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1512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1年中期(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 (2011年中期) “控通胀、去泡沫”与“稳增长、防下滑”两难困境中的 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元春,汇 报 内 容,第一部分:中国宏观经济当前的基本态势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中国宏观经济五大问题的判断; 第三部分:宏观政策选择,第一部分:中国宏观经济当前的基本态势与问题的提出,一、201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八大新特征,(一)、2011年1季度GDP同比增速9.7%,2季度9.5%,上半年9.6%.经济增速趋缓,(二)、产出缺口不大,但CPI压力很大,居民物价满意度指数下滑,并处于历史低位。,图2 中国国民收入绝对缺口与相对缺口:动态预测,今年2季度

2、,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仍不理想,当期物价满意指数16.8%,比上季下降0.5个百分点。,图3 CPI季度同比增长率(%,右轴)和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三)、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虽处于正常态势,环比上涨,但累计同比存在放缓态势,但利润增幅大幅放缓。,反危机刺激性周期的结束和成本上升使得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放缓。,图5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累计%),(四)、消费名义增速有一定程度放缓,考虑到通胀率的实际增速明显放缓。但由于基数效应和前期刺激性消费计划存在一定的透支效应,消费下滑基本符合预期。,图6 居民名义消费和实际消费增长速度(%),(五)、

3、房地产价格调整进入“疲劳期”,在严厉的调控和天量的保障性住房预期的压力下,商品房价格涨幅放缓,并在局部地区出现价格下降态势,但到5月份房地产价格仍未出现明显的“拐点”。,表1、70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趋缓,(六)、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以及国内高通胀、调房价等紧缩性政策的刺激下,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和预警指数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意味着经济转型对经济主体预期的冲击力度开始显现。,图7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和预期指数,图8 中国经济的一致指数和预警指数,(七)、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明显下滑,预计M2全年基本维持16%的增长目标,达到16.5%。信贷在整个社会融资中的比

4、重进一步下降,社会融资额将成为货币政策监控的核心指标。,图9 2002年以来中国融资结构变化,图10 更广义货币(国内融资总量加上国外融资总量)三月移动平均与CPI同比增长率(%),(八)、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区域化进入“双提速”期。,按照我们的预测,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全年将升值4-5%,高于去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3%的幅度。 另一方面,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快。自由贸易区、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和货币互换、离岸金融市场等人民币市场建设的提速,标志着人民币区域化开始从结算、支付功能逐步扩展到投融资功能。,二、201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六大旧特征,(一)、PMI指数虽然有所下降,但连续27个月处于临

5、界值50以上。这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图11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二)、反危机重工化复苏带来经济的重工业化趋势在延续,但有收窄趋势。,图12 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和轻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三)、房地产投资未见下滑,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双轨”运行决定了中国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将进入一个战略转折期,但房地产投资依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首先,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住宅投资13290亿元,增长37.8%,房地产投资仍然非常强劲。 其次,2003至今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比例达到2

6、3.6%(图12)。随着2011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必须在10月31日前开工建设,房地产投资依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图13 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四)、财政收入依然保持了大幅增长态势,但增幅有下调趋势。,依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5月全国累计财政收入46820.0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中央本级收入同比增长29.7%;地方本级收入同比增长34.6%。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0.8%;非税收入同比增长43.1%。1-2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6%,3、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分别回落至26.7%、27.2%,5月份扣除汇算清缴集中入库企业所得税较多特

7、殊因素后,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5%左右。,(五)、工业产品销售率处于正常态势。,图14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六)、在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和“平衡贸易战略”的双重作用下,净出口呈现出剧烈的短期波动,但累计增长率相对平滑,进出口、进口和出口累计同比增长率处于常态化区域。由于世界经济不会二次探底以及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推出,出口形势不会太悲观,但贸易平衡战略会带来顺差的大幅度下降。 1-5月份,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累计贸易顺差229.7亿美元,同比减少35.1%

8、。预计经常账户顺差/GDP大约维持在13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顺差下降是由贸易平衡战略导致的。,图15 中国进出口、进口和出口累计同比增长率(%),新旧交织的十四大运行特征,使得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五大重大问题:,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实质性放缓吗? 2、全年通胀会出现什么样的特征? 3、房地产市场会出现“硬着陆”吗? 4、结构性调整困难吗? 5、汇率政策是控制当前通胀的重要手段吗?,第二部分:寻求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协同的 七大表现,一、中央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意味着过去节能指标、就业、收入增长等更能反映民生问题的指标被忽视的趋势将得到扭转,在体制性上为民生目标提供了预期和

