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9213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1160 大小:6.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60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60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60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160页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1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管理与技术,近年安全生产形势,2 0 0 0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2000年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3万多起,死亡117900人,其中矿山事故3465起,死亡6563人(其中:煤矿发生事故2863起,死亡5798人),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事故7305起,死亡5118人。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22起,死亡2739人。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1123人。,2 0 0 1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2001年全国工矿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1382起,死亡12454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64起,死亡1328人。发生矿山事故4371起,死亡749

2、2人。非煤矿山企业发生事故7011起,死亡4962人。,2002年 事故总量: 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5.3 %和5.8%。 重点领域: 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3960起,死亡14924人,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在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发生死亡事故3427起,死亡5791人。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4.64,比上年下降12.4 % 。,事故总量: 全国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0.5%和1.9%。,2003年,重点领域: 工矿商贸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

3、在煤 炭产量增长3亿吨的情况下,煤炭企业事故起数减少353起,死亡人数减少561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9%和11.7%。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3.71,比上年下降20 % 。,2 0 0 4 年,事故总量: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6.2 %和0.2%。 重点领域: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死亡16497人,比上年减少254人,下降1.5 % 。煤炭企业死亡6027人,比控制指标减少150人,下降2.3 % 。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3.081,比控制指标减少0.619。,全国2005年安全生产状况,2 0 0 5年全国死亡人数比2004年少980

4、0多人,下降7.3%。2005年,全国共发生72万起事故,死亡12.7万人,70万人因事故致残;10人以上特大事故134起,平均每三天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5起,百人以上的矿难4起。,2005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4787起,死亡3755人,受伤10568人,经济损失7880万元,事故起数、死亡、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同比全面上升。与2004年相比分别上升11.75 % 、9.80 % 、16. 50 % 、9.11%。,2005年新疆安全生产状况,2005年新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2005年全区各类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98起,死亡225人,突破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148人的控制指

5、标。与2004年相比,虽然事故起数减少3起,但死亡人数却增加94人,百万吨死亡率高达6.2,同比上升3.0。全区共发生了3起10人以上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情况,2006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为11.28万人,煤矿死亡4746人;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2,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9,其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1,特大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3,2。去年,我国煤矿死亡人数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百万吨死亡率仍高达2,04,远远高于美国的0,03,且大大高于印度的0,3。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也是事故易发期,每天事故死亡人数为320人左右。,

6、2 0 0 6 年 全疆安全情况,2006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2635起,死亡3122人、受伤8953人,直接经济损失7632.1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4.08 、16.86 、15.28 、2.91 。非煤矿山发生事故 73起,死亡90人,同比分别上升23.73 和32.35 。,二00六年新疆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去年,全区各类煤矿发生事故97起,死亡124人,比2005年减少1起、101人,分别下降了1.0和44.9 。百万吨死亡率3,21,比2005年减少3,13,下降了49,4 。未突破国家下达给新疆煤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2 0 0 6年乌鲁木齐市安全情况,乌鲁木齐市2006年共发生

7、各类事故1527起,死亡212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20,59、6,58。消防和道路交通重大事故多。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均高于全国水平。,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情况,2007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504952起,死亡98340人,同比分别下降19,5和12,9 。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一次死亡3至9人的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7 和8,1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5 和4,4 。,第一:安全生产形式依然非常严峻。 2007年全国事故50多万起,平均每天1387起,平均每天由于事故死亡278人; 第二:重特大事故还

8、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2007年,发生重特大事故86起,平均4,2天一起; 第三:我国安全生产指标,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生产亿元GDP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10倍;工矿商贸10万人死亡率是先进国家的2倍多;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3倍;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是世界平均的5倍多。,2007年新疆安全生产情况,2007年1-12月,全区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3114起,死亡2632人,受伤7628人,直接经济损失6005.6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9.84%、16.28%、14.85%和21.29%。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事故63起、死亡245人,同比减少4起、减少4人,分别下降5.9

