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7131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05採购与供应链管理(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05 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本章學習重點,何謂採購 採購的五大基本原則5R 委外程序 聯合採購 共同供應 集中採購 採購成本 何謂存貨 經濟訂購量 ABC存貨 及時供應系統(JIT) 供應商管理庫存(VMI) 盤點,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何謂採購,購買(Purchase)是狹義的採購,僅限於以購買(Buying)的方式取得物品,也就是由買方支付對等的代價,向賣方取得物品的過程。 廣義的採購(Procurement)則是指係除了以購買的方式取得物品外,還可運用租賃、借貸、交換及徵收等方式,取得物品的使用權或所有權。 企業採購通常是指Procurement,就是企

2、業取得各種所需物料所進行的各種活動。 本章中所謂的企業採購的物料乃是指廣義的物料,包括原物料(Raw Material)、零件(Parts)、組件(Components)、在製品(Work-in-process, WIP)、成品(Finished goods)以及所有流程中所須的輔助性工具或服務等,皆屬於物料採購項目。,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4,企業採購的目標,1. 提供企業營運所需的物料。 2. 控制採購成本。 3. 維持產品品質。 4. 維持最有利的存貨水準。 5. 創造企業競爭優勢。,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5,若以時間的角度來看,企業採購的目標,1.短期目標:適時地從最適當的供應商中

3、提供正確數量且符合要求的物品運送到正確的地點給企業內的顧客。 2.中期目標:協助組織達成其營運目標,有效管理採購部門、與其他部門維持密切聯繫。 3.長期目標:發展企業整合性之採購策略以協助企業整體營運策略及終極目標之實現。,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6,採購對企業的重要性,1. 成本降低。 2. 週期縮短。 3. 原物料運送改善。 4. 品質改善。,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7,採購的五大基本原則5R,1. 適當的供應商(Right Vendor) 2. 適當的品質(Right Quality) 3. 適當的數量(Right Quantity) 4. 適當的時間(Right Time) 5. 適當

4、的價格(Right Price),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8,一般企業的採購程序,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9,採購功能的重點有五項,1. 一切為銷售:但要瞭解的是,生產會影響銷售,而採購物料不能及時供應則會影響生產。 2. 維持資金正常調度:在符合安全與經濟兩原則下,欲做到存料積壓資金少,就要存貨週轉快。要週轉快,就必須適時適量供應。 3. 有效減低採購成本:購料成本佔生產總成本極大比例,要企業增加利潤,必須努力減低成本。 4. 保持產品品質:必須獲取適質物料。 5. 保持市場最新資料:採購活動普及市場,若握有正確資料並善加利用,定會創造出極有價值之貢獻。,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0,採購策

5、略規劃與公司目標之連結,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1,各種主要的採購策略,1.確保供應策略:設計一套能維持適質、適量的供應體系。確保供應策略,必須同時考慮供需雙方情境可能的改變。 2.降低成本策略:設計如何讓欲取得的產品,能降低價格,或跟隨著環境、科技的改變,使總壽命週期總成本能降低。並藉由改變材料、改變供應來源及改變採購方法來減少組織的總成本。 3.供應支援策略:設法分享供應商的知識及能力。讓供應商的供應能力與組織的需求配合一致。另外買賣雙方應該有良好的溝通,彼此確認供料品質的水準,並要求品質的一致性。 4.環境變化策略:確認因為環境因素所形成的不利影響,並且能完全的移轉,使組織能維持長期性

6、的優勢。 5.競爭優勢策略:利用市場機會及組織的強勢,來產生出特殊的競爭優勢。,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2,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3,採購功能策略思考架構,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4,自製或委外的決策模式,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5,委外策略來源模式,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6,採購的方式,1. 集中採購:由採購中心組織實施的屬於集中採購 2. 代理採購:企業委託代理採購機構以進行採購 3. 分散採購:是將採購權責委由各分區單位自行負責 4. 混合採購:各需求單位依據物料的價值、數量、總價之通用程度,同時採用集中採購與分散採購,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7,採購的類型,1. 原物料

