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8283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9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ney and banking 第二章金融工具(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日本利率市场化进程,1997年4月,日本大藏省正式批准:各商业银行承购的国债可以在持有一段时间后上市销售。经过17年努力,到1994年10月,日本已放开全部利率管制,实现了利率完全市场化。来了完成这一艰难而必要的金融自由化过程,日本大概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1、放开利率管制的第一步:国债交易利率和发行利率的自由化 日本经济在低利率水平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政策的支持下获得迅速发展。但是,1974年之后,随着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经济结构和资金供需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战后初期形成的以“四叠半“(意为狭窄)利率为主要特征的管制体系已不适应这种经济现状了。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日渐增

2、选增加,政府成为当时社会资金最主要的需求者。培育和深化非间接金融中介市场的条件已初步具备。1975年,日本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再度发行赤字国债(第一次是1965年)。此后,便一发不可收,国债发行规模愈来愈大。1977年4月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允许国债的自由上市流通。第二年开始了以招标方式来发行中期国债。这样,国债的发行和交易便首先从中期国债开了利率自由化的先河。,2,2、放开利率管制第二步:丰富短期资金市场交易品种 在1978年4月,日本银行允许银行拆借利率弹性化(在此以前,同业拆借适用于全体交易利率是基于拆出方和拆入方达成一致的统一利率,适用于全体交易参加者,并于交易的前一天予以明确确定),6

3、月又允许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1个月以后)利率自由化。这样,银行间市场利率的自由化首先实现了。 3、放开利率管理的第三步:交易品种小额化,将自由利率从大额交易导入小额交易 实现彻底的利率自由化是要最终放开对普通存货利率的管制,实现自由化,如何在已完成利率自由化的货币市场与普通存款市场之间实现对接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日本政府采取的办法是通过逐渐降低已实现自由化利率交易品种的交易单位,逐步扩大范围,最后全部取消利率管制。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货币当局逐级降低了CD(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发行单位和减少了大额定期存款的起始存入额,逐步实现了由管制利率到自由利率的过渡。,3,在存款利率逐步自由化的同时,货款利率

4、自由化也在进行之中。由于城市银行以自由利率筹资比重的上升,如果贷款利率不随之调整,银行经营将难以为继。1989年1月,三菱银行引进一种短期优惠贷款利率,改变了先前在官定利率基础上加一个小幅利差决定贷款利率的做法,而改为在筹取资金的基础利率之上加百分之一形成贷款利率的做法。筹资的基础利率是在银行四种资金来源基础上加权平均而得,这四种资金来源是:(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可转让存款;(4)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由于后两种是自由市场利率资金,所以,贷款资金利率已部分实现自由化。随着后两部分资金在总筹资中比重的增加,贷款利率的自由化程度也相应提高。 4、放开利率管制的第四步: 在上述基础上,

5、日本实质上己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之后需要的只是一个法律形式的确认而已。1991年7月,日本银行停止“窗口指导“的实施;1993年6月,定期存款利率自由化,同年10月活期存款利率自由化,1994年10月,利率完全自由化,至此日本利率自由化划上了-一个较完满的句号。,4,日本的利率自由化过程对其他国家的利率自由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其基本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先国债、后其他品种;(2)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3)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4)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 思考题: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5,纽约金融市场,纽约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

6、界大战以后,纽约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美国凭借其在战争时期膨胀起来的强大经济和金融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货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存放在美国,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代为保管。一些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的部分黄金也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贯彻执行美国货币政策及外汇政策的主要机构,在金融市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国际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世界各地的美元买卖,包括欧洲美元、亚洲美元市场的交易,都必须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的商业银行帐户上办理收付

7、、清算和划拨,因此纽约成为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此外,美国外汇管制较松,资金调动比较自由。在纽约,不仅有许多大银行,而且商业银行、储蓄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云集,许多外国银行也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1983年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的就有95家。这些都为纽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6,纽约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主要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纽约外汇市场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之一。纽约外汇市场并无固定的交易场所,所有的外汇交易都是通过电话、电报和电传等通讯设备,在纽约的商业银行与外汇市场经纪

8、人之间进行。这种联络就组成了纽约银行间的外汇市场。此外,各大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与该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外汇部门保持联系,又构成了世界性的外汇市场。由于世界各地时差关系,各外汇市场开市时间不同,纽约大银行与世界各地外汇市场可以昼夜24小时保持联系。因此它在国际间的套汇活动几乎可以立即完成。 纽约货币市场即纽约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货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除纽约市金融机构、工商业和私人在这里进行交易外,每天还有大量短期资金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涌入流出。和外汇市场一样,纽约货币市场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交易都是供求双方直接或通过经纪人进行的。在纽约货币市场的交易,按交易对象可

