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35160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 贵州师范学院 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不同植被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所属学科 地球科学 项目负责人 所在学院(盖章) 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生态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填表日期 2013 年 6 月 1 日 贵州师范学院 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 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处的相关规 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成果。贵州师范学院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 月 日 填 报 说 明 1本表适用于学生向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处申报科研计划项目。 2填表前,请先仔细阅读 贵

2、州师范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3项目申请表作为项目执行过程中检查、验收等管理活动的重 要依据文件,由项目负责人填写。 4要如实、准确、认真填写申请表中各项内容。所在学院名称要按公章全称填写。 5本申请表一式三份,由各学院签署审核意见后报学校审批。 6项目组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项目组成员不超过 5 人。 一、 数据表 项目名称 不同植被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主题词 大型土壤动物、 土地类型,群落结构,乌当区 负责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所属学院 专 业 班 级 2011 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所属学 院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课

3、题 组 成 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 院 专 业 班级 项目分工 联系电话 宫联府 男 1989.9 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20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 样本采集 18285115750 陆文宇 男 1992.9 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20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 前期工作 18285159634 邓光兰 女 1995.9 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20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 数据处理 15285646494 陶飞 女 1992 7 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20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 室内整理 14785440747 预期成果 发表论文一篇 预计完成时间 20

4、14 年 9 月 二、项目设计论证 (文本格式应统一:行距、首行缩进) 本项目国内外(或省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本项目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本项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本项目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限 3000 字) (一) 内外研究现状 : 在国外,土壤动物研究始于 1840 年达 尔文等对蚯蚓生物学的研究。中国虽然早已有一些关于个别土壤动物类群 新种描述 、区系调查、生活习性和生态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最近土壤生态学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因为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土壤肥力保持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土壤生物区系、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化对土

5、壤生物的影响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在国内,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才开始开展土壤动物生态学等大型土壤动物种类、群落、作为指示 生物方面的研究。中国东北、亚热带和热带是研究的重点区域 ,最近在内蒙古、暖温带也有一些研究。但中国西部,特别是贵州,无脊椎动物对土 壤的影响,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受到重视,贵州大学林学院对喀斯特石灰岩地区农田、草本、灌丛下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才有了初步的研究,对土壤健康、利用土壤动物对环境进行监测、土壤质量对土壤生物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仍有所欠缺。 (二)研究意义: 土壤动物是指其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在土壤中渡过,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土壤动物群落中的大型

6、土壤动物群落对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分解、污染物降解、土壤理化性质的进化、土壤发育与物质迁移及能量转化等物理、化学过程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是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环节。它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原动力之一。土 地质量与大型土壤动物也息息相关,大型土壤动物成为土壤和土地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随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对土壤环境影响逐渐加剧,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链中对环境最为敏感的类群之一。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已成为环境与生态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的学者正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问题。 此外,大型土壤动物生命活动中,通过食物链 (植物残体、微生物、腐殖质和水

7、等 )不断从环境中吸收富集必要的营养和矿质元素,将其转化为土壤有效成分。不同类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在生态系统 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中,对营养元素转换、储存和释放具有特殊的功能。 (三)研究目的: 1、 了解乌当区不同土地类型中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2、 了解乌当区土壤中大型动物的种类、数量; 3、 了解乌当区不同季节里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4、 了解不同温度,湿度,深度等环境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5、 了解大型土壤动物与营养元素的转化间的关系; 6、 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进行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主要内容: 前提是 以乌当区东风镇 大型 土壤动物 作 为研究对象,

8、 研究 东风镇 不同地物及其 采样区 大型 土壤动物的组成、数量和类群 特征等 , 进而 对 其进行 数据 统计,并且作出相关的 对比分析, 从而 得出 相 关结论,做出评价。 1.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水平结构研究 和 垂直结构研究 ; 即 在水平方向上, 研究大型 土壤动物群落 是否 随不同作物、土壤、地貌与海拔高度以及人类活动等而 呈水平差异性 ?是否 表现 出 组成 、 数量、密度和群落多样性的水平差异 等等? 在垂直方向上, 研究大型 土壤动物 是否 具有 分不递减 性 的 特征 ? 即 大型 土壤动物的种类数 、 个体数、密度、多样性等 是否 随着土壤深度而

