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63369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王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1作者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2背景剖析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

2、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一 无端崖之辞,哲思短章 世界以痛吻我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说这话的人是个被上帝亲吻过歌喉的伟大歌者。他以自己的灵魂歌唱。而拙于歌唱的我们,愿不愿意活在自己如歌的心情之中呢不因“痛吻”的狰狞而贬抑了整个世界;学会将那个精神的自我送到一个更高的楼台上去俯瞰今天那个被负面事件包围了的自我;

3、不虐待自我,始终对自我保持深度好感;相信歌声的力量,相信明快的音符里住着主宰明天的神;,试着教自己说: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够改变的,拿出胸怀去接受那不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区分这两者。 不仅仅是如歌的心情,我们甚至还可以奉上自己的“行为艺术”啊!永记儿时的一个夏天,我和妹妹外出突遇冰雹,我们慌忙学着别人的样子脱掉外衣,却不约而同地去对方头上遮挡世界“痛吻”着太多的人,当你想到分担别人的痛苦的时候,你自己的痛苦就会神奇地减淡。 盼着自己能够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修身名句 鲍鱼不与兰茞同笥而藏。 韩诗外传卷九 赏读:兰茞:香草。笥:方形的竹器。咸鱼不能跟芳香的兰茞同放在一个竹器里。比喻贤良

4、的人不会与不贤的人在一起。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己。 战国策韩策 赏读:在夜里行走的人能不干坏事,却不能让狗不对自己吠叫。这话说得好。试想一个人即使行端品正,也不能保证背后没人说你的坏话。所以,只管走你的路,让狗去吠吧!,回头,回头看,顾惜,拜访,考虑,难道,拉开弓,延请,伸长,拉,扯,文体的一种,任意,用耳朵接受,听信,好像,代词,你,代词,此,连词,至于,偏颇琐屑的言论,寓言人物的名字,退却,传说,道听途说,使觉悟,用白色土,做成干肉,相差很远,当是时,犹象人也 _ 措杯水其肘上 _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_ 子何为者邪 _,判断句,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5文言句式,6

5、文白对照,主旨归纳 本课所录7则选文,主要是通过寓言故事来反映庄子的思想态度。庄子笔下的寓言故事及寓言故事中奇丽诡谲的艺术形象,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其深沉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本课选文主要反映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表达了庄子对至高的人生境界和人生大气象的推崇与赞美,对荣华富贵、权势名利鄙弃的思想感情。,重点突破 在第2则寓言故事中,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它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提示 射箭在古代司空见惯,然而列御寇善于射箭,把满满一杯水放在胳膊肘上,引弓连发数箭,箭箭中的,而滴水不洒,这已经让人惊愕了;但在“射之射”之上进一步翻出伯昏无人的“不射之射”,说他背对深渊,脚掌三分之二(也有

6、人说是十分之二)悬空,面不改色心不跳,让列御寇汗流至踵,导致难中目标的结局。,实际上这是“有心而射”和“无心而射”的区别。前者是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的;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只有到达“至人”之境,才能出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的状态。在写法上体现了以实衬虚,逐层深入的特点,用通俗的寓言揭示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超凡脱俗、万念成空,才能达到至高境界。,任公子钓鱼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任公子钓鱼,真是不同凡响。他先做了巨大的鱼钩和巨大的黑色钓绳,拿来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不仅如此,他还蹲在了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浩瀚的大海。不过,尽管他天天都在那里守候,一年下来,却没有钓上一条鱼

7、。后来终于钓上一条惊天骇地的大鱼。任公子有大抱负、大才能,又耐得住寂寞,有恒心,有毅力,所以最终有大作为。我们应该像任公子一样,树立远大理想,持之以恒,争取获得最大的成就。,简析第6则寓言蕴涵的寓意。 提示 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如果等庄子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蜀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个故事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的惯用伎俩。,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提示 (1)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诸多奇特无比的形象。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式,让人

8、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受到启迪。他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在一种超现实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任公子钓鱼一事,可谓天外奇谈,匠石运斤成风,斫垩不伤,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却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寓言故事生动形象,摇曳多姿。如将权迷心窍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通俗易懂;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行对比,说明强求必不得;能工巧匠并不稀奇,胆大如斗的人也不少见,但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文本审美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从“浑沌七窍”看庄子的无为

9、“浑沌七窍”选自庄子应帝王。故事情节简单,叙说纯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浅显,但构思奇特,寓意很深。它首先虚构了三位神道,一南一北一中,居住三处,原无瓜蒂之亲,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儵、忽二帝各不串门,而不时相聚于浑沌帝所,当然是因为中央之帝所在距离适中,不必远涉,故颇合情理。浑沌“待之甚善”,尽地主之谊,很有人情味。儵、忽因感恩而商议报答,其对话与心理也属常情。,而对话中点明浑沌帝的生理特征头部没有七窍,这一特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七窍,怎么“视听食息”?怎么视五色,听五音,食五味,吸空气?在好心人看来,那岂不悲哀?于是乃有为浑沌凿眼耳鼻口七窍之举。至此,除浑沌的模样匪夷所思外,故事描写虽然熨

10、帖细腻,仍然较平淡,尚无惊人之笔;而出人意料的高潮,则在结尾。 以德报善,南、北二帝付诸行动,每天为中央之帝凿出一窍。按理说,七窍凿成,功德圆满,应该皆大欢喜。如果是如此结局,本篇将是味同嚼蜡的平庸之作。,出乎意料的是,浑沌本来按其本性生活,活得好好的,却因为被凿出七窍而致死。主观上的感恩图报,变成了客观上的恩将仇报,这一结局令人目瞪口呆,啼笑皆非。这种反讽效果正体现了庄子寓言虚幻、夸诞、浪漫之奇。 本篇的寓言也因结局而显豁。唐成玄英疏云:“凿七窍以染尘,乘浑浊之至淳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任情适性,一切矫情逆性之举,即使自以为充满善意,也会因违背自然而遗患无穷。这则离奇而悲惨的故事,表现了典型的道家思想。,见Word版活页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