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毅的辩行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47540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玄毅的辩行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周玄毅的辩行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周玄毅的辩行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周玄毅的辩行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周玄毅的辩行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玄毅的辩行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玄毅的辩行记(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行记 1、沉默的辩手与不规则动词(不规则动词理论)对于辩论这个圈子,一个最为典型的刻板印象是:这是一群巧舌如簧滔滔不绝,得理不饶人没理搅三分,文字游戏玩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遇到争吵就像苍蝇见了血网游开了挂的家伙。我不得不说,这种描述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至少符合我们对于大多数电视辩论赛节目的观感。不过,玩辩论固然是以争论为乐,但是真正玩懂了却经常会觉得没啥好争的,以至于我所认识的一些非常优秀的辩手,平日里甚至都有点轻度自闭的迹象。何以故?因为以深入剖析的辩论视角观之,在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争论中,对立的并不是观点而只是情绪,并不是根本立场而只是表述方式。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伯兰特罗

2、素为伦敦新政治家与国家(New Statesman and Nation)杂志设计的一个被称为“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分别用“我”、“你”、“他”这三个人称,以褒义、中性和贬义这三种形式表述同一个意思。罗素用“我坚定,你倔强,他呆板”开了个头,读者的参赛作品很多,个人比较喜欢有“我活泼,你多话,他醉了”;“我义愤,你生气,他暴怒”;“我重新考虑过,你改变了主意,他违背了诺言”之类。当然,如果我们的读者有兴趣,大可以再按着这个思路总结出一连串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其实更多的是形容词),反正基本原则是:乍看冰火不相容,细想其实一码事。除了罗素这个居心叵测的

3、文字游戏,再举两个实证的例子。1993年时代和CNN搞了一个联合民意调查“应当通过立法来禁止利益集团赞助竞选吗?”大约40%的人表示同意;同年的另一个民意测验提问:“应该通过立法来消除所有特殊利益者给候选人大笔金钱的可能性吗?”这回大概有80%的人表示同意。这40%的统计差别背后,有实质的政策差别吗?2000年的纽约时报又玩了一个类似的花样,当被问及“政府盈余资金应当用于减税还是应当用做新的政府计划的资金”时,25%的接受调查者选择后者;当问题变成“政府盈余资金应当用于减税还是用于教育、环保、医疗、打击犯罪和军事防御等新计划上?”却有69%的人同意后者。这44%的观点差异,又真是由于立场不同吗

4、?同一个意思,选择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字眼进行渲染,就可以造成完全不同的观感,以至于听起来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这就是“不规则动词”理论的奥妙所在,也是无数白费口舌的争端的来源。在这种不可能有量化标准来评判的问题上,真正玩懂了辩论的人就应该保持沉默。不信,你试着区分一下世故和成熟,麻木和沉稳,勇敢和莽撞,执着和偏激?话又说回来,如果仍然觉得对方的观点很不爽,实在很想反驳怎么办?很简单,把这个不规则动词的游戏玩下去,将对方的观点用同样意思的另一种语气表达出来,这本身就能构成一种反驳,而且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驳。比如,咱们可以把开头这段有关辩手的负面印象“转译”成这样一段话:“这群人妙语如珠辩

5、才无碍,敏锐的眼光绝不会遗漏丝毫谬误,坚定的信念在任何不利情况下都能坚持原则,他们对语言有着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辩证思维,在探讨真理时表现出极其充沛的热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啥好争辩的呢?辩行记 2、紫心勋章的秘密(揭示实质分歧)辩论让我明白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是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争论的焦点到底是什么。比如说,辩论的一个恶名是它喜欢纠缠概念,不过,它所纠缠的真的只是概念吗?因为哈佛公开课视频而爆红的桑德尔(Michael Sandel)在其课程同名著作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举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像是在定义上纠结的例子:美国军方为表彰在战场上受伤或死亡的士兵设立了