9、逐渐减少 ?此外 , 大型 土壤动物 的 组成和数 量 是否 随着土壤层次加深呈递减趋势 以及 类群和个体数 是否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等。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时间结构研究 ; 在时间结构上,主要研究季节变化,一年中由于降水和气温等气象要素随着季节变化, 大型 土壤动物 的 种类、数量 是不是 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 研究 植被、土壤 、 水分和温度 和 季节变化 对大型 土壤动物类群数 、 总数 和群落特征 的 影响 。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演替 ; 在群落演替上主要研究的是大型土壤动物是否随着地形地貌特征和季节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演替现 象等。 2.大 型土壤动物群落功能研究 大型土壤动

10、物对 环境指示作用 ; 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特征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是不是建设的合理,如它们对 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质 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具有环境指示作用。 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 营养元素转化 的研究。 大部分大型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以及 维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研究思路: 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是查阅资料、文献、书籍,了解大型土 壤动物是什么、它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我省的研究现状等。充分了解大型土壤动物,明确研究的意义之后确定研究的方向和意义,以及设计出研究方法。 2、 确

11、定研究目的地 研究目的地选在东风镇。东风镇离学校较近研究方便。那里有农田、大棚、灌木丛、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满足研究条件。 3、采样 将此次科研调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里展开两次采样,并且在草地、农田、大棚、灌木丛、灌木林地等不同地区进行采样。 4、室内处理分析 将采来的样品进行室内处理分析。用肉眼或者在体视镜下面观察, 区分出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得出 实验结果。 5、 得出实验结果并写出相关论文 (六)研究方法: 1、样品采集 在研究区分别选择林地、灌丛、草地、耕地取样地进行土壤动物调查, 由于贵州处于喀斯特地区,风化壳薄、土壤浅,在有些样地只能取到三层土壤

12、,故 取样面积为 50cm 50cm,分凋落物、 05cm、 5 10cm3 层取样 ;但是,在每个小区的对角线上取 5 个点,按 0_5cm、 5 10cm、 10-20cm 分层取样 。受条件的限制,本次调查仅采用手拣法和 Cobb 过筛法。采用手捡法获取大型土壤动物在室内体视镜下进行分类鉴定,根据 幼虫和成虫分开的方法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数量。但是有些动物不适用手捡,就必须用筛子选取,这样方便又快捷。 2、样品处理 在肉眼和体视镜下面观察土壤动物,区分出土壤动物的种类,得出不同种类的数量以及其他数据 . 3、数据处理: 采用 以下几个参数来分析土壤动物多样性 : (1) Shannon W

13、iener 多样性指数 : iln PPH i ; 式 中, NnP ii / ; n i 为每个类群的个体数 , N 为总 的个体数 。 (2)密度一类群指数 : Ti GGDDDG / m a x ; 式中, Di 为第 i 类群的密度 , D max为各类群中第 i 类群 的 最大密度, G 为群落中的类群数, GT 为各群落所包含的总类群数 。 (3)P i e l o u 均匀性指数 : SHj ln/ ; 式中, H 为 Shannon Wiener 多样性指数 ,S 为物种丰富度 。 (4)Simpson 优势度指数 : Nnc i / 2 ;式 中, n i 为每个类群的个体数

14、 , N 为总 的个体数 。 (5)S o r e n s o n 相似性指数 : bacS /21 式中, c 为样本 A 和 B 中共有的种数 , n 为样本 A 中的种数, b 为样本 B 中的种数。 (6)W h i t t a k e r 相似性 指数 : ii baS 5.012 式中 ai 为各土壤动物种类的个体数在a 群落中的比例; bi 为各土壤动物种类的个体数在 b 群落中的比例 。 根据原始捕获量占捕获总量的百分比来划分各类群数量等级,即个体数量大于捕获总量的 10 0 % 以 上者为优势类群 ,占 1.0 % 10.0 % 者为常见类群 ,不足 1 0 %者为稀有类群。

15、统计分析用方差分析和 t 检验 。 (七)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研究重点 土壤大型动物的 土壤动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研究 、功能和稳定性研究,以及各种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生存繁殖的影响; 2、研究难点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影响土壤动物的生活习性,会使之不同于其他地区,在研究时要注意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与其他地区的异同。 土壤无脊椎动物是动物分类研究难点。 3、创新点 在前人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土壤动物对营养元素的转化的影响的,此次实验将研究土壤动物与元素的关系是一个创新点。而且在贵州来说,大型土壤动物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这次科研几乎排在这方面的前列 . ( 八 )参考文献: 1蒋海东,杨青,吕宪国, 土壤动物在农业生态系 统中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J, 2006, 37( 4). 2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