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0860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答案: 输入 传递 转化 散失 光合作用 生产者 食物链 分解者,答案: 单向流动 逆转 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 由低到高 人工生态系统 最有效 调整 持续高效,想一想:一般的食物链为什么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答案: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把从前面一个环节获得的能量大部分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把一小部分传给下一营养级。因此前一营养级的能量只能维持后一营养级少数生物的需要,一般传递效率为1020%,传到第五营养级时能量已经很少了,再往下传递已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需要,所以一个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议一议:生态系统为何要不断从系统外得到能量补

2、充? 答案: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都会有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任何生命活动所利用,能量在流动中越来越少。 看一看:在生产上如何根据能量流动的原理提高产量? 答案:尽量缩短食物链,提高能量利用率。,解析: 全球性 循环流动 CO2 CO2 有机物 沿食物链或食物网 CO2 碳循环 融化 上升 各种组成成分,思一思:怎样缓解温室效应?,答案: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新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利用、核能利用、水能利用。 提倡植树种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面积。,1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浙江科技版)(中国地图版) 氮循环是指氮气、无机氮化物、有机氮化物在自

3、然界相互转化过程的总称。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有机氮化物的合成、氨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氮循环主要是通过生物来完成,其中微生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硫循环(人民教育版) 二氧化硫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二氧化硫通过降水形成硫酸,在土壤或水体中形成硫酸盐;二氧化硫直接被生产者吸收,再传给消费者。 生物群落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到大气中的途径有: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在古代地层形成化石燃料,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硫,释放到大气中;动植物遗体直接燃烧;火山喷发。,1. 什么叫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提示】氨化作用微生物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残落物中

4、的有机氮分解形成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2过多地使用氮肥、磷肥等会引起什么后果? 【提示】过多地使用氮肥、磷肥等会使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增多,过多的氮、磷流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过度繁殖,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3硫循环与碳循环的相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相同点:都是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在生物群落内部进行传递时,均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4什么叫酸雨,它有什么危害? 【提示】 一般将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它的危害有: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甚至导致死

5、亡。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和灭绝,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破坏土壤、植被。,1能量的输入 (1)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 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特殊的生态系统深海热泉生态系统 无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能量的传递 (1)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传递过程:,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自身呼吸作用散热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3能量的转化 有机物中的

6、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4能量的散失 形式:热能,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后形式。 过程:有机物(化学能),5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的部分。,特别提醒: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等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加上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是上一营养级

7、流向该消费者的能量,也就是该营养级的总能量。,1(2010滨州期中)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 B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解析:在此能量流动的图解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所以C具有能量为B的10%20%;生物群落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即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具有的能量有三种去向;流向B、自身呼吸、流向分解者,B、C、D能量之和小于A具有的

8、能量。 答案:D,1能量传递效率 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100%。 一般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 2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者都是用来说明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情况的,三者统称为生态金字塔。其原理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的“十分之一定律”: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10%20%流动到下一营养级。该定律说明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1)三种生态金字塔的比较,(2)特殊实例及分析 数量金字塔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大,而后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小时,会出现倒置现象。如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个体数比例关系可形成如图所示的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也

9、有特殊形状,如海洋生 态系统中,生产者浮游植物个体小,寿 命短,又会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因而某一时间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可能要低于其捕食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但这并不是说流经生产者这一环节的能量比流经浮游动物的要少。,3能量传递效率的应用 (1)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据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也在5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五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 (2)极值计算 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

10、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2根据图示的食物网,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 ),AG/75千克 B3G/125千克 C6G/125千克 DG/550千克,解析: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最高传递效率20%,设黄雀增加体重X千克,则根据题意可列出计算式:(5X/255X/2)5G,XG/75千克。 答案:A,1物质循环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循环过程: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3)循环特点:全球性、循环性。 (

11、4)碳循环过程: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5)实例图解如下: 碳循环,硫循环,氮循环,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这是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保证。 (2)物质循环的平衡打破,将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碳循环失衡温室效应 硫循环失衡酸雨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 a原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 b过程: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即营养级越高,富集物的浓度越高。,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

12、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_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 kg,至少需要生产者_kg。,(3)在硫循环中,除图中所示过程外,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还应有_。 (4)碳和硫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依次为_。 (5)若短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 性环境问题依次是_。 解析:(1)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而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是由捕食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而构成的,故可反映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2)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效率最高为2

13、0%(即 ),则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增重2kg,至少需要生产者 50kg。 (3)大气中SO2的来源除了图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等。 (3)大气中SO2的来源除了图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等。 (4)不论碳、硫还是氮,它们在生物群落内部都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 (5)短时间的CO2、SO2大量释放,会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能力,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答案:(1) (2)50 (3)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 (4)有机物、有机物 (5)温室效应、酸雨,【例1】(2009江苏,17)下列4种现象中,不

14、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思路点拨:蓝藻爆发是因为水体中含有大量的N、P等元素,给蓝藻提供营养物质,利于蓝藻的生长,没有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另一特点是逐级递减。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处在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因此容易成为濒危物种。饲养的牛、羊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较多,因此成本低、产量高。蓝鲸以浮游动物为食,能量便由浮游动物流向了蓝鲸。 答案:B,【例2】(2009重庆卷,5)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

15、、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思路点拨:该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h表示;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用i表示;一部分是未被利用、储存起来的能量,用j表示;还有一部分是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等被分解者分解,用k表示。摄入消费者体内的能量i,一部分被同化成为消费者自身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被消化吸收,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由于生态系统中有未被利用、储存起来的能量j,所以进入该生态系统中的CO2量,大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流向分解者的k是有机物,只有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吸收、利用。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可循环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 答案:B,(2009全国卷)某种植玉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