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633255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无师自能把字写漂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 无 师 自 能 把 字 写 漂 亮,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 侯 忠 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加强写字教育,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大事,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使他们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我县是著名的“书画之乡”,书法艺术氛围浓厚,加强写字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学校从2004年

2、就着手加强写字教育工作,以“规范写字教学,充分挖掘写字育人效能”课题研究为促进点,大力开发实施写字育人特色课程,提高写字活动育人效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写字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6月份刚刚通过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国家级验收。,在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中,我探索了写好字的一般规律,就是先“入帖”再“出帖”。低、中年级学生以“入帖”为主(暂时不要想着写出自己的风格,一心一意写得“像”),高年级学生适当“出帖”(等把帖练纯熟了,慢慢琢磨出自己的风格,加入个性化东西。达到一定水平倘若还老于“描摹”,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 。 “入帖”时关键是多描,多对照,多改进,持之以

3、恒地多练。我结合很多的优秀写字方法,逐步形成了低、中年级“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实际上就是一个练字的流程。该写字法旨在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的基础上写美观、写漂亮。,在全县写字教学经验推介会上,我执教了一节写字课,并做了写字教学经验介绍。,在去年的市暑期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上,我执教了一节写字课,简单介绍了这个写字法。,这个写字法入选市教科院组织编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关于“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的流程,很简单,就是写一个字的过程包括“空描一遍 写第一遍字 对照一次 写第二遍字 二次对照 写第三遍字”。 指导学生运用“描一对二写三”写字法,基本能实现三个教学目标:

4、1.指导学生不仅把写正确、规范,还尽量写得美观、漂亮; 2.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自能写字的能力; 3.能渗透汉字的结构规律,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领略祖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一、描,1.为什么描 从写字的进程来看,练习写字就是通过眼睛往大脑里输入好的字形,在大脑里整合后,用新的字形代替原来的字形,通过手再把好的字形表示出来。写好字的秘诀就是能够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描是认真读帖的好途径。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

5、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得好:“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观察”做到了“精、细 “拟之”怎能不“似”?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导致很多人以字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据了解,目前小学写字教学中轻“描”淡“写”的现象很普遍,有的教师对待生字的描红走过场,没有指导,不提要求,更吝啬评价。有的教师干脆把写生字当家庭作业来布置,非但没有发挥描红应有的作用,反倒养成学生写字不耐烦、草草了之的坏习惯。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普遍觉得学习课文的时间不够用,因而占用了写字时间;从学生方面

6、看,主要由于不明了描红的意义,也不会描红,更体验不到描红的成功感。,据观察,目前学生写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愿观察,静不下心来观察,也不会观察,一看要写的是什么字,就开始写,唰唰唰,一下子就写五六个,甚至十几个,一个比一个差。而教师指导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指导学生用心观察,悉心模仿,甚至放任自流,致使学生练字效果事倍功半。应该说,练习写字,其实就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或初学者来说,锻炼的主要是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练习写字其实就是要丢掉自己原来字的不规范写法,而换成范字的规范写法。如果不注重让学生观察、改进,练来练去永远是自己原来的写法,很

7、难长进。,2.描什么 描是为了观察,按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观察。 整体观察: 看结构形式 看结字原理 看整体气势,部分观察: 看起笔位置 看笔画位置 看笔画取势 看笔画特点 关注临近中线笔画 关注主笔,结 构,协稳原理,就让原理,匀称原理,结字原理,结构形式,独体结构,包 围 结 构,合体结构,纵向组合,横向组合,内外组合,左中右结构,左 右 结 构,上中下结构,上 下 结 构,布白均匀,重心平稳,突出主笔,左右揖让,结构 理论,上覆下承,掌握结字原理、结构之法很重要: 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授之以渔,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防止练过的字写得好,没练过的写不好;描红、临摹字帖时写得好,离开字

8、帖写不好。 汉字的结字原理主要有: 1.匀称原理:笔画之间的空白间隙力求疏密匀称适度。 2.协稳原理:笔画或各组成单位之间要协调平稳,整个字不失重心。 3.就让原理:笔画或各部分之间要收放相顾(呼应)、穿插避就、彼此相依。,汉字的结构之法有很多,如: 1.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4.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5.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6.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

9、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7.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8.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9.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0.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1.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12. 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13.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14.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3.怎么描 空描,即笔尖不碰到字