9、7%和1.61%。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 2007年,我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7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8.6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1.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71。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23.76%、14.37%、22.54%和5.57%。,2008年1-2月份,全区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2008年1-2月份,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709起,死亡233人,受伤689人,直接经济损失275.6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4,31%、30,03%、26,94%。,公共安全:一年丧生20万人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

10、增长,但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 。每年夺去20万人的生命。1990年至2002年,我国安全事故总量年均增长6,28,最高时增长22。年均道路交通事故70余万起,死亡10万余人。一次死亡超过10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一起,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每月1.2起,每周死 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2.5起,死亡3到9人的重大事故每天7.2起。,二、天灾人祸的威胁: 污染与中毒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隐患。2001年卫生部收到706起食物中毒报告,中毒病例22193人死亡184人。但专家估计实际中毒人数可能是统计数量的10倍以上。我国是受地震灾害较严重的国家,20世纪发生的破坏

11、性地震占全球1/3,夺去了60万人的生命,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1/2,我国22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均位于地震高危险区。近10年来,在台风、暴雨和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丧生的人数每年都有上万人。我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据公安部统计,2003年共发生火灾254811起,死亡2497人,伤3098人。,三、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专家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到2020年人均GDP将从一千美元提高到三四千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在这期间利益重新分配,新旧观念相互碰撞,社会机构将发生剧烈变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对人民生命

12、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隐患。近年来,我国犯罪形势向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全国公安部门所立刑事案件年均增长幅度为24.7,刑事案件的总量每年均达300万起以上,各类刑事案件死亡年均近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00亿元;经济犯罪涉案金额平均每年都在800亿元以上。,四、每年经济损失惨重: 每年我国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 原因: 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 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 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00亿元; 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全国自然灾害年均死亡1.2万人,全国突发事件每年造成

13、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200万人,经济损失6500亿元。国务院参事闪淳昌介绍: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均死亡1.2万人,每年受灾人口在1.5亿到1.3亿之间,年均损失近2000亿元,倒塌房屋350多万间。,当前我国职业卫生形势,据劳动部门统计:2005年全国就业劳动力人口超过7.58亿,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625万。在这些劳动力人口中,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者超过2亿,分布在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30多个行业,其中,乡镇企业的务工人员数量在1.3亿以上。据卫生部统计报告:2005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港、澳、台)收到的各类职业病报

14、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仅煤矿就达4153例。截至2005年底,尘肺累积病例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70089例,煤矿占近一半。,全国自然灾害年均死亡1.2万人,全国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2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元。国务院参事闪淳昌介绍: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年均死亡1.2万人,每年受灾人口在1.5亿到1.3亿之间,年均损失近2000亿元,倒塌房屋350多万间。一次死亡超过10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一起,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每月一起,死亡3到9人的重大事故每天7起。 目前,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

15、肺结核患者450万,80在农村。,全 球 事 故 情 况,全世界每年死于各种意外的人数超过600万。其中: 交通事故:99万; 暴力恐怖:56.3万; 局部战争:50.2万; 工伤、职业病:130万; 疾病:300万。 因此,在和平年代里,工伤和职业病是无形的战争。 事故是人类发明和利用技术过程中产生的副面效应。,学习目的: 知法 守法 维权 监督,安全: 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当人们均衡厉害关系,认为该事物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事物的状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危险因素,不存在危险因素的事物几乎是没有的,只不过危险

16、因素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而已。 危险程度分为:高、中、低,安全生产: 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广义生产的概念: 既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安全条件: 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环境危害或设备、设施损害的条件。,安全状况: 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害。,事件: 一个不期望的过程,没有产生不期望的意外的后果,这时所有的中间过程和结果均称为事件。,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一个不期望的过程,导致了不期望发生的意外后果,这时所有的中间过程称为事件,意外的后果均称为事故。,事件与事故: 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 对于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事件”或“未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