊痰鸣音时和呼吸机压力报警时作为最佳吸痰时机,效果最好。,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最佳时机 孙业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5卷第7期下半月版,吸痰最佳时机是听诊双肺部痰鸣音 因此护士应按时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吸痰时机及操作方法的探讨邢凤春,于秀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6月第11卷第6期上半月版JPMT,June2004Vo111No6A,拿起听诊器,吸痰前后充分吸氧,吸痰前先给病人吸人高浓度

5、氧23分钟 吸痰前后高浓度氧气吸入,避免因吸痰引起缺氧使无氧代谢加强,细胞内钾离释放,抑制心肌收缩力而致心搏骤停。 有文献报道:吸100%纯氧时,肺内和血液中氧贮备量分别是3000 ml和950 ml,而吸空气时只有450 ml和850 m1L 。故我们在吸痰前短时间给病人吸人高浓度氧增加了病人体内的氧贮备,尤其是肺内的氧储备增加明显,提高了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轻了吸痰时病人的不适反应,提高了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减少了吸痰对病人心率、血压的影响。,吸痰前后充分吸氧,方法: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病人可在呼吸机上按100%氧吸人2分钟按键,自动吸100氧2分钟后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套管内

6、吸氧或鼻导管吸氧的病人调高吸氧流量56升分,吸人高浓度氧23分钟后吸痰,注意调高吸氧浓度时湿化瓶内蒸馏水位应为13水平,防止高流量氧气导致湿化瓶内的蒸馏水通过吸氧管涌人病人呼吸道,造成严重后果.,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的内径的12,吸痰管过粗,产生的负压过大,易造成损伤,吸痰管过细,产生负压小,吸痰不畅;成人患者可选用l0l6号的。 一般成年人的气管内套管直径为79mm ,所以,吸痰管的直径应选22.5mm。 吸痰管的长度要够长,我们病房目前采用的吸痰管长度为50cm,适用于各种气管导管及直接经口、鼻插入气道吸痰; 吸痰管的软硬要适中,有一定

7、弹性,不易扭曲;应选择有1个正孔、2个侧孔的吸痰管,这种吸痰管可分散吸痰时的负压,减少刺激。,负压接口,调节负压,钱元成呼吸治疗的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成人80120 mmHg,儿童6080 mmHg,成人20Kpa,小儿 13.3Kpa,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吸痰技巧,吸痰前先将吸引管前端用消毒石蜡油润滑,减少对黏膜的损伤 再将吸引管徐徐插入内套管,待吸管达到一定深度就可以缓慢转动吸引。 遇有分泌物宜稍停留,防止将吸起的痰液推下。 由于解剖上的特定关系,吸引管常可深至右支气管中。提倡一次性吸痰管,吸引管进出气管套管次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3 次为宜, 否则痰一次不

8、能吸净者,应吸痰与吸氧交替进行,负压吸引的实施,除无菌操作以外,还需“轻”、“快”、“转”、“散”。 “轻”吸痰动作要轻柔,吸痰管要轻轻插入,不要用力过猛; “快”动作要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 “转”边捻转、边吸引、边上提的吸痰方法,防止拉锯式和边插边吸的损伤性吸痰; “散”采用多孔吸痰管(除端孔外在不高度有不等的侧孔)。,严格掌握好吸痰的手法,动作一定要轻柔,将吸痰管外表湿润后捏住连接管处关闭负压后轻而快插入气管导管或病人的口鼻腔至气管、支气管内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比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长35 cm,直接经口、鼻插入气道吸痰者插入的深度根据病人的情况、痰液聚积

9、的部位而定,一般为1O25 cm。 放松开放负压,以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出,手法轻巧、动作轻柔,如遇痰液多时在旋转提出的过程中可稍停留,将吸痰管轻轻的左右稍摆动,吸出气管内较多量的痰液,切忌来回抽插,导致损伤。,减轻ICU病人吸痰时不适反应的护理方法 冯湘萍 赖旭春黄伟梅现代护理,2004年第10卷第3期,插管合适深度 隆突上2-3cm,严格掌握好吸痰的手法,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比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长35 cm,直接经口、鼻插入气道吸痰者插入的深度根据病人的情况、痰液聚积的部位而定,一般为1O25 cm。 放松开放负压,以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出,

10、手法轻巧、动作轻柔,如遇痰液多时在旋转提出的过程中可稍停留,将吸痰管轻轻的左右稍摆动,吸出气管内较多量的痰液,切忌来回抽插,导致损伤。,减轻ICU病人吸痰时不适反应的护理方法 冯湘萍 赖旭春黄伟梅现代护理,2004年第10卷第3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内,后吸口腔、鼻腔内的痰液,以防污染气管造成感染。 操作时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再吸净患者气管内的分泌物,放松气囊后再吸引深部痰液,以免分泌物进入气管发生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严防交叉感染,必要时戴无菌手套,吸痰管每次吸痰后及时更换,最好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口腔和气道同时吸引时应遵循先气道后口