9、分为:联邦基金市场、政府库券市场、银行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等。 纽约资本市场是世界最大的经营中、长期借贷资金的资本市场。可分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纽约债券市场交易的主要对象是: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外国债券。纽约股票市场是纽约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有10多家证券交易所按证券交易法注册,被列为全国性的交易所。其中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和美国证券交易所最大,它们都设在纽约。 思考题:对比纽约,上海在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提高?,7,第四章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你所了解的商业银行是个什么样子? 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单位

10、有什么区别?,8,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与体系,一、银行的产生,1.“银行”词义的来源。,“银行”一词始于意大利文Banco,原意是商业交易所用的桌椅。 最早以银行(banco)名称经营业务的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随后在米兰(1583年的米兰银行)、阿姆斯特丹、汉堡等地都相继建立了银行。,英语转化为Bank,原意为存钱的柜子。 中国,历史上曾以白银为主要的货币材料,经商的店铺称为“行”,故译为“银行”。,9,2. 货币经营业(银钱业)的产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贸易活动扩展,需要支付大量的铸币, 但各地铸币材料、成色和重量、面额等都不一样,这给跨地区的商品交易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需要

11、有人来专门从事铸币的辨别、鉴定和兑换业务,于是货币兑换业从此出现。,在金属货币时期,使用金银和铸币。,(1)货币兑换业的产生。,10,(2)货币保管业的产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经常往来于各地的商人,长途携带、保管货币很麻烦,还有风险。,因保管所开出的收据(保管凭证)可以流通和支付,成为银行券的前身。,商人就将货币交给所在地的货币兑换商专门保管;为顾客保管金银还有金匠、金商等。,11,(3)货币汇兑业的产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货币兑换业、货币保管业的基础上 开展异地支付业务、即汇兑业。,商人委托货币兑换商代理支付、结算和汇款。 这样货币汇兑业的就产生了。,12,(4)货币经营业的内容

12、及特点。,货币经营业务形式 货币保管业务 货币兑换业务 货币汇兑业务,货币经营业主都要向存钱的客户收取费用,之所以称之为货币经营,原因是把货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经营。 此时,货币还没有生息的特殊性质。,货币还没有时间价值,13,3.货币借贷业务的产生。,社会上有些人为了扩大经营和生活所迫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货币。 货币经营业主便将其贷给需钱者并收取利息。 货币经营业主逐渐成为银钱业主,从事货币放贷业务,以牟取更多的利润。,随着货币经营业务的扩大,货币经营业主手中聚积起大量的贵金属、铸币等货币资金。 货币经常闲置。贮藏保管需要费用。,(1)货币放贷业务的产生。,14,银钱业主发现贷款业务收入比前三项

13、都要高, 便开始积极从事这项业务。,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资金, 开始不再向存钱户收取利息, 反而向他们支付利息。,(2) 货币存款业务的产生。,社会上那些有钱又暂时不用的人,更愿意把钱存放在银钱业主那里,给自己带来利息收入。,随着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大,需要货币的人越来越多,支付的利息也足够高。,15,(3)货币借贷业务的特点。,货币借贷业务使原来的货币经营业转变为银行,原来的银钱业主也就成了银行家。,货币放贷业务,货币存款业务,货币借贷业务,现代银行的主营业务,16,4.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在唐代就出现了专门保管钱财的柜坊; 存户可凭的“贴”或其他信物支钱。,从明清开始大发展: 北方是山西的“票号”

14、; 南方是浙江等地的“钱庄”。,唐代已有“银行”一词,苏州出现了“金银行”。 中国最早使用“银行”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1895年)中。,我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主持创办。,17,5.总结:银行产生的步骤及其作用。,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银行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现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业; 第二阶段:兼营货币借贷业务,货币经营业便发展为银行业。,银行的作用: “信用中介”。 一方面,银行吸收存款,再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货币的人,充当“借贷中介”。 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业务,充

15、当“支付中介”。,18,二、银行的发展,规模小、经营成本高,贷款利息高,不能满足企业需要,1.初期银行业的发展。 每个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的银行券; 开始都以其拥有的贵金属为担保,随时可以兑现; 然后,靠自身信用扩大发行银行券。,2.小规模银行业的缺陷,银行券发行混乱,金融支付不规范,风险大,破产后导致大范围的损失,19,3.对银行业的规范。,1694年,政府支持,英国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英国,1844年,英国特许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也是全球的现代银行体系的形成。 1844年,英国建立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其他银行成为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便逐渐成为经

16、营各种信贷业务为主的银行。,20,4.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原始状态的西方银行,早期银行业,现代银行业,是不是谁都可以成立银行?,建立银行必须依照法律规定,2004年修改施行的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 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21,三、现代金融(银行)体系结构,金融体系构成,1.存款性金融机构,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3.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资金的融通。 金融机构: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主要通过吸收存款来获得资金的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证券或组织、公众的契约性交款,而不是各类存款,来获得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由政府创立,参股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特定业务领域,充当政府管理的工具的金融机构。,22,1.存款性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又称存款货币银行。 是以经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 提供其他多种服务, 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三个主要业务: 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 汇兑结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 商业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