10、帖上的范字,而是离字帖上的范字一二毫米的距离,把范字描一遍。要求空描时全神贯注,心定气和,神入静界,仔细观察范字的结构和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以及笔画在格中的位置与走势,形成汉字的定位、定型。并用心感受、揣摩并模仿作者是怎样写出每一笔来的。空描要慢,边描边看边记,特别注意和自己平时写法不一样的笔画(如“链”字的走之旁),并理解这些笔画为什么这样些写,不仅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空描的好处是能观察得细致入微,能发现每一笔画的细微之处。做到“笔在字上走,字在心中留”。初学者只有如此精心地去读贴,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变“眼中”的字为“心中”的字,意在笔先,书写起来才能下笔有神,

11、准确顺畅,给人以美的享受。,直接描红一是把字描得走了样,再对时就不好对了;二是容易让学生产生完任务的心理,只是把红色笔画变色,不仔细观察,更不用心感受笔画的书写过程。 而隔着一层薄纸在范本上摹写则“雾里看花”,往往观察得不够细致,照“葫芦画瓢”地写一遍。 临写则容易看一笔写一笔。,边描边观察边记 整体观察: 看结构形式 看结字原理 看整体气势,部分观察: 看起笔位置 看笔画位置 看笔画取势 看笔画特点 关注临近中线笔画 关注主笔,黄庭坚说闭上眼睛能看到这个字在眼前重现,才能动笔写。字的笔画结构都牢记于心的时候才是你的。 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

12、帖上的形状。 空描一遍后,闭眼想一下是否在脑海中记住了范字的样子,要是记不住再空描一遍。最好通过空描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注意交流: 交流描的收获,观察的结果,以取长补短,成果共享,享受成功,激发兴趣。 注意字理引导: 如描“链”字,带金字旁的字往往与金属有关系;描“怜”“惜”字,带竖心旁的字往往与心情、心理有关系等。,二、写第一遍,即在描的基础上,不看范字,更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而要根据记忆一下子把整个字写出来,尽量表现出这个字的特征,这样有利于计划好整个字的结构布局。 注意1: 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是大忌,看一眼就瞎写叫“抄帖”,是大大忌,都不行。 注意2: 保持正确的写

13、字姿势,记住“十七个字”: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一尺、一寸、一拳头。,三、第一次对照,1.为什么对照 描时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样子,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何况光靠描不一定能准确记住范字的样子。因此写出的字和范字一定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别。通过比较,找出两者的差距。这个差距越大,所写的字就越不如字帖;这个差距越小,所写的字就越接近字帖,就越好看,甚至达到“形似”且“神似”的境界。对照就是为了找出那些写得不够好的部分或笔画,进行改进。,2.怎样对照 让写的字离范字近一点,最好左手指着范字,右手指着自己写的字。 先

14、对照整体结构; 再分部分对照; 最后一笔一笔地对照。 把不满意的部分或笔画圈出。,注意育人: 如“链”字的最后一笔要长,为什么?(托底的结构特点)要向这个笔画学习,学习什么?(勇于承担责任,既然在下面,就把上面托起来,否则就不美了,所以是以大局为重,不负重托); “链”字笔画的交接部分要写得紧凑,为避免冲突,一些笔画可进行变形、缩短、改变方向,这就是“避让”。金字旁的中横,竖提把它分成两部分,右边部分短,为什么?(避让的结构特点,也向他学习,心里想着别人,很谦让。)这个字中还有哪个地点体现了避让的结构特点?(“车”的撇折,单独写“车”时,撇折要长于上面的横,这里撇折短了,和上面的横一样长了,为

15、中间的走之旁让空。),(知道避让原理后,可补充六尺巷的故事,一是育人;二是增加印象。),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让他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16、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注意强调共性问题: 可在此强调共性问题; 也可在第二次对照后。,注意范写时机: 可在此范写; 也可在空描、交流后或第二次对照后范写。,注意展示对照结果:,四、写第二遍,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刚才发现了问题,也有了改进的欲望,写第二遍字,力求把刚才发现的问题消灭掉。 注意激情: 用激励性、鼓动性语言激发学生消灭问题、尽力改进的积极性。 注意提醒双姿: 正确双姿培养贯穿整个写字教学过程中。,五、第二次对照,看改进的结果怎样,需要再次对照。 注意1: 展示对照结果,发现点滴进步 。 注意2: 注意同桌间互相提醒,互帮互助。,六、写第三遍,看改进的结果怎样,需要再次对照。 注意写前语言激励: 好,“敌人”都找出了,再给你们一个机会,把最后几个“敌人”消灭掉。看谁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