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2069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3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必修(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学会综合分析影响某地人口分布的各类因素。 2.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分布,微专题一,世界人口分布,两亚人口真不少,文化中心很古老,聚居历史很悠久,农业生产条件好。,西欧资本发展早重工地带商贸繁,北美大西洋岸边,五大湖区紧相连,金融贸易特兴盛,工业发达世罕见。,北美亚洲高山寒,中亚撒哈澳内环,刚果亚马湿热带,南极大陆定居难。,人口稠密的原因,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汉族集中区多,少

2、数民族区少,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阅读四幅图,总结影响人口分布的 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人口的分布,目前,全球70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左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左图完成12题。,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人口的分布,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 东南部(或五大湖沿

3、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微专题二,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通常是某一种资源的持续供养能力,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那么某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就是一块木板,如果把环境人口容量看成是一个木桶,木桶容量取决于 最短那块木板,“,”,”,木板长短都只是 相对确定,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正相关,资 源,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科 技,经 济,文化水平,开放程度,消费水平,人口无极限,已超过极限,世界极限:100亿 中国极限:16亿,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4、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把人口控制在 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 B. C. D.,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

5、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 B. C. D.,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 B. C. D.,人口容

6、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结合下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方法技巧 图析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最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2)人口的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

7、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回答12题。,基础落实练,2,3,4,5,6,7,8,9,10,11,12,1,练出高分,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解析 平原地区适宜人口生存,人口分布肯定比山区要多。图中东半球明显比西半球多,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都分布在东半球。而亚洲人口数量也比欧洲要多。高纬度过于寒冷生活的人类较少。,D,2,3,4,5,6,7,8,9,10,11,12,1,2.关于图中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

8、的是( ) A.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解析 是东亚地区,人口增长率已经是现代型的三低模式,是印度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太高,逆城市化不明显,是美国,是产业转移的迁出区。答案选择C选项。地区是西欧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C,2,3,4,5,6,7,8,9,10,11,12,1,下图是“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回答34题。,2,3,4,5,6,7,8,9,10,11,12,1,3.该指标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

9、 C.耕地数量 D.年降水量,解析 图中各省区面积与人口数量相符。,A,2,3,4,5,6,7,8,9,10,11,12,1,4.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B.矿产资源含量的差异 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解析 图中东部地区临海、平原地形、季风气候等使得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西部省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人口较稀疏。,A,2,3,4,5,6,7,8,9,10,11,12,1,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2,3,4,5,6,7,8,9,10,11,12,1,5.图中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德国、澳

10、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解析 国人口集中在国土东南部与西南部,与澳大利亚相符;国人口集中在莱茵河、多瑙河流域,为德国;国人口东多西少,与美国相符;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与印度吻合。,D,2,3,4,5,6,7,8,9,10,11,12,1,6.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解析 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美国西部以山地

11、为主,开发较晚,人口稀少;印度中部为德干高原。,B,2,3,4,5,6,7,8,9,10,11,12,1,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78题。,能力提升练,2,3,4,5,6,7,8,9,10,11,12,1,7.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解析 黄河沿岸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而干旱的南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B,2,3,4,5,6,7,8,9,10,11,12,1,8.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

12、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解析 与之相对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D,2,3,4,5,6,7,8,9,10,11,12,1,下表为“陕西省关中地区人均自然生态服务需求与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数量比较表(含预测)”。据此完成910题。,2,3,4,5,6,7,8,9,10,11,12,1,9.表中数据说明,关中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资源数量 科技水平 消费总量 开放程度 A. B. C. D.,解

13、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生态赤字增加的原因为人口的增长导致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而供给总量不变。,C,2,3,4,5,6,7,8,9,10,11,12,1,10.协调关中地区人地矛盾,可行的措施有( ) A.少生优育,减轻人口压力 B.发展经济,消除生态赤字 C.厉行节约,降低人均需求 D.扩大资源开发,增加供给总量,解析 由于关中地区的资源供给总量不变,要协调该地的人地矛盾,需要从其他地区输入资源,增加供给总量,同时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压力。,A,2,3,4,5,6,7,8,9,10,11,12,1,11.阅读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

14、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解析 结合所给概念,据图描述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答案 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2,3,4,5,6,7,8,9,10,11,12,1,(2)建国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呈快速上升,分析导

15、致这种变化的原因。,解析 从经济发展对死亡率、出生率影响的角度分析抚养比上升的原因。,答案 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较高,少儿抚养比迅速上升,导致总抚养比快速上升。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快速上升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2,3,4,5,6,7,8,9,10,11,12,1,(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归纳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并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 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是劳动人口的比重大,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其有利影响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且价格低廉;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保障支出少,财富积累速度快。不利影响是可能带来就业压力。,2,3,4,5,6,7,8,9,10,11,12,1,12.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2,3,4,5,6,7,8,9,10,11,12,1,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2,3,4,5,6,7,8,9,10,11,12,1,(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答案 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人口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随海拔增加人口密度减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