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8757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统计学的经济范畴(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统计学的经济范畴,第三节 统计学的经济范畴,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区别和联系?,统计指标反映总体特征,而统计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特征; 统计指标是可量的,而统计标志则未必(比如品质标志不可量) 统计指标具有综合性质,而统计标志说明单位属性,不具综合性质,统计指标总体特征,而总体特征是由单位特征汇总而来,所以没有统计标志就没有统计指标。,第三节 统计学的经济范畴,1. 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 A 1996年全国人均总产值 B 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 某市年供水量 D 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 某学员平均成绩,2.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 工资总额 B 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

2、人数 D 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答案:1.ACD 2.BDE,第三节 统计学的经济范畴,第四节 统计的组织与法制,信息职能 即国家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挥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灵敏、系统地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 咨询职能 国际统计部门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监督职能 国家国际部门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我国采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原则,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第

3、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的六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调查表 调查时间和时限 调查的组织工作,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法,第三章 统计整理,主要 内容,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1,2,第二节 统计分组,3,第三节 统计分布,4,第四节 统计表,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统计资料整理,又称数据整理,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 包括对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的整理。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发挥

4、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37页单选题1)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的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统计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任务要求,选择应整理的指标,并且根据分析的需要确定个体的分组(简称分组) 对各项指标进行汇总,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单位数和标志总量。 通过统计表描述分组,汇总结果。 统计整理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其内容决定:包括分组、汇总和编表。 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要求,对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确定哪些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137页判断题1) 汇总是在统计分组基础上,把总体单位各

5、种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起来。汇总主要有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 编表是把汇总的资料按一定规则在表格上表现出来。,第二节 统计分组,按照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可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按照分组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按照分组标志的性质,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一)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进行分组的目的,分别是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类型分组,通常总体按 品质标志分组)、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结构分组,总体按数量标志分 组)和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分析分组,其 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多数是数量标志,有时也是品质标志),与原因 标志对应的标志叫结果标

6、志(一定是数量标志),而且要求计算为相对数 或平均数。结果标志受原因标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组相对数或平均值的 变异上)。(141页多选题第3题) 具体例子见书52-53页表3-8、表3-9、表3-10。,第二节 统计分组,(二)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各个组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称为简单分组。(例子:(1)为了了解工业企业总体的基本情况,选择经济类型、轻重工业、企业规模等标志进行分组;(2)为了了解某地区男女性别构成情况,选择性别标志进行分组) 每个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复合分组。(比如全国总人口,先按城镇乡村分组,再按性别分组,接着再按年龄分组,即,复合分组概念理解见138

7、页单选题7。,第二节 统计分组,为全面研究现象的总体,常需要运用多个分组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以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分组体系。 统计分组是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标志)进行分类的。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分组标志,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不同组的标准或依据。分组标志一旦选定,就突出了总体在该标志下的性质差别。分组标志选择不当,不但无法显示现象的本质特征,甚至会混淆事物的性质,歪曲社会经济真实情况。 分组标志的选择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及反映现象内在联系的标志来作为分组标志。,1.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应是分组标志),组

8、限:组距两端的数值。每组的起点值称为下限,每组的终点值称为上限。 组限重叠:上一组的上限同时也是下一组的下限。,第二节 统计分组,变量分组,3.组限和组中值 (1)组限: 组距两端数值称为组限。每组起点数值称下限、终点数值称上限。下限和上限表示各组标志值变动的两端界限。 离散变量,各组的上下限都可以用确定的数值(整数)表示。(间断式确定组限)例如,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可表示为:500-999、1000-1999、2000人以上等。 连续型变量,采用组限重叠表示。凡遇到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是,一般把此值归并到作为下限的那一组。(此法同样适用于离散变量) (2)组中值 组中值是上下

9、限之间的中点数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并不是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近似代替) 组中值的计算的前提条件:即假定各组标志值的变化是均匀的。 组中值的计算公式,见下张幻灯片。,第二节 统计分组,解:第一组组中值:50(102)=45(缺下限) 第二组组中值: (50+60)2=55 第三组组中值: (60+70)2=65 第四组组中值:70+(102)=75(缺上限),第二节 统计分组,解:根据连续变量分组数列组限特点,其应采用组限重叠,所以开口组的邻组的上限为500,又邻组的组中值为480,从而可求出邻组的下限为: (500+下限)2=480 下限=460

