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340877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第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0分。第卷本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 均田制 B. 井田制 C. 土地私有制 D. 公有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 这反映

2、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归国王所有。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贫者无立锥之地2. 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A. 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 突破了政府管理C. 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 部门间联系减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只是起到协调和配合作用,不能说明在隋唐时期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故A项错误;根据“配合政府

3、维持市场秩序”可知隋唐时期的手工业要受到政府的监管,没有突破政府的管理,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可知手工业中的行会的产生的作用对外是协调行业之间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说明行会注重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故C项正确;根据“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说明行会的出现加强了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3.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

4、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A. 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C. 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D. 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材料中商人的货物被地方官员扣留作为缴纳的商税,致使其货物滞留而滞销,商人将官员告官,明太祖最终认为这是地方官员的过失,杖责官员,把官吏的俸禄追加偿还给商人,反映了朝廷保护商人正常的商业活动,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的信息,故C项错误;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重视商业的发展,但并不是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而

5、是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做题关键是不能被材料现象迷惑,不能把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看作是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历代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4. 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 振兴民族产业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抢占国际市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所给材料“捍卫图存计”反映了挽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

6、驰逐于世界之市场”反映了抢占国际市场;故,正确,应选B项。题干所给材料中仅发展“棉、铁”不能说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故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5.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辛亥革命的推动B.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 “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 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短暂春天”时期,盈利指数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的反

7、帝斗争的推动以及“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都是推动因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故AB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最主要的原因”,解题时注意选项和题干的逻辑关系。6.下列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言论中,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是A. “炼铁何难复炼钢,赶英超美可作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 “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D.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炼铁何难复炼钢,赶英超美可作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反映的是“大跃进

8、”时期的“大炼钢铁”,这脱离了中国的国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但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故B项错误;“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反映了符合国情的指导思想,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反映的是“人民公社运动”,这超出了中国的实际国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

9、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B. 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C. 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D. 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人力的浪费,生产的低效率,该制度也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不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不会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家庭联产

10、承包责任制正是从人口众多的国情出发的产物,而非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8.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了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 C项出现在21世纪

11、初期, D项说法与题意相反。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描述某个时期城市生活时写道:“好莱坞的电影受到了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

12、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服、解放服或叫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B. 建国初期社会物质财富较匮乏C. 单一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D. “冷战”背景和国内政治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受到批判,苏联和革命文化盛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阶段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两极格局对立和国内反帝思想影响的结果,故D项正确;“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这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和建国初期社会物质财富匮乏无关,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和排斥西方文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

13、项错误。10.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北京的六国饭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

14、”说明中国上层社会对西餐进行了体验,故错误;“器必洋式,食必西餐”说明了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故正确;西餐的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故正确;这也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体现,故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错误的项目,然后排除含有该项目的选项即可。11.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1874年5月日本兴兵侵略台湾,为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从1874年1月6日开始报道到1877年4月7日止,连续三年多报道轰动朝野的“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

15、续报道材料中申报的作用表现A. 以文字记录下丰富的史料素材B. 客观记录了近代史的发展进程C. 发挥了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D. 影响清政府对事件的有效处置【答案】D【解析】材料中“为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连续三年多报道”表明申报主要是新闻报道,是新闻报纸而非史料素材的汇集,故A项错误;申报在当时是新闻报道,到今天成为近代史的“客观记录”来源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报道”,而没有涉及“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报道”,而没有涉及“影响政府处置”,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的发展12. 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可可、玉米、马铃薯等;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卡做生意。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 1415世纪 B. 1516世纪C. 1718世纪 D. 18世纪中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结合所学可知,咖啡、柠檬等原产地在美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