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生产》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1032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猪生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种猪生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种猪生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种猪生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种猪生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猪生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猪生产》课件(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生产,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邓继辉,种猪生产,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种猪生产,种猪生产力 就是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猪群组成 合理的猪群结构是保证猪群有计划地迅速扩群和提高质量的组织措施之一。,种猪生产,猪场为了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更好地进行猪群的饲养管理,以年龄、体重、性别和用途划分不同的猪群。 哺乳仔猪: 出生至断奶 断奶仔猪: 断奶至25kg左右或70日龄 育成猪: 25kg左右或70日龄至4月龄 后备公猪: 4月龄至初配 后备母猪: 4月龄至初配 种公猪: 参加配种的公猪

2、种母猪: 参加配种的母猪 育肥猪: 生产肉猪的猪,种猪生产,种猪生产必须抓好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力争达到全配、满怀、多胎、高产的目的。,种猪生产,第一节 配种 配种工作是养猪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高产的第一关,搞好配种工作,一方面提高公猪精液的数量和品质,另一方面促使母猪正常发情和多排活力强的卵子,实施先进的配种技术,做到适时配种.,种猪生产,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在猪群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但其好坏对整个猪群影响很大。本交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任务,一年可繁殖仔猪400-700头;人工授精繁殖的仔猪更多。可见公猪对猪群的影响远远超过母猪,不仅影响后

3、代品质,而且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所以种公猪的选育、饲养管理与利用,对提高猪群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种猪生产,(一)种公猪的种类 1、纯种公猪 用于保种和进行本品种选育提高。其产生的后代用于种用和商品肉猪生产。 2、杂种公猪 随着科学发展,杂种公猪广泛用于配套系生产。具有杂种优势,表现出生活力强,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等特点。,种猪生产,(二)种公猪的合理饲养 标准:有强健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性欲;有密度大,活力强,品质好的精子;有良好的配种性能和不肥不瘦七八成膘的体况。,种猪生产,1、营养需要 种公猪的任务是生产精液和配种。精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

4、质,能量适当,按饲养标准供给。 日粮配合全价,饲料搭配多样化。蛋白料不宜过多,可添加一些必须氨基酸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A、D、E满足,添加优质的青绿饲料等。注意Ca、P和食盐的添加, Ca、P比为1.25:1。,种猪生产,2、饲喂技术 定时定量,日喂2-3次,每天供给充足饮水。 成年猪日给量:外种猪2.0-2.5Kg/头.天,本地猪1.5-1.8Kg/头.天。配种繁忙季节可增加饲料量20%和1-2个鸡鸭蛋或0.25Kg蚕蛹、鱼粉,保持公猪旺盛的配种能力,每天喂1Kg优质青绿饲料,避免喂过稀的液体饲料和过多的粗饲料,以免造成公猪垂腹,影响配种效果。,种猪生产,(三)种公猪的科学管理 1、单圈饲养

5、 减少干扰,杜绝爬跨和自淫恶习。 2、适度运动 运动可促进代谢,增强体质,提高精子活力。一般1-2次/天1-2小时,行程2千米的运动。严禁鞭打。 3、刷拭和调教 刷拭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寄生虫病和皮肤病;也是调教公猪的最好时机,使公猪温顺,听从管理,便于采精或辅助配种。,种猪生产,4、避免刺激 是指异性刺激。公母不得混群饲养,保持一定距离。 5、专人饲养或使用公猪 公猪性情暴躁,应固定专人饲养,掌握公猪习性,合理使用公猪。 6、防寒防暑 最适宜温度为18-200C,冬季堵塞风洞,夏季安装降温设备,供给充足饮水,注意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高温季节采精或配种最好在早晚进行。,种

6、猪生产,7、驱虫和疾病预防 每年至少驱虫2次;春秋两季注射三联苗、细小病毒苗、猪乙型脑炎和伪狂犬病苗等,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8、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和称重 人工授精的公猪每次采精要检查精液品质,本交每月检查1-2次,非配种期转入配种期前和后备猪在使用前要进行精液检查2-3次,严防死精子配种。定期称重可检查生长发育和体况。根据精液品质和体重变化来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喂量。,种猪生产,(四)种公猪的合理利用 正确利用种公猪有助于延长种用寿命.配种利用是养公猪的唯一目的,它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初配年龄和利用强度.,种猪生产,1、初配年龄 初配年龄与品种、饲养管理有关。适宜初配

