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9261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的生成与排除》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排泄: 机体代谢的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 等,通过血液循环经排泄器官排出体 外的过程。 排泄途径: 肾脏 尿 肺脏 CO2、H2O 皮肤 汗、H2O、部分无机盐 大肠 胆色素,肾脏的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代谢产物和异物; 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 调节体液渗透压、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A.肾素:参与动脉血压调节 B.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骨髓RBC生成 C.25-VD3在近端小管1-羟化酶作用下转 化成1,25二羟VD3,调节钙的吸收和血 钙水平 D.激肽、前列腺素: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 活动调节,肾小球的滤过 尿生成基本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

2、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近端小管:近曲、近端小管 肾小管 髓袢细段:降、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升支粗段、远曲 集合管,(二) 球 旁 器,斑,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机能 1. 实验根据: 滤过液成分分析 2. 衡量肾滤过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 单位时间(每min)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正常值:125ml/min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正常值:125/660100%1

3、9%,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10mmHg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 mmHg,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 物质的转运功能 重吸收(reabsorption):物质从肾小管液(原尿)中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重吸收的质和量上, 近端小管居首位。 分泌(secretion):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的过程。,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机能,(一)重吸收方式 1. 被动重吸收(渗透、扩散) 2. 主动重吸收(离子泵、吞饮) (二) Na+、Cl-和水的重吸

4、收,(三)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细胞机制,(四)K+重吸收: 6570%在近端小管,25 30%在髓袢重吸收,且比例固定。 (五)葡萄糖重吸收:100%在近端小管 (六)氨基酸重吸收:机制同glucose。 (七)其他物质:HPO4 2、SO4 2 与Na+同向转运; 少量蛋白质吞饮。,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分泌功能 分泌 (secretion): 上皮细胞将本 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 物质转运到肾小管腔内的 过程。,(一)H+的分泌和H+-Na+交换,(二)NH3的分泌 部位: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 管和集合管,(三) K+的分泌 部位:远曲小管、集合

5、管的主细胞。 摄多排多,摄少排少,不摄也排。,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包括:1. 对肾小球滤过的调节 (前面已讨论) 2.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球管平衡 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1. 近端小管对Na+定比重吸收: 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 近端小管对溶质(特别是Na+)和水的 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改变,当 肾小球滤过率,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 重吸收;反之,亦然。始终保持占肾小 球滤过率的65%70%。 2.机制:肾小球滤过率管旁毛细血 管Bp,胶渗压组织间液毛细 血管间隙静水压

6、肾小管重吸收,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滤过率 促进NaCl和水 重吸收 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增加Na+、 Cl-和水重吸收。,(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 泌,神经垂体贮存、释放 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通透性;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 溶质浓度,ADH分泌的调节: 1.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 兴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ADH分泌 大量饮清水ADH 水利尿 (water diuresis),一次饮一升清水(实心)和饮一升等渗盐水(空心) 后的排尿率(箭头示饮水时间),2. 循环血量的改

7、变 血量过多 心肺感受器(+)迷走神 经(+)下丘脑(-) ADH尿多 Bp正常压力感受器(+)ADH尿 多 3. 其他因素 恶心、疼痛、应激刺激、低血糖、血 管紧张素II ADH 尿少 尼古丁、吗啡 ADH 下丘脑病变垂体 ADH(尿崩症),(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angiotensin II对尿生成的调节: 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 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 固酮; 刺激神经垂体释放ADH;,醛固酮(aldosterone) 来源: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主细 胞排K

8、+、保Na+、 保水,(四)心房钠尿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 分泌部位: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肽 类激素。 作用:使血管舒张、促进肾脏排钠和水。 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滤过率。 抑制NaCl重吸收。 抑制肾素、醛固酮、ADH的分泌;,第六节 清除率(clearance),内生肌酐清除率: 组织代谢所产生的肌酐为内生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值很接近肾小球滤过率,临床上常用其推测肾小球滤过率。 应测定前,进食前禁食肉类; 避免剧烈运动。,尿肌酐浓度(mg/L)尿量(L/24小时),=,血浆肌酐浓度(mg/L),内生肌酐 清除率,排尿反射: 膀胱内压10cm H2O 骶髓 盆N逼尿肌收缩 内括约肌松驰 阴部N外括约肌松驰 腹下N内括约肌松驰,大脑皮层,第七节 尿的排放,盆N等,排尿,不排除,S2-4,S3-4,L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