10、。. 开口组缺上限情况:组中值=下限值+1/2邻组组距=500+(500460)2=520,应选A,第三节 统计分布,(一)统计分布的概念和种类 在分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分布,称为统计分布。 统计分布实质是把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又被称为分配数列或分布数列。 分配数列明显包含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次数。 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配数列分为品质分配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和变量分配数列;变量数列又有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关于次数分配数列的概念见143页多选14题。,第三节 统计分布,(一)频数、

11、频率的概念 变量数列中的各组单位数表示我们所要考察的标志值在各组中出现的次数,被称为次数或频数。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比重称为频率。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 在变量数列中,标志值所构成的数列表示标志值的变动幅度,而频数构成的数列则表示标志值的作用程度。各组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也可以表明各组标志值出现的频率的大小。 在变量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大。 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值范围和相应的频率形成的统计分布,亦称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满足: (1)各组的频率大于0;(2)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1(或100%)。,第

12、三节 统计分布,(二)累计频数的累计频率 为更加概括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有时需要编制累计频数数列和累计频率数列。 累计频数的求法:首先列出各组的组限,然后依次累计到本组为止的各组频数,求得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累计频数/频数总和。 累计有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两种方法。向上累计是指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其意义是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频数或累计频率,当我们关心标志值较小现象的次数分配情况时,通常用向上累计,以说明在这些数值以下所有数值所占的比重;向下累计是指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其意义是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频数或频率,当我们关心标志值较大的现象次数

13、分配情况时,用向下累计,表明这些数值以上所有数值所占的比重。,第三节 统计分布,例:下面是400个工人按工资分组形成的变量分配数列,注意变量分配数列中的两要素:总体所分的各个组(按工资水平进行的分组)和各组所拥有的单位数(职工人数,次数或频数),表一:某企业工人按工资分组的变量分配数列,第三节 统计分布,表二:某企业工人按工资分组的累计频数、频率,第三节 统计分布,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 组距=全距组数,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

14、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是,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比较常用),第三节 统计分布,四、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不同,各种统计总体都有不同的次数分布,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次数分布。次数分布的四种类型如下:,(一)钟形分布 钟形分布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边得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这种分布在统计学中称为正态分

15、布。例如,学生的成绩分布、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分布等。 (二)U形分布 U形分布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例如,人口死亡现象按年龄分布。 (三)J形分布 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如投资按利润率大小分布。 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少,使得图形为倒J形,如人口总体按年龄大小的分布。,第三节 统计分布,(四)洛伦茨分布 洛伦茨分布曲线专门用于检验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洛伦茨分布曲线运作的条件是:第一,居民或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计算各组居民或家庭的比重(频率,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第二,各组收入的比重(各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 根据63页例4说明洛伦茨曲线的绘制原理 表3-

16、13为某城镇居民月收入和金融资产分组资料 通过汇总,得到表3-14的按月收入分组的某城镇居民户数、月收入和金融资产的向上累计频率。 根据表3-14的数据,绘制洛伦茨曲线。(要求洛伦茨曲线的图示域为正方形,横轴表示累计频率,这里指各组户数比重累计(总体单位比重累计);纵轴表示标志总量累计,这里指各组月收入和金融资产等指标的比重累计,得到图3-7洛伦茨曲线图,分别标明该市居民月收入和金融资产的构成分布和集中状况。 绘制洛伦茨曲线后,可计算基尼系数,其计算公式见书64页。基尼系数称为标志集中系数,最大值为1,表示标志分布绝对不均匀。,第三节 统计分布,洛伦茨曲线可拓展运用于一般社会经济现象,借以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分布的集中存在、集中程度,又称集中曲线。 正方形图示域对角线表示各组的频率同各组的标志总量对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完全对应,及现象总体标志(变量)成线性均匀分布,不存在集中过程,集中曲线离开了对角线,说明存在集中现象。 绘制洛伦茨曲线,必须正确分辨数据中的总体单位和单位标志。前者应放在横轴上,后者放在纵轴上。,第四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