7、年龄一般以品种、年龄和体重来决定。过早会影响公猪生长发育,缩短利用年限,降低与配母猪的繁殖成绩。过迟引起公猪性欲减退,失去配种能力。 最适宜配种年龄:小型早熟品种7-8月龄,体重75Kg左右;大中型品种9-10月龄,体重100Kg左右为宜。,种猪生产,2、利用强度 精液品质的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除受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利用强度。利用过度,品质下降,影响受胎率,降低配种能力并缩短利用年限;反之,长期不用,造成性欲减退,繁殖力降低,且不经济。 采精频率对采精量影响较小,而对一次采得的精子总数和一次采得的活精子总数影响较大。因此要控制好采精或配种密度。,种猪生产,2岁以上

8、成年公猪1次/天配种,必要是2次/天,不能天天如此,每天连续配种,每周应休息1天。青年公猪1次/2-3天。 长时间未配种或采精的公猪,衰老或死亡精子多,开始配种的几头母猪,每个情期配种不宜少于3次;若人工授精头两次采的精液应废弃不用。,种猪生产,3、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与淘汰 (1)利用年限 国内一般为3年,国外2-2.5年。 (2)淘汰 公猪更新淘汰率一般为35-40%。有以下情况需淘汰: 肢蹄有疾病或缺陷不能配种,或性欲差的公猪。 配种后母猪受胎率低(50%以下),产仔数少的公猪。 患有国家明令禁止的传染病或难以治愈和治疗意义不大的其他疾病的公猪(口蹄疫、蓝耳病等)。 3年以上的老公猪。,种猪

9、生产,思考题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有哪些要点? 2、怎样合理利用种公猪?,种猪生产,二、母猪的发情与配种 要繁殖大量品质优良的仔猪,除需要量多质优的精液外,还必须使繁殖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出大量健壮的卵子,做到适时配种,力争全配全准,多胎高产。,种猪生产,(一)母猪的繁殖潜力 一般情况下,成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可排出20-35枚卵子,称为潜在繁殖力。每次实际产仔数为10头左右,称为实际繁殖力。可见实际与潜在的繁殖力之间差距很大,大约有40-50%的卵子或受精卵因种种原因中途死亡,因此加强母猪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有效措施。,种猪生产,(二)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母猪第一次

10、参加配种称为初配。适宜配种年龄随品种、饲养管理、气候等条件而不同,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根据发情次数 一般以初情期后隔一个或两个情期配种为宜。生产中以首次发情后的第三次发情配种为好。 2、从年龄和体重来判断 早熟地方品种6-7月龄,体重50-60Kg时配种合适;晚熟大型外种猪及其培育品种8-10月龄,体重100Kg左右配种较好。如饲养管理条件差,年龄达到,体重未达到,或体重达到,年龄未达到,最好适当推迟配种时期。,种猪生产,(三)断奶后的再次发情 与带仔数、哺乳时间及母猪膘情有关,一般3-5天。延长至2周或2周以上的称为断奶后乏情。,种猪生产,(四)发情征状与鉴定 发情鉴定的目的为了预测

11、母猪排卵时间,并确定适时配种。 发情征状因品种、个体不同而不同,但多数表现一致,在家畜中母猪发情表现较为明显。其表现为兴奋不安,嚎叫,食欲减退;常站于圈门处或爬跨其他母猪,主动接近公猪;外阴潮红、水肿,有黏液流出;按压腰部母猪静立不动,两耳竖立,尾向上举,出现“静立反射”,此时是配种最佳时期。,种猪生产,(五)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可从以下两方面确定适宜配种时间。 1、从发情征状判断 出现“静立反射”和阴户红肿刚开始消退,是最佳配种时间。 2、从发情时间判断 母猪排卵在发情开始后24-36小时,平均31小时,排卵持续时间为10-15小时,卵子在输卵管中8-12小时内