6、紫心勋章,在这里“伤亡”是个硬指标,然而问题是,“受伤”是否包括心理创伤?那些由于战争而患上应激性创伤综合症的士兵是否有资格获得紫心勋章?换句话说,“心病是不是病?”“伤心是不是伤?”当然,如果说心理疾病往往会比肉体上的伤害更痛苦,也更难痊愈,凭什么由于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不能构成获得勋章的要件?难道牺牲条胳膊的是英雄,牺牲了整个人生的反而不是英雄?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心理疾病也是病,心理创伤也叫“伤”,那些特别敏感,以至于听见枪响就直接吓破苦胆的人,是不是都得发个勋章戴?两个推论同样荒谬。你看,这就是概念的模糊必定会带来的两难。不过,争执的焦点真的只在“受伤”这个概念上吗?如果思考止于这个层次,

7、桑德尔就只是浪得虚名。而事实上,他敏锐地发现,问题的核心并不是紫心勋章的颁发条件里对于“受伤”如何定义,而是要看到紫心勋章的原本意图在于激励士兵的勇气,受伤只是个比较容易判断的外在标准而已。正是由于“勇气”才是潜在的关键词,所以才会导致人们对于血肉横飞的烈士口服心服,却难免会对心理创伤的受害者表示某种质疑毕竟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只有那些缺乏勇气的士兵,才会容易在战争中患上这种应激性的精神疾病。所以,如果你热衷于维护那些被国家遗忘的老兵的权益,就千万不要把争论的焦点放在如何定义“伤”这个概念上,而是要通过实证研究向公众表明,一个人是否勇敢作战,跟他是否容易患上这种由战争引起的心理疾病其实并无关联。

8、原来,在我们以为是问题焦点的那些争论背后,往往会有另外一个真正的核心问题哑然不语。并不是人类的思考必然会让上帝发笑,而是因为人类思考不到点子上,才会让上帝默默地打出一句“呵呵”。这里还有一个身边的例子。我曾经在南京给一场辩论赛当评委,当时,场上一所名头响亮得振聋发聩的国内顶尖大学辩论队,为了论证“不应该限制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省级公务员”,在他们的对手,一所几乎要排到一百位左右的非著名大学的同学面前反复强调,只有考试才是真正公平的,只有考试才能最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只能考试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只有考试巴拉巴拉这里的隐含信息在观众心中造成的怨念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当对手只是弱弱地问了一句“难道

9、我们考试没你们好,就能说我们一定不是人才吗?”全场就突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不要问掌声是为谁而鼓,掌声就是观众们为自己而鼓,因为比起有幸进入这所学校的同学,几乎所有观众在考试方面都是失败者。不出所料,他们自以为意外地输掉了这场比赛,并且在赛后仍然觉得愤愤不平。这像极了咬死追问“心病为什么不是病”的那种直肠子逻辑然而决定辩论胜负的关键从来都不是表层的定义和逻辑,而是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心态这个天平向哪方倾斜。总之,如果你不能敏锐地发现那些台面下真正起作用的东西,沉默的大多数就会以一种难以预料的方式让你在台面上死得很难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万用的灵丹,我只能说:要小心,语言中隐藏着人类最隐秘的东西。辩

10、行记 3、耍滑头的最高境界(包容性立论)滑头耍到一定境界,其实也会显出几分真诚。要理解这句本身看起来也很滑头的话,先来围观一个经典案例,看看职业耍滑头的美国政客是怎样把这门手艺玩成艺术的。很多人都知道,堕胎的合法性在美国是个严肃的政治议题,无数政客的命运都取决于在这个问题上如何站队。1970年2月(距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人工流产合法化的历史性裁决还有三年),美国檀香山的一位议员实在受不了天天有选民来信问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又不愿失去自由派和保守派任何一方的选票,干脆让自己的秘书草拟了一份“对选民关于堕胎问题的通用回复”。其中的寒暄套话不提,捡最有意思的引用几段:“如果您所谓的堕胎是意指谋杀

11、毫无自卫能力的人,是剥夺我们最年幼公民的权利,是促使那些无所作为和缺乏道德观念的年轻人之间的乱交,以及对生活自由和幸福追求的排斥,那么,先生,请相信我会毫不动摇地反对堕胎。”很坚定是不是?别急,后面还有:“如果您所说的堕胎是指给所有公民以平等权利而不论其种族、肤色或性别,是消灭残害无助而绝望妇女的可憎习俗,是使我们所有年轻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机会,而且最重要的,是给予所有公民依照自己良知而行动的天赋权利,那么,先生,作为一个爱国者和人道主义者,让我向您保证,任何人都不能说服我放弃对这些最基本人权的捍卫。”很气人有没有?继续读,结尾这句更气人:“感谢您询问我在这个紧要问题上的观点,让我再一次向您保证

