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学课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行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理念是灵魂,教材建设是关键,教师素质是根本,课堂教学是核心,教学评价是导向,现代化技术是推进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教育部长在答记者问中就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表示,学校减负,主要是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来解决。科学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减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课堂教学的改进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存在必要性。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决定了改革的必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观念依然存在,一言堂现象还有不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
2、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压制。应试教学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只是包装。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题海越来越宽,时间付出越来越多。新课程改革倒逼课堂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的突破。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作出调整和改进,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课程在顺应时代改革,课堂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任何固步自封的观念或拒绝改革的做法都将被发展的洪流所抛弃。总之,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时时在路上,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其三,我校的发展及校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存在可能性。首先,自从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有关课堂教学探索和改革的成果和著述浩如烟海,但这种探索
3、永远不会停滞,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够统领所有的教学,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能够长存不衰。教学探索者总在不断推陈出新,追求更好。其次,课堂教学改革有章可循,有序可依。其依据是教育教学规律,是教育科学发展。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弊端?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因和出发点,只有准确定位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明确的着力点及努力方向。经过课堂观摩和现实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是:课堂的利用率不高,费时较多,收效欠佳;应试导向明显,能力素养培养不足;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受到压制;学习主动性不够,自主学习欠缺;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方法呆板;着重学习竞争,忽视信心培养;课堂评价单一,缺乏
4、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就是优质而高效课堂。优质而高效课堂应该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达成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衡量课堂是否优质而高效,一看学生“双基”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学习理论。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学习发生的本质规律,才能有效抓住课堂教学改革之根
5、本。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方式、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学习的发生规律,进行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马斯洛等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6、和设备,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
7、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
8、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观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种努力中提高的
9、。“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种发展是适性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和形成学生潜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得到适合的能够达到的发展。高效的课堂应该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建构、应用等实现内涵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五学课堂的详细解析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可能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我们坚定地认为,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违背科学的。学生只有在较为逼真的情境中,通过互动、体验、实践、参与、思考和交流等方式建构知识。在教与学二者的关系中,学是核心,是目的;教为学而生,有了学,教才有价值
10、和意义; 学的效率越高,教的贡献越大。基于我们的认识,我们确定用“五学课堂”教学模式来引领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五学”,也即“五环”,只是我们将每个环节的核心定位在“学”上,故而命名为“五学课堂”。“五学”乃是:导学、互学、展学、疏学、固学。下面分而述之。导学:精巧导入,自主学思导学,有导有学,有导入,有自学。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教师用间接明快的语言,或通过一定的媒介如图片、视频、故事、新闻等等,实现旧知识向新课题的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激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接着,教师要导出课题、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图式,让学生从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教师
11、发放“导学提纲”,进入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提纲,看书学习,思考答题。这个环节,形式很多,可以看书朗读,也可以尝试例题,还可以做实验,或者圈、点、画、批注。这些活动都在“导学提纲”中有明确的要求。沿着“导学提纲”,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专研、解答问题、确定疑惑。互学:小组讨论,合作共学班级有固定学习小组和学习伙伴。在此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交流互动,互相解疑答惑,共同攻克疑难问题和焦点问题,并将探究和讨论的过程和结论形成展示内容。互学环节必须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可对照答案,陈述理由,也可相互讲解解题思路,还可提出问题,寻求帮助, 也可提出质疑,提出不同
12、观点并表述理由展学:精彩呈现,勇于展示根据自学和小组互学的情况,或代表小组,或代表个人,面向全班口头表述,或黑板上板演,或表演。展示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诊断出学生前两个环节掌握的情况,暴露出仍然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学生可以趁机八仙过海,各出奇招,群起而“围歼”之。疏学:点评精讲,简洁释疑教师根据学生建构生成的情况,评价激励小组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点评精讲在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学生在经过自学和互学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顺势讲规律、将思路、讲方法、讲框架。固学:精当小结,巩固迁移让学生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归纳要点和收获。再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检查验收。以上五个环节存在递进关系,是逐步走向高潮的过
13、程,最终形成知识内化,学以致用。整个教学过程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规律。五学课堂基本特征学为中心:“五学”,其实也是课堂的五个重要环节,每个环节都将“学”放在核心位置,相对于“教”,“学”更为中心,相对于“教师”,“学生”应是中心。“五学课堂”践行自主学习,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要创造一定的自主探索的空间,激发学习动机,重视学生亲身实践,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
14、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积极参与认知、探究、合作、实践、分析、质疑等等有效的活动,主动圆满地完成学习过程。“五学课堂”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围绕“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能力导向:五学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双基”,但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5、,协作和合作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分析思辨的能力,展示和表达的能力等等。重塑学生的健康心理,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激励,增强信心。互动互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而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与他人或学习对象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协作、交流等活动,完成意义建构,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课堂教学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等三个方面。为此,教师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建构。从互动规模来说,有全班互动,小组互动,伙伴互动,因此应建立固定的小组和学习伙伴,发挥小组和伙伴的互动和互助功能,用集体
16、的力量推进成员的意义建构和共同提高。高效生成:生成,乃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认知的活动过程。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预设生成”;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名曰“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高效生成的课堂,具体而言,课堂基础训练扎实、有效;练习设计有梯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高效率的提高;重视特长生培训,结合学科特点和所学内容,有效拓展。愉悦共享:五学课堂是轻松明快愉悦的生命场,所有人是民主与平等关系。教师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让课堂成为平等的生命体的对话和共同生长、成长的场所。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及时地鼓励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让问题解决首先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