7、採購:需要再加工才能成為可販售的產品,例如:石油、煤、鋼礦砂、木材等。 2. 半成品採購:採購半成品零件以生成最終產品,例如:採購輪胎、引擎、座椅最後組成汽車。 3. 維修與作業所需的採購(MRO):例如辦公文具、清潔用品、機器備用零件等。 4. 支援生產所需的採購:例如裝箱所須之紙箱、捆帶、儲藏盒等。 5. 服務的採購:所有的企業或多或少需要其他企業提供某些服務,例如水電、空調服務。 6. 資本設備的採購:採購非流動性資產供長期經營之用。資本設備採購的特性是一旦購入可長期使用,且採購金額通常龐大,會計作帳分年提列分攤 7. 配送:安排原物料購入或產品輸出的交通配送安排。,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

8、理,18,委外的程序,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19,安全存量,安全存量是滿足一定期間內實際需求量大於預期需求量的存貨。因為需求的不確定性,當實際需求大於預期時,會造成缺貨現象,因此需維持一定的安全存量。 任何供應鏈在規劃安全存量時,有兩個關鍵問題值得深思: 1. 安全存量的適當水準為何? 2. 在減少安全存量下,應採取何種行動來改善產品可獲性(Availability)?,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0,安全存量的適當水準主要由兩項因素所決定,1. 需求的不確定性:當需求的不確定性提高時,安全存量的適當水準會隨之增加。 2. 產品可獲性(Availability)的期望水準:當產品可獲性的希望水

9、準提高時,對應的安全存量水準就會隨之增加。,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1,改善產品可獲性(Availability),在減少安全存量下,應採取下列行動來改善產品可獲性(Availability): 1. 使用共通零件 2. 供應鏈差異化延遲(Postponement) 有兩個關鍵因素會影響到產品可獲性的最適水準: 1. 產品供給過剩的存貨成本 2. 產品供給不足的缺貨成本,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2,聯合採購的定義,聯合採購係指兩個或多個獨立的組織,藉著聯合起來購買共同所需的原物料、資本財或服務,以獲取更優惠價格,而組成之正式或非正式組織。其成員間可能透過獨立第三者 聯合採購的優點 1. 透

10、過聯合起來的大量採購,使個別廠商能取得價格更低、而品質更好的產品或服務。 2. 增加合作業者間的互動、經驗交換、商情互通有無,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3,共同供應,共同供應是聯合採購的對等名詞,亦即許多機關將其需求的財物或勞務委託某特定單位辦理聯合採購,然後再供應給各委託採購的機關。即在程序上係先有聯合採購,之後才有共同供應。 通常只使用聯合(Cooperative)或共同採購(consolidated or group purchasing),因為聯合採購的目的是為了共同供應。 從目的及手段來看,經由聯合行為,增加議價能力,降低採購成本是其目的;聯合採購則是方法、手段;而共同供應契約則是廠

11、商以相同條件供應各適用契約單位(會員)財貨或勞務。,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4,共同供應契約,所謂共同供應契約是指一機關為二以上機關具共通需求特性之財貨或勞務與廠商簽訂契約,使該機關及其他適用本契約之機關均得利用本契約辦理採購。此模式除了可降低價格外,有關押標金、保證金之收取作業等行政程序,可由訂約機關處理,能有效節省機關自行辦理之作業及人力成本。,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5,集中採購(Centralized Purchasing),集中採購是指一機關將採購功能委由某一部門來執行與負責,其他部門則無採購之權責。 集中採購通常是屬於採購制度(Purchasing System),它強調採購事

