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633272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课件 第11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28,1,第三节 所得税费用,一、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 所得税费用是指应在会计税前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下同)。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 应付税款法:只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既要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也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理论上要优于应付税款法,但其理论难度和复杂程度可能导致企业实际执行时困难重重)。,2019/2/28,2,二、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

2、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所得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是计算交纳所得税的依据。由于企业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口径、计算时间可能不一致,因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目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019/2/28,3,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会计 税法 会计税前利润,收入,调减(),调增(),费用,调增(),调减(),应纳税所得额,P263例1112,2019/2/28,4,例:A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

3、25%。2007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 (1)20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5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会计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2)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500万元。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3)当期取得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成本为8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市价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违反环保法规应支付罚款250万元。 (5)期末存货账面

4、余额为2075万元,计提了75万元的跌价准备。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要求:计算A公司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2019/2/28,5,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3000+(150020%-150010%)+500400+250+75 =3575(万元) 2007年度应交所得税 =357525%=893.75(万元) 2007年度当期所得税费用= 2007年度应交所得税 =893.75(万元),2019/2/28,6,练习题,(单选题)某企业2008年度利润总额为1800万元,其中本年度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已计入营业外支出的税收滞

5、纳金6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8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400 B.401.5 C.450 D.498.5 答案解析: 2008年度所得税费用(1800200+6)25401.5(万元)。 (单选题)某企业207年度利润总额为315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50万元,实际分配并发放工资为230万元。假定该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7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92.4 B.99 C.105.6 D.181.5 答案解析:(315-15)33%=99(万元),B,B,20

6、19/2/28,7,三、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由于暂时性差异的发生或转回而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一)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递延所得税费用,2019/2/28,8,(一)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1、计税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果这些经济利益不需要纳税,那么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以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

7、是相同的,而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准则的规定与税法的规定不同,可能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 例1113、例1114,2019/2/28,9,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对于预收款项产生的负债,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不征税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未来不可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未来不可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零,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

8、是,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2019/2/28,10,2、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所得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19/2/28,11,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

9、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2019/2/28,12,(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现行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按两

10、者之差冲减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按两者之差增加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19/2/28,13,(二)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现行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按两者之差增加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按两者之差冲减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负

11、债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019/2/28,14,(三)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上述计算结果,正数:递延所得税费用,负数:递延所得税收益,2019/2/28,15,四、所得税费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及递延所得税费用以后,利润表中应予以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

12、税费用,即: 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2019/2/28,16,练习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的有( )。 A.当期应交所得税 B.递延所得税收益 C.递延所得税费用 D.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 答案解析: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分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所以选项ABC都会影响所得税费用项目的金额;但是选项D是要减少应付职工薪酬,对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ABC,2019/2/28,17,第十一章补充作业,资料:甲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6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

13、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项目如下: (1)本年投资收益中有50万元为国库券利息收入,有100万元为从子公司分回现金股利,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也是25% 。 (2)本年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只有360万元允许税前扣除。 (3)年末,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600万元,计提了跌价准备4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 (4)2007年4月取得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基金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本年违反税法规定应支付滞纳

14、金10万元。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 (2)编制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2019/2/28,18,第四节 净利润及其分配,一、净利润 二、利润分配 三、利润结算,2019/2/28,19,一、净利润,净利润是指企业的税前利润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净利润一般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净利润的核算一般可以分为账结法和表结法两种方式。 (一)账结法 (二)表结法,2019/2/28,20,(一)账结法,账结法是指在每月月末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所有收入类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

15、记所有费用类科目。经过上述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月末均没有余额,“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发生的净亏损。采用账结法,账面上能够直接反映各月末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和累计发生的净亏损,但每月结转本年利润的工作量较大。,2019/2/28,21,(二)表结法,表结法是指各月月末不结转本年利润,只有在年末才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采用表结法,各损益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表示累计的收入或费用,“本年利润”科目111月末不作任何记录。12月末结转本年利润,借记所有收入类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所有费用类科目。年末,损益类

16、科目没有余额,“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全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表示全年累计发生的净亏损。采用表结法,各月末的累计净利润或净亏损不能在账面上直接得到反映,需要在利润表中进行结算,但由于平时不必结转本年利润,能够简化核算工作。,2019/2/28,22,结转各项费用,结转各项收入,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2019/2/28,23,二、利润分配,(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二)提取盈余公积 (三)有限责任公司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四)股份有限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2019/2/28,24,(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亏损的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