12、我的坚定立场。谢谢您,再见!”“坚定立场”?这家伙居然好意思说“坚定立场?!一定要说“坚定”的话,这个令人发指的滑头声明倒是坚决贯彻了这样一种最极端的踢皮球式逻辑:“你问我在堕胎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先问问你自己对堕胎怎么定义吧!”用本人当年玩辩论时在场上噎死过无数对手的话来说:“不是我不回答你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本身有问题”。你瞧,皮球踢到“有关部门”只是技术,皮球踢回给发球者才叫艺术。不过物极必反,滑头耍到极至,真诚也就在其中了。冷静下来回头再仔细读读这份声明,你还真的很难说它就一定是在耍滑头。因为其主旨本来就不是要宣称某个立场,而只是希望阐明一个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道理:保守派和自由派在这类

13、议而不决的问题上的争论,无非是两种同样正确,只不过取向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非要问我同等正确的价值观哪个更正确?你告诉我一斤棉花一斤铁哪个更重先?无非一个堆头大,一个密度高罢了。如若不然,情感和理智、自由和秩序、性善和性恶等等问题的争论怎么会持续几千年而没有结果?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只知道热血澎湃地党同伐异,迫不及待地给反对者贴上脑残或是别有用心的标签,以使自己在智力和道德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却很少有人想到,斗得你死我活的辩论双方往往可以被包容在一个“通用回复”之中,而就算某一派的观点最终得势,也并不代表另一方的人品和智商就有什么问题。当然,如果你坚持追问这篇回复到底是什么立场,那我只能回答:

14、满心欢喜地以为人家支持自己,这是愚蠢;义愤填膺地看出他在踢皮球,这是聪明;恍然大悟地发现自己原本所谓“坚定立场”的偏执之处,充分认识到对方的合理性所在,这才叫智慧。我是在耍滑头吗?看你怎么定义了。辩行记 4、不翼而飞的帐篷和适度饮酒的陷阱(人存原则-弱化因果性)我一直坚信,任何隽永的笑话都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比如这个典型的英式幽默:福尔摩斯和华生晚上搭帐篷露营,半夜福尔摩斯突然把助手推醒问他看到了什么,答曰“星空”;又问他由此想到了什么,答案从天文、星象跨越到气候与神学。在结束了一大段知识渊博内容详实文采华美的论述之后,华生反问福尔摩斯想到了什么,答案很简短:“我们的帐篷被偷了!”这个段子包袱扎

15、得很结实,抖起来也很有效果。特别是,如果你能把华生的浮想联翩铺陈出洞察宇宙之气概终极关怀之深邃,先把听众带入无尽遐想之中,再偷偷地运足气,冷不丁气急败坏地喊上这么一嗓子就戛然而止,想逗个乐子是不难的。不过,化用果戈里在钦差大臣里的那句台词,任何真正好笑的东西其实都是自嘲。华生闹出的笑话,我们难道总能清醒地避免吗?有这么一个现成的例子:随便在网上查查你就会发现,多个权威科研机构经过对大量样本的长期跟踪得出结论说,适度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健康水准普遍更高,现在请问你能否由此得出“适度饮酒有利于健康”这个结论?答案几乎是明摆着的,“多个”、“权威”、“科研”、“大量”、“长期”,这些关键词似乎都在指向

16、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适度饮酒有益健康!但是且慢,让我们回忆一下华生这个故事的笑点到底在哪儿。福尔摩斯:你从星空想到了什么?华生:天文、星象、气候、神学(此处略去1200字)福尔摩斯:但是你为什么偏偏不想想,为什么你现在能看到星空呢?(因为我们的帐篷被人偷了!)好,回到饮酒与健康的关系这个例子,我们照葫芦画瓢:问:你从适度饮酒者往往比滴酒不沾者更健康想到了什么?答:酒能活血化瘀、调节情绪、促进睡眠、强心提神(请自行添加)问:可你为什么偏偏不想想,为什么这些人会适度饮酒而非滴酒不沾呢?当然,后面这段话并不好笑,因为逻辑线有些长大体而言,与滴酒不沾者相比,适度饮酒者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本身健康情况就还不错(至少没到遵医嘱禁酒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