12、權的集中性。而聯合採購則是屬於採購策略(Purchasing Strategy)的運用,藉由匯集共同的需求,一起採購,達到以量制價的目的。,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6,數量承諾契約和無數量承諾契約,在單廠商合約中,訂有最低及最高採購數量限制者稱之為數量承諾契約;反之則為無數量承諾契約。 在聯合採購組織的發展初期,大多數的組織都採取無數量承諾契約,以吸引較多的機構加入聯合採購組織,可壯大組織採購規模,增強議價能力。但供應商由經驗中發現,價格折讓的空間應以其實際的採購數量為準,所以,愈來愈重視聯合採購組織所能保證採購的數量,因此數量承諾契約已成為聯合採購組織的主流。,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7

13、,成本的組成,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8,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29,作業基礎成本制(ABC),目前一般企業所採用之成本會計制度係沿用以往,對外財務報導導向的制度,僅注重存貨之評價。但隨著生產環境的改變、製造費用比例逐漸上升,且大部份的製造費用發生與產品數量基礎間不具因果關係。 因此若仍以直接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作為製造費用之分攤基礎,將會使產品成本產生扭曲,不僅會使傳統以財務報導為主之功能受到質疑,更是不合時宜。,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0,作業基礎成本制(ABC),所謂作業基礎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ng, ABC) 係指以耗用資源成本的各項作業中心為成本歸屬的標

14、的,將成本匯集到各作業中心中的各項作業,再以作業動因為分攤基礎,進而將作業成本分攤或歸屬至產品或勞務中,最後計算出成本標的製造費用。,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1,作業基礎成本制(ABC),Turney (1991)認為,作業基礎成本制的發展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單構面模型(如圖5-9所示),第二階段為雙構面(如圖5-10所示)。第一階段單構面模型,主要是為了達成策略性目標成本計算而設計的,其目的是為了合理分攤製造費用以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其主要限制是缺乏有關作業之直接資訊。,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2,作業基礎成本制單構面模型,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3,作業基礎成本制雙構面模型,供應

15、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4,作業基礎成本制的限制與缺點,1. 作業基礎成制雖然以改善會計品質的功能使企業在競爭的環境中得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但有關顧客方面的資訊卻無法有效的反應給公司。如顧客對於產品的品質是否滿意?流程是否能符合顧客的需求? 2. 作業基礎成本制過於注重成本資訊,以致忽略了成本資訊背後所隱含的重要資訊。 3. 企業有時需要一些預測資訊以供決策之用而作業基礎成本制所提供的資訊,是目前與實際生產的成本數據資料,並不含有未來預測的資訊。 4. 雖然作業基礎成本制可顯示有無附加價值的作業,但似乎過於簡化,以致於無法提供績效之回饋資訊及深入作業的改進。 5. 在快速與競爭的製造環境中,強調

16、制度的簡化,但作業基礎成本製似乎有過於複雜之虞。,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5,作業基礎成本制的限制與缺點,6. 作業基礎成本制缺乏理論基礎,且與古典經濟學中對成本函數的定義不同;古典經濟學中假設成本函數具有可分開性,隨價格、技術、產量不同,而有不同的成本函數,且可分開性的特質反映在引伸性要素需求彈性當中。可是ABC 把成本函數太過於簡單化。此外,古典經濟學對不同成本函數加以分割,加總時,不會產衡量上的錯誤,但ABC 在處理上總是會產生衡量上的錯誤 7. ABC 之單位本仍基於全部成本的觀念,因此ABC 制度下所產生的每一單位作業成本,實無法反映增支成本之情況 8. 過分誇大作業基礎成本制的功能、過分重視成本對定價的影響、理論與實務應加以配合、需要更多的實證性研究,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6,採購成本,採購成本可分為 訂購成本 價格成本 持有成本 缺貨成本,供應鏈管理,劉文良整理,37,存貨的定義,存貨是用於支援生產、生產相關活動及滿足需求時所使用到的料件 存貨包括了存在於採購運籌、生產運籌與配銷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