11、腔的顺序,吸痰盐水也应口腔和气道分开使用。,吸痰先后顺序?,吸痰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气道痉挛、面色紫绀、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应立即停止吸痰,接呼吸机并给高浓度的吸氧. 1如心动过速或早搏、血压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吸人高浓度氧气。 2.如发现患者在吸人高浓度氧气后,血氧饱和度未恢复到原来水平,应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是否正常,或是否有痰痂阻塞气管。,吸痰时密切观察,3对神经科患者应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及脑室或其他引流情况以防吸痰刺激引起颅内压增高 4.有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可出现喉痉挛、发憋、呼吸增快、腹压升高等情况及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人可缓解。 5.为清醒患者吸痰时应充分感觉

12、其耐受程度,躁动的患者予以相应安慰,鼓励其配合 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多少,负压吸引的并发症,缺氧 有因吸痰不当致心跳骤停的报导,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律失常有关 有气道黏膜损伤 负压过高引起肺不张等并发症,吸痰效果评估指标,患者舒适安静与呼吸机同步 SpO2与吸痰前相比上升2% 气道压力下降 3 cm H2O 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则认为通气效果有效。,若以上指标无变化认为无效 若出现与吸痰前相比有下列之一: SpO2 下降 2% 心率增加 20 次/m in 烦躁 气道痉挛 视为吸痰导致机械通气效果恶化。,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6月第11卷第6期上半月版JPMT,June2004V

13、o111No6A,吸痰注意事项,吸痰前护士因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避免在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操作 对颅内压增高患者尤其要掌握安全吸痰时机。 吸痰前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彻底评估患者吸痰的适应征,密切观察吸痰过程。在病人能够自行咳痰的前提下应该鼓励病人自己咳出分泌物。 由于潜在危险,吸痰要熟练操作,手法轻柔,防止损伤粘膜 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www.joannabriggs.edu.au/pdf/bpsuc.pdf,1张劲,金环,陈东娥,等.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3):54-55.,吸痰管内径不要超过人工气道的1/2。 吸痰时间小于1015秒

14、。 高氧通气时注意吸痰时间应不超过10s 吸痰“前-中”通气的变化,有可能肺不张,应注意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颅内压增高、心血管手术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能不耐受吸痰。 若已知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增加,吸痰至少间隔10分钟,尽可能彻底评估,不要机械的按照护理计划进行。 吸痰前的血氧水平高能够减少吸后低氧状态。,www.joannabriggs.edu.au/pdf/bpsuc.pdf,吸痰注意事项,吸痰法临床并发症,低氧血症 呼吸道粘膜损伤 感染 心律失常 阻塞性肺不张 气道痉挛,低氧血症,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发病原因 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 吸入氧浓度降低; 吸痰时卷入气体量不足,或

15、气道内注水易引起小气道阻塞或肺不张; 吸痰刺激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 吸痰前未提高吸氧浓度; 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过粗、置管过深; 使用呼吸机者脱离呼吸机。,低氧血症,临床表现 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协调动作差; 缺氧加重:疲劳、精细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紊乱似醉酒; 严重时头痛、紫绀、眼花、恶心、呕吐、耳鸣、全身发热,不能自主运动和说话,意识丧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抽搐、张口呼吸、甚至呼吸、心跳停止,临床死亡。,低氧血症,临床表现 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协调动作差; 缺氧加重:疲劳、精细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反应迟

16、钝,思维紊乱似醉酒; 严重时头痛、紫绀、眼花、恶心、呕吐、耳鸣、全身发热,不能自主运动和说话,意识丧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抽搐、张口呼吸、甚至呼吸、心跳停止,临床死亡。,低氧血症,预防 选择适当的吸痰管; 吸痰过程中若有咳嗽,可暂停操作; 不宜反复刺激患者气管隆突处,以免引起咳嗽反射; 吸痰不宜插入至支气管处,否则易堵塞呼吸道; 使用呼吸机者,不宜脱机时间过长;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 及时吸痰; 吸痰时密切观察病情。,低氧血症,处理 已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压吸氧; 酌情适时静注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低氧血症,发生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呼吸道粘膜损伤,呼吸道粘膜损伤,发病原因 吸痰管质量差,质地僵硬、粗糙、管径过大; 操作不当、缺乏技巧,例如动作粗暴、插管次数过多、插管过深、用力过猛、吸引时间过长、负压过大; 鼻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充血、干燥; 烦燥不安、不合作; 呼吸道粘膜炎症水肿患者。,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