12、有受精能力,而精子为25-30小时,因此精子应在卵子排出之前2-3小时到达受精部位,据此推算,适宜配种时间应是在母猪发情开始后的21小时,简单说是在发情的第二天配种。,种猪生产,生产中配种时可按以下规律进行: 按压母猪背部,若开始出现静立反射,则在12小时以后及时配种;若发情症状明显,轻轻按压母猪背部即出现,则是发情盛期,须立即配种。配种次数在两次以上,第一次配种后8-12小时再配种一次,以确保较好的受胎率。据实验报道:母猪在开始接受公猪爬跨后25小时以内配种,受胎率良好,特别是在10-25.5小时可达100%。,种猪生产,生产中,适时配种与发情鉴定联系在一起。归纳为“五看”: 一看阴户 有充

13、血红肿到紫红暗淡,肿胀开始消退出现皱纹。 二看黏液 有稀薄到浓稠并带丝状,阴户粘有垫草。 三看表情 表情呆滞,出现“候配反应”。 四看年龄 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五看品种 外种猪及杂交猪在发情后第二天下午配种;培育品种可在发情当天下午或第二天上午配种;地方品种在发情后2-3天配种.,种猪生产,生产中谚语 “阴户粘草,输精正好” “神情发呆,输精受胎” “站立不动,正好配种” “粘液变稠,正是火候”,种猪生产,(六)配种方式与方法 1、配种方式 单次配种:一个发情期内一头公猪配种一次。 重复配种:一个发情期内一头公猪先后配种两次。用于纯种繁殖场,保证血缘关系。 双重配种:一个发情期内

14、两头公猪分别配种两次。适于商品生产场。 多次配种:一个发情期内可配种3次或3次以上。初产猪和引进品种发情不明显,不易判断可采用此法。,种猪生产,2、配种方法 本交和人工授精。本交分为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 人工授精可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克服本交时体格悬殊的障碍,避免疫病传播,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采用人工授精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种猪生产,(七)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措施 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基础。 1、后备猪的选择 不同的品种繁殖性能有极大的差异。 2、加强配种期母猪的饲养 母猪适宜的繁殖体况是7-8成膘,对体况瘦,膘情差的母猪采用“短期

15、优饲”(激发性饲养),可尽快达到配种体况和正常发情;对后备母猪实行“短期优饲”可增加排卵数2枚左右,从而增加产仔数。过肥的母猪实行限饲,使其保持种用体况。,种猪生产,3、诱导刺激发情 对体况正常而不发情的母猪可采用试情公猪追逐爬跨,通过刺激形成神经反射,引起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促进发情排卵;若用不同公猪轮换刺激,效果更好;也可把不发情的母猪与正常发情的母猪或公猪混养;也可乳房按摩促进发情排卵。 4、加强运动 驱赶运动,促进代谢,改善膘情,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发情排卵.如能与放牧相结合效果更好. 5、利用激素催情排卵 是有效措施。注射三合激素(丙酸睾丸素、黄体酮、苯甲雌二醇)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6、(HCG)或孕马血清(PMSG)等,种猪生产,(八)配种工作组织 猪群的配种,首先应做好配种计划,同时做好各项组织工作,成年母猪应以年产两窝以上为前提。 1、分娩制度 常年分娩:充分利用猪舍,均衡利用公猪,常年提供仔猪和肉猪,工厂化养猪要求一年内保持均衡地配种和产仔。 季节分娩:有计划地配种,集中在适宜仔猪生长发育的季节里分娩,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和提高哺育率,又可降低培育成本。,种猪生产,季节分娩示意图 妊 娠 哺 哺 乳 乳 妊 娠,11-12月配种,3-4月产仔,9-10月产仔,5-6月配种,种猪生产,2、配种计划 是全年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制定配种计划要根据上次配种结果,确定本次与配公、母猪,做好每头母猪的交配计划。 3、配种工作的组织 在配种前一个月,对公猪和母猪进行健康检查,精液品质检查,后备母猪要检查发育情况,提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修订配种技术规程,认真核对种猪的耳号,准备好人工授精器材和配种记录表格,加强母猪发情观察,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