9、行动指南。 各项指标基本分级到县层面,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指标的变化,尤其是干部考核指标,民生权重加大将改变整个政府官员的促民生政策行为,具有长期效应。,表2 中央财政全年规划和全国财政实际支出(1-5月份),二、消费被提高到从未所有的高度,新规划和新举措带来的消费支点将会得到逐步释放。,(一)、贸易规划将刺激消费的增长。 据悉,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这一国家级规划正在编制和完善。规划旨在扩大消费需求,规划愿景是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超过30万亿。这意味着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以每年超过3万亿的增幅递增,消费市场空间将大幅扩张。,(二)、减税计划对消费的

10、刺激作用将在下半年得到体现。 与2010年相比,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990亿元;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减收约100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减少约1100亿元,考虑到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提升消费的有一定的作用。,(三)、收入倍增计划有助于提升消费预期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不低于7%,加上4.7%的CPI,名义收入增长不低于11%。如果能够维持这一增长速度,名义收入倍增计划基本可以实现。,(四)、从最近的预期来看,消费意愿出现了低位反弹。 据央行今年2季度的调查数据,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55.3%,与上季基本持平,未出现下滑。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

11、水平下,83%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而1季度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2季度17%的倾向于“更多消费”,而1季度只有 14.2%的倾向于“更多消费”,消费意愿出现了低位反弹。,三、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将刺激消费的增长。,(一)、财政支出结构改变了反危机时期以基建投资为主的建设财政性质,开始向民生支出。 今年1-5月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46.3%;教育支出同比增长25.7%;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3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增长42.8%;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57.7%;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长59.9%。,(二)、社会安全网,包括救助计划等的实施也将刺激消费的增长。,社会保障模型的

12、计量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社会救助增加1元钱,居民的人均消费增加0.42元,而职工的平均工资每增加1元钱拉动的人均消费为0.31元。 福利救济模型计量结果显示:人均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最大,每增加1元的人均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带来约0.58元的消费支出, 比社会保障支出模型中增加1元资助带来的消费效应高约0.16元,社会救助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大于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保障性住房的实施也将增加居民消费600亿元左右。,表3 中国和OECD国家的比较:2003年公共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四、房价问题被提高到政治高度,部分城市房价的“去泡沫化”有利于降低

13、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分裂效应”和不平等效应。,(一)、房地产行业开始进入去库存时期。 今年1季度136家上市房企存货达9865.14亿元,同比大增40%。招商、金地、万科、保利四家企业如按2010年的销售数据计算,要消化这些存量,这四家公司分别需要35.51个月、32个月、35.69个月、42.48个月。,(二)、投资趋势和融资渠道出现了明显的背离,开发商资金面在持续恶化,很难支撑到市场反转。,首先,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维持高位增长,在库存增长和信贷紧缩的背景下,意味着开发商资金面在持续恶化,开发商延迟推盘只会拉长行业调整时间,很难支撑到市场反转。2011年1-5月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上升到3

14、8.61%,接近历史高点,国内信贷则下降到接近历史低点,为17.95%。,图16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和国内信贷的占比(%),其次,投资趋势和融资渠道出现了明显的背离,开发商资金面在持续恶化。,图17 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总额增速和本年资金来源合计增速(%),(三)、住宅供地的增加进一步推动地价的下降,推动城市住房价格的下调。,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18.47万公顷)和实际供地量(12.63万公顷)相比,今年达21.80万公顷,分别增加18.5%和72.6%。 即使全年住宅供地仅完成了计划的70%,实际供地也将增长21%,会带来土地价格的下降。,(四)、 居民盼房价下降的意愿强烈,购房意

15、愿继续下降。,央行今年2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仍偏低,房价过高仍是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74.3%的居民认为当前的房价“过高,难以接受”。 未来1季度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6%,比上个季度下降0.8%。居民购房意愿继续下降。,图18 中国居民购房意愿的变动,五、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有保障。在目前可见的相关制度落实和土地出让收入与去年持平的假定下,资金缺口比例大约在18%左右,约2500亿元。更可能的情况是,如果考虑到今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30%,那么资金缺口将达到3300亿元左右,资金缺口比例大约为23%。但如果考虑到央企的进入或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或允许发债用于保障

16、房建设,今年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有保障。,六、从就业来看,区域产业转移将为东西部劳动力就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新的消费增长点。,(一)、区域产业转移加速了不同区域经济的收敛性和农民工工资的趋同性。,图19 中国各个地区经济收敛趋势,表4 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 单位:元,(二)、产业区域内转移的趋势使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东部吸纳就业的优势将体现在服务业上。,图20 2001-2009年不同区域、不同产业GDP增长对就业的弹性(年度均值),七、中小企业信贷增速的快速上升对于保就业和促增长有积极作用,但要防止信贷紧缩政策下的逆转风险。,今年1季度,金融机构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达到48.7%,比全部贷款增速高30.8个百分点;涉农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2.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在紧缩的背景下,要通过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税收优惠和存贷比的适度放宽,以防止政策的逆转。,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