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史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9484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289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发展史1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1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1_第3页
第3页 / 共289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1_第4页
第4页 / 共289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1_第5页
第5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发展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史1(2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技术史,第一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科学的理解,1.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所以科学必然具有 真理性,因为它发现并揭示了客观规律。,2.科学活动是社会化、规模化、全球化、竞争和合 作并存。,3.科学一定是系统性的,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4.科学显现出交叉性,各学科知识与方法具有相关性。,6.不同门类的科学都是统一的,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 统一整体。,5.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因为它有无止境的前沿.,7.科学它同时具有可用性,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二.技术的理解,1.技术具有功利性,它必然满足特定的功利需要.,2.技术具有科学性,符合科学的原理,它不 断要创新,要有创造性,是科学知识创造性

2、 的应用.,3.技术具有系统性,或大或小是一个系统, 或者是若干子系统的集成.,4.技术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符合社会的 需求、法规、道德和文明,同时它具有经 济性,经济上可行才有竞争力,否则这个 技术是没用的.,5.技术要具有生态性,就是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6.技术要具有艺术性,符合文化和美学的要求.,三.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1.基本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从而 增加人类的知识、文化财富;技术的任务是要 有所发明、实现发明,从而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 并使人类生活得更好.,2.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科学致力于回答对象 “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注重于处置 “做什么”、“怎样做”

3、的问题.,3.研究过程和方法不同.科学主要关系到从个别到一般,从 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分析等 方法来再现客体.技术主要采用综合的方法来构建客体.,4.相关知识和领域不同.科学相对技术来说是比较 单纯的,是最基础的理论.但技术课题涉及的范围 比较广泛它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5.目标与结果不同.科学活动主要是从多样性到 一元性,从模糊性到精确性.科学活动要从纷繁的现象 去解释本质,从诸多的假说去确认真理.,6.衡量标准不同.衡量科学的根本标准是真理性标准,即:看 看科学认识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而对技 术要评价优劣要看它是否对社会有益、是否带来经济效益.

4、,7.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相对 具有不确定性.而技术工作往往具有较强计划性.,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对科学技术认识的三次飞跃,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 力量”的著名论断,是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 一次飞跃.,马克斯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 论断,是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 论断,是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又一次新的飞跃.,2.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起着第一位 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五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2.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六.“863计划”和“973计划”的提出及实施,1.“863计划”的提出,背景:本世纪80年代以来,高技术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主要竞争手段.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科技振兴政策,均将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1986年3月3日,面对许多国家纷纷制订发展高科技 战略的形势,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四位 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 我国高技术建议.3月5日,邓小平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

6、不可拖延.在邓小平的关心下,党中央国务院组织200多位 专家编制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即“863计划”),打响了我国科技领域的一场攻坚战. “863计划”于1986年3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目标:“863计划”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17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达到下列目标:(书上18页),成果:截至1995年底,已鉴定成果1398项,其中获国家或部委 奖659项,550项达到国际水平,获国家级奖73项,专利266项.,农业:新种稻最高亩产纪录达730公斤,导入抗病基因的 抗赤霉病小

7、麦,亩产高达450公斤.我国棉花生产因棉铃虫危害损失严重,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成功的“抗虫棉”,领先世界水平.,自动化控制:CIMS工程是以计算机集成为主要特征的全新 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信息时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我国无论 在该工程的研究领域还是应用领域,目前均处于国际领先.,航天技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大型运载火箭、空间站、 空间技术及应用已获得87项研究成果,使我国具备了探索 太空的能力.,医药行业:这斯间,已进入市场的新型药物和疫苗就有7种,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7种生物制剂即将完 成临床试验,还有50种在实验室研制.我国还用基因工程技 术研制出了治疗乙肝的特效药-重组人基因工

8、程干扰素,信息技术:曙光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计算机技术的研制上有了重大进展.1992年研制成功了04交换机,到1995年,36%的市场已被国产交换机占领.,海洋采矿:联合国已将夏威夷附近的30万平方公里的公海, 划为我国海洋勘探区.并已研制出6000米水下机器人.,2.973项目简介,1997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制定和 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规划 贯彻“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现有 基础研究工作部署的基础上,鼓励优秀科学家围绕国家战略 目标,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以在世界占有一席 之地的重点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

9、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重点 基础研究,遵循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其他科技计划和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互相联系,互为补 充,体现国家目标,为解决下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 大问题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实施重大项目,对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和优化,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自身发展提出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目的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进行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分析、综合探求基本规律的基础性工作.,七.科学-技术 - 社会(STS),介绍

10、: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所研究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继发展.其中:研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过程被称为“STS”研究.宣传普及“STS”研究成果的过程被称为“STS”教育.,“STS”教育的目的.,1.是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有关 问题和知识,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判断 能力,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正反面的影响,尤其是科技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能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八.

11、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及其走向,美国:美国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科技,加强对科技发展的指 导的新科技政策.新科技政策在注意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 更注意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p325),日本:日本从战后的废墟中重新崛起,实现了经济恢复和高 速增长,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经济大国.1994年,日本政府重 新制定了科技政策大纲,认为日本面向新世纪的科学 技术综合政策应该是:充分利用和进一步加强日本已拥有 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实力,努力实现发展科技的三大目标: 确保“人类同地球环境协调一至的共处”;“扩大知识库”; “建立可以安定生活的富裕社会”.根据三大目标,日本将 特别重视加强基础性的、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

12、术的研究 开发.,英国:英国首相梅杰在1995年提出,英国经济的目标是在 未来25年内,将该国的生活水准翻一番.要达到这个目标, 英国经济必须以不断进步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而持续 增长.,为了应对这种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近几年来,英国政府 有关部门就该国未来发展战略发表了多份白皮书,其中最 为引人注目的是1995年5月发表的在合作中前进. 在合作中前进为英国15个重要科技产业领域提出了 未来10至20年技术预测与战略建议.,这些科技产业领域分别是:农业与自然资源和环 境、化工、通讯、国防与空间、健康与生命科学、信息 技术与电子、制造与生产经营、交通、能源、建筑、金 融服务、食品饮料、休闲与学习、材

13、料以及销售与分配等.,德国:到1995年,德国战后已有26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如果 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基础研究实力的标尺,德国无疑是世界上 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德国人一向重视基础研究,德国政府 曾明确提出,基础研究是提高“革新能力”的基础.科研人员 以有所发现和发明为其对工作的最高奖赏,具有可贵的敬 业精神.(328页),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信息时代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怎样 迎接挑战?(举例说明中国人有能力走在世界科技前列。),九.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举例,分配、地下水污染、肥料污染等.人类健康和疾病:传染和 非传染病、紧张、噪声、饮食和营养、锻炼.,科技发展到今天,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甚至

14、人类的 生存都将面临着危机.比如,空气质量和大气:酸雨、二氧化 碳、臭氧层衰竭、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病毒的威胁、 水资源:废物处理、河口(港湾)合理开发利用、供应、,水污染,空气污染,2003年10月一罐内的三氯化磷泄漏,相关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王永志,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11月17日出生。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5年前往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攻读飞机设计和导弹设计专业,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领导和主持过6种新型火箭的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

15、奖特等奖l项、一等奖2项。1986年担任“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研究组组长,现为中国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神州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地质学家-刘东生,刘东生,党员,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

16、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数学家吴文俊,农业专家袁隆平,计算机专家金怡濂,物理学家黄昆,计算机专家王选,我是 金怡濂 同学们好!,我是 黄昆 祝你进步!,祝你成功!,吴文俊,吴文俊,男,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数学系。1946年赴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52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所长、研究员。1979年至现在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袁隆平,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袁隆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