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15954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5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发展战略,2,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 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指根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制 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 长时期内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 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 途径和方法。,(二)战略目标,实现中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 中国人民长期的奋斗目标,(三)战略步骤 1.大三步 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是邓小平1987年4月提出。十三大正式表述了这一战略构想。 2.

2、小三步 党的十五大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也分三步。 3.正处在第三大步的全面建设小康阶段 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发展阶段。,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 (一)特点 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和群众利益的统一 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4.具有开放性和世界眼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意义 理论 实践 民族 世界,(二)意义 结合邓小平相关语录理解: “到那个

3、时候,我们有可能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 “国家的力量真正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 “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可以尽更多的力量”。,“就是说,到下世纪中 叶,我们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道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措施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快

4、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1,(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12,1、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够协调。 2、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就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13,(二)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1、战略的提出过程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 2、建设创新型国家紧迫性和基础条件 3、建设创新型国家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14,(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内涵 2、依据 3、一个关系 4、一个判断,15,(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重要性: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

6、改革的根本问题 2.举措: 指导思想上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快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6,(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区域发展总体战略,17,(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 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7、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 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 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 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 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国家。,20,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本国籍公民)通过其经济活动创造的; 它通常是以一年为时间界限来进行计算; 计算的内容是:该国民(不论是生活在国内还国外的)通过其经济活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 生产的

8、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其价值表现形式是货币。,国民 生产总值,2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本国领土范围内由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通过其经济活动创造的; 它通常是以一年为时间界限进行计算的; 计算的内容是:在其领土范围内不论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通过其经济活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动总量其价值表现形式是货币。,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的 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它有一个从低 到高的发展过程。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意味着我们现在 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全面小康目标。,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较低,同全面小康社会相比,

9、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全面达到,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口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发展不平衡。一是指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指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是不平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增

10、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11、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8

12、,(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强,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9,(2)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30,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31,(2)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是国家

13、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32,(3)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意义和问题) 意义四: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 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吸纳 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33,问题三: 一是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且不平衡。 一方面,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以上,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

14、水平 。 另一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左右的水平。,34,二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 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35,三是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 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

15、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 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建议中对新农村的描述一共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邓小平概括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保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

16、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邓小平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两个飞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38,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39,1999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6月,江